
ICS25.100.70 J43 备案号:61144—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890-2017 代替JB/T3890—2008
碳化硅特种制品 1 硅碳棒
Special products of silicon carbide - Silicon carbide heating elements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棒
JB/T3890—2017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1.25印张36千字
2018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21.00元
*
书号:15111·14804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3890—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产品分类.
II
3.1名称、形状、代号及产品标记 3.2规格系列 4技术要求. 4.1 外观. 4.2 尺寸极限偏差 4.3 形位公差. 4.4 电气性能 4.5 发热部表面发热温度偏差 4.6 物理性能. 4.7 化学成分 5检验方法. 5.1 外观 5.2 尺寸偏差。 5.3 形位公差. 5.4 电气性能.. 5.5 发热部表面发热温度偏差 5.6 发热部体积密度 5.7 抗折强度 5.8 化学成分
4
U
检验规则..
6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7标志和包装. 7..标志.. 7.2 包装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等直径硅碳棒系列规格尺寸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粗端硅碳棒系列规格尺寸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硅碳棒常用电阻范围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硅碳棒喷铝层长度
11 13 14
图1 抗折强度试验示意图
表1名称、形状、代号及产品标记表2外径尺寸极限偏差
JB/T3890—2017
表3 :长度尺寸极限偏差表4标称电阻值允许偏差表5 发热部与冷端部单位长度电阻比表6发热部表面发热温度偏差.. 表·两支点间距离表A.1 等直径硅碳棒系列规格尺寸表 B.1 粗端硅碳棒系列规格尺寸表C.1 硅碳棒常用电阻范围表 D.1 硅碳棒喷铝层长度.
...4
O
1 13 ..14
II
JB/T389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3890—2008《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棒》,与JB/T3890—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1
如下:
增加了GDII-az型、GDⅡ-e型硅碳棒(见3.1,2008年版的3.1):修改了发热部体积密度的要求(见4.6.1,2008年版的4.6.1);修改了全长的极限偏差(见4.2.2,2008年版的4.2.2);修改了标志和包装(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7章);增加了喷铝层长度的参考值(见附录D)。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临潼硅碳棒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八三碳化硅热件厂、山东奥昱翔碳化硅科技有限公司,淄博群强电热元
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西安、陈国蓉、安国、宋道伟、潘劭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3890—1985-JB/T3890—1999-JB/T38902008 JB3895—1985。
III
JB/T3890—2017
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碳棒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椎适用于表面温度不高于1500℃的硅碳棒。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997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 GB/T3045 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3产品分类
3.1 名称、形状,代号及产品标记
名称、形状、代号及产品标记见表1。
表1名称、形状,代号及产品标记
系列 名称
代号
产品标记
形状及尺寸标记
喷铝层
粗端 I型硅碳棒
GC I d/I//D
a
GC I
L
喷铝层
A
GC II-a d/l/l/D/e
GC II-a
粗端 Ⅱ型硅碳棒
粗端系列
喷铝层
GC II-b
GCII-b d/l/l/D/e+D,
12
D
喷铝层
C
GCIII
粗端 IⅡI型硅碳棒
GCIII d/l/l/D/e+D,/
12
D
1
JB/T3890—2017
表1名称、形状,代号及产品标记(续)
系列 名称
形状及尺寸标记
代号
产品标记
喷铝层
GD I -a d / / I,
GD I -a
等直径 I型硅碳棒
喷铝层
GD I -b d//a/,
GD I -b
喷铝层
GD II-a, d/lrl,/e
GD II-a,
喷铝层
GDII-a2 d/l/l,/e
GD II-a2
广
喷铝层
GD II-b d/l/l/e+D,/12
GDII-b
等直径系列
Di
等直径 Ⅱ型硅碳棒
喷铝层
GD II-c d/1/l/e/1
GD II-c
喷铝层
GD II -d d/l/l/e/l
GD II -d
喷铝层
GD II -e d/l/l,/eta/b
GD II-e
喷铝层
等直径 IⅡI型硅碳棒
GDIII
GDIII
d/l/l/e+D,/12
Di
表中未列型号可由供需双方协议商定。 注:图中1为发热部,其余均为非发热部分(其中,为冷端部)。
2
JB/T3890—2017
3.2 :规格系列
等直径硅碳棒规格系列见附录A。 粗端硅碳棒规格系列见附录B。
4 技术要求
4.1外观
表面不应有裂纹、洞眼,喷铝段表面应平整,铝层均匀、结合牢固。 4.2 :尺寸极限偏差 4.2.1 外径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单位为毫米
表2 2外径尺寸极限偏差
外径d、D、D d(D-D)≤14 14
>35
极限偏差 ± 0.6 ± 1.0 ± 1.2 ± 1.5
4.2.2 长度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3长度尺寸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类别
极限偏差 ±5 ±8 ±3 ±8 ± 12
≤1000 >1 000
发热部长度1
其他长度1213、14
≤1600 >1600
全长
4.2.3 分支间中心距e偏差应不超出土4mm。 4.3形位公差 4.3.1 直线度:硅碳棒直线度公差为总长度的0.3%。 4.3.2 平面度:II型硅碳棒平面度公差为5mm:II型硅碳棒平面度公差为4mm。 4.4电气性能 4.4.1 标称电阻值充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标称电阻值充许偏差
单位为欧
电阻分类 ≥2.0 <2.0
标称电阻值允许偏差
±0.20 ±0.1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