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0044-2015 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管

JB/T 10044-2015 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1 15:15:54



相关搜索: jb 碳化硅 特种 制品 10044 10044 碳管 碳管

内容简介

JB/T 10044-2015 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管 ICS25.100.70 J43 备案号:51853—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044—2015 代替JB/T10044—1999
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管 Special products of silicon carbide-Silicon carbide tube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044—2015
目 次
前言范围
1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产品分类及代号 4规格尺寸.. 产品标记
5
6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7
8检验规则 9标志和包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 单螺纹硅碳管规格尺寸及电阻范围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双螺纹硅碳管规格尺寸及电阻范围.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无螺纹硅碳管规格尺寸及电阻范围...

C

图1 单螺纹硅碳管图2 双螺纹硅碳管图3 无螺纹硅碳管.
表1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表2形状误差. 表3发热部表面温度偏差表A.1单螺纹硅碳管规格尺寸及电阻范围表B.1双螺纹硅碳管规格尺寸及电阻范围表C.1 无螺纹硅碳管规格尺寸及电阻范围
3
11 JB/T1004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0044—1999《硅碳管》,与JB/T10044—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硅碳管电热元件的最高使用温度由1400℃提高到1500℃(见第1章,1999年版的第1章):一将“2引用标准”改为“2规范性引用文件”,并根据最新标准的制修订情况,对引用的规
范性文件进行了更改和补充(见第2章,1999年版的第2章);一根据产品形状对产品进行了分类,并更改了产品的命名和标记(见第3、5章,1999年版的第
3章); 一修改完善了技术要求(见第6章,1999年版的第4章);一修改完善了检验方法(见第7章,1999年版的第5章):
修改完善了检验规则,增加了型式检验(见8.2》:简化了标志,包装要求(见第9章,1999年版的第7章):一附录A中增加了单螺纹硅碳管的产品规格(见附录A,1999年版的附录A):附录B中增加了双螺纹硅碳管的产品规格(见附录B,1999年版的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八三碳化硅热件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维国、李杰、贾明月、安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J43007-1989: —JB/T10044—1999。
II JB/T10044—2015
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碳管的产品分类及代号、规格尺寸、产品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碳化硅为原料制造的表面温度不高于1500℃的硅碳管电加热元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997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 GB/T3045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3产品分类及代号
3.1单螺纹硅碳管
产品代号为TGD,其形状及规格尺寸代号如图1所示。
(L)
说明:(L)全长度:
D 外径: d内径:
发热部长度: ——冷端部长度: 12- 一喷铝段长度:
一壁厚。
图1单螺纹硅碳管
3.2双螺纹硅碳管
产品代号为TGS,其形状及规格尺寸代号如图2所示。
1 JB/T10044—2015
(L)
说明: CL) 一全长度:一发热部长度:
13—短冷端部长度: D- 一外径: d内径: T 壁厚。
长冷端部长度:一喷铝段长度:
图2双螺纹硅碳管
3.3 无螺纹硅碳管
产品代号为TGW,其形状及规格尺寸代号如图3所示。
D1

(L)
说明: (L) 全长度;
Di 冷端部外径: D 一发热部外径: d—内径:
发热部长度: 1冷端部长度 5 喷铝段长度:
壁厚。
T
图3无螺纹硅碳管
4规格尺寸
不同类型产品的规格尺寸分别见附录A、附录B、附录C。
5产品标记 5.1 单螺纹硅碳管
单螺纹硅碳管的标记为:产品代号-D/dX/li-R
2 JB/T10044—2015
示例:外径40mm、内径30mm发热部长度200mm、冷端部长度100mm~标称电阻值6.02的单螺纹硅碳管标记为:
TGD-40/30X200/100-6.0
5.2双螺纹硅碳管
双螺纹硅碳管的标记为:产品代号-D/dX//l3-R 示例:外径40mm、内径30mm发热部长度200mm长冷端部长度160mm、短冷端部长度40mm标称电阻值8.02
的双螺纹硅碳管标记为:
TGS-40/30X200/160/40-8.0
5.3无螺纹硅碳管
无螺纹硅碳管的标记为:产品代号-D/D/dXl/l1-R 示例:冷端部外径50mm发热部外径40mm内径30mm发热部长度200mm、冷端部长度100mm、标称电阻值0.4Q
的无螺纹硅碳管标记为:
TGW-50/40/30X200/100-0.4
6技术要求
6.1外观
表面不应有裂纹,螺带缝隙间无晶粒粘连,喷铝段表面平整、均匀,喷铝层结合牢固。 6.2尺寸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外径D 外径DI
规格
极限偏差
全规格
±2.5
±2.0 ±3.0 ±1.0
30~70 >70
内径d
壁厚T 短冷端部长度13 喷铝段长度12 发热部长度!
全规格
±5.0
6.3形状误差
形状误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3 JB/100442015
表2形状误差
项目弯曲度% 圆度mm 端面同心度mm
要求 ≤0.3 ≤2.0 ≤1.0
6.4高温电阻
高温电阻规定见附录A、附录B、附录C。 无螺纹硅碳管标称电阻值偏差应不大于0.1Q 单、双螺纹硅碳管标称电阻值偏差应不大于0.3Q
6.5发热部表面温度偏差
发热部表面温度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发热部表面温度偏差
最高点温度与最低点温度之差 ℃
发热部长度范围 mm
发热部中心点向两侧延伸25%区域段内
同一圆周上
≤500 1>500
≤60 ≤80
≤50
6.6 发热部体积密度
发热部体积密度应不小于2.40g/cm。 6.7 发热部化学成分 6.7.1发热部碳化硅的质量分数应不小于98.5%。 6.7.2发热部Fe20的质量分数应不大于0.5%
7试验方法
7.1外观
目测检验。 7.2尺寸极限偏差 7.2.1外径、内径、壁厚
按如下方法分别测量外径、内径、壁厚的偏差: a)外径: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b)内径: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c)壁厚: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7.2.2长度
用分度值为0.5mm的钢卷尺或直尺检测。
4
上一章:JB/T 10164-2015 主令开关 下一章:JB/T 8103_8-2016 碟式分离机 第8部分:矿物油分离机

相关文章

JB/T 3890-2017 碳化硅特种制品硅碳棒 JB/T 3890-2017 碳化硅特种制品硅碳棒 JB/T 3890-2017 碳化硅特种制品 硅碳棒 JB/T 13945-2020 碳化硅特种制品 反应烧结碳化硅 匣钵 JB/T 10449-2020 碳化硅特种制品 重结晶碳化硅 方梁 JB/T 13946-2020 碳化硅特种制品 反应烧结碳化硅 悬臂桨 JB/T 10376-2013 碳化硅特种制品 氧化硅结合碳化硅板 JB/T 10152-2010 碳化硅特种制品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