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1607-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JB/T 11607-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0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11:04:41



推荐标签: 仪器 jb 轮胎 无损检测 射线 工业用 检测系统 11607

内容简介

JB/T 11607-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ICS19.100 N78 备案号:44536—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607—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 -Industrial X-ray tyre inspection system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 人民 共利民
机械行业标准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JB/T 116072013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75印张·23千字 201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
书号:15111·11717 网址:http:/ //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1607—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要求.. 4.1工作的环境条件 4.2技术性能 4.3 安全、环境保护 4.4主要部件要求 4.5外观要求 5试验方法. 5.1 试验用器具 5.2 试验条件... 5.3试验程序... 5.4外观检测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图像分辨力测试卡 A.1 概述 A.2 线对组的构成. A.3 测试卡的构成 A.4栅条的构成. A.5 图像分辨力测试卡的结构和对应关系图1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像质计连接示意图图2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图像分辨力连接示意图表1检测系统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表A.1图像分辨力测试卡的结构和对应关系
1 JB/T11607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朝阳浪马轮胎有限公司、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
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志军、李俊霖、杨树新、朱平、中德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607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X射线轮胎无损检测系统(以下简称检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X射线轮胎无损检测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26—2005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干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JB/T7902--2006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线型像质计 JB/T932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632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X射线图像系统X-rayimagesystem 主要有图像处理系统以及X射线图像传感器组成。
3.2
像质计指示灵敏度sensitivityofIQI 图像中心区域可识别像质计最细钢丝的线径与轮胎试样厚度的百分数。
3.3
图像分辨力imagedefinition 图像分辨力是指图像显示器上可识别的线条能够分离的最小间距,单位为线对每毫米(Lp/mm)。
3.4
灰度等级greylevel 图像黑白的程度,单位为比特(bit),12bit即4096灰度级。
3.5
防护剂量protectdose X射线检测系统规定的额定工作管电压[单位为千伏(kV)]、额定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
工作时,距防护设施外侧0.1m处的漏散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 JB/T116072013
3.6
轮胎 tyre 供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行驶和飞机起落等用的圆环形弹性制品。分为充气轮胎、半实心轮胎
和实心轮胎。
4要求
4.1工作的环境条件
检测系统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温度:5℃~40℃; b)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d)电源电压:(380±10%)V; e)电源频率:(50土1)Hz; f)电磁干扰:应符合GB/T17618中的要求。
4.2 技术性能
4.2.1 像质计灵敏度应小于2.5%。 4.2.2图像分辨力应不小于0.4Lp/mm。 4.2.3图像灰度级应不小于12bit。 4.2.4每条被检测轮胎的图像应完整,重叠部分应不小于5%。 4.2.5轮胎识别装置的识别误差应不大于±10mm: 4.2.6轮胎运动到准确检测位置。 4.2.7机械机构定位误差为土1mm;轮胎中心定位误差应不大于土10mm;轮胎旋转定位误差应不大于5°。 4.3 安全、环境保护 4.3.1轮胎检测系统应有接地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0.52。 4.3.2 防护剂量:距防护室0.1m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7.5μGy/h。 4.3.3 3防护设施外应安装表示射线发生的警示信号灯,并安装联锁装置,只有在门关闭后X射线源才能进行工作。 4.3.4防护室外应有明显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4.3.5 :X射线源与防护装置具有联锁装置,当打开防护门的同时,立即切断X射线管的高压电源。 4.3.6 在额定功率时在下列位置,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均不得超过7.5μGy/h:
a)人体可以达到的距关闭射线源外表面0.1m的位置; b)在打开射线源时,距离防护罩外表面0.1m的任一位置,
4.3.7 检测系统X射线低压输入端对地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2。 4.3.8 检测系统X射线高压输出端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M2。 4.4主要部件要求 4.4.1射线源 4.4.1.1 应选用能连续稳定工作的高压发生器和周向射线管。
2 JB/T116072013
4.4.1.2X射线机管电压稳定度不应大于2%。 4.4.1.3X射线机管电流稳定度不应大于2%。 4.4.2图像系统
最小分辨力应不小于0.4Lp/mm,图像灰度等级应不小于12bit。 4.4.3 3水冷系统
水冷却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如流量报警,高、低温报警等,当水冷却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时应切断 X射线管的高压电源。
如果系统中使用压缩空气,则要求气源连续稳定,压力大于200kPa。 4.5外观要求 4.5.1表面镀层应坚固,无脱落现象。 4.5.2·表面面漆及加工表面应无碰伤气泡及划痕。 4.5.3非加工和易锈面应有防锈措施。
5试验方法
5.1试验用器具 5.1.1 像质计灵敏度试验采用符合JB/T7902-2006规定的像质计。 5.1.2图像分辨力测试卡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1.3X射线剂量仪最大允许误差为土10%。 5.2试验条件
除非特别指明进行试验的环境条件,像质计与探测器距离应不小于80mm。其他均同正常工作条件。 5.3试验程序 5.3.1像质计灵敏度 5.3.1.1 按图1进行布置连接。
轮胎
像质计
射线源
图像
计算机
处理
探测器
轮胎旋转方向
像质计示意图
图1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像质计连接示意图
5.3.1.2选择轮胎试样及采用符合JB/T7902一2006规定的像质计。
3 JB/T11607—2013
5.3.1.3测试条件
轮胎测试面厚度应不小于45mm。 轮胎转速:内径线速度应不小于50mm/s。 积分时间应不大于2ms。
5.3.1.4像质计应贴于轮胎试样外表面,与轮胎钢丝分布方向垂直。 5.3.1.5在轮胎旋转状态下调整管电压[单位为千伏(kV)]、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和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目视读出图像屏上可识别的像质计最细钢丝线径。 5.3.1.6按公式(1)计算像质计灵敏度K。
.. (1)
K=d/T×100%?
式中: K-像质计灵敏度; d—可识别的像质计最细钢丝线径,单位为毫米(mm); T 轮胎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
5.3.2 图像分辨力 5.3.2.1 按图2进行布置连接。
轮胎
测试卡
射线源
图像处理
计算机
探测器
轮胎旋转方向
测试卡示意图
图2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图像分辨力连接示意图
5.3.2.2测试卡应贴于轮胎试样外表面,与轮胎钢丝分布方向垂直。 5.3.2.3在轮胎旋转状态下,目视读出图像屏上可识别的测试卡最细钢丝线径。 5.3.3 防护剂量 5.3.3.1 将检测系统调到规定的最大工作管电压[单位为千伏(kV)]、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 5.3.3.2用辐射剂量仪在距防护设施外侧0.1m空间的任何位置上测量漏散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并取最大值。 5.3.4轮胎识别机构
将已知尺寸物件放入轮胎识别装置中,观测轮胎识别装置得测量结果与实际物件尺寸之间的误差为 ±10 mm。 5.3.5机械传动机构检测方法 5.3.5.1用目测各机构的到位情况。 5.3.5.2 :用量具测量各机构的定位误差。
4 ICS19.100 N78 备案号:44536—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607—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 -Industrial X-ray tyre inspection system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 人民 共利民
机械行业标准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JB/T 116072013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75印张·23千字 201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
书号:15111·11717 网址:http:/ //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1607—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要求.. 4.1工作的环境条件 4.2技术性能 4.3 安全、环境保护 4.4主要部件要求 4.5外观要求 5试验方法. 5.1 试验用器具 5.2 试验条件... 5.3试验程序... 5.4外观检测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图像分辨力测试卡 A.1 概述 A.2 线对组的构成. A.3 测试卡的构成 A.4栅条的构成. A.5 图像分辨力测试卡的结构和对应关系图1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像质计连接示意图图2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图像分辨力连接示意图表1检测系统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表A.1图像分辨力测试卡的结构和对应关系
1 JB/T11607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朝阳浪马轮胎有限公司、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
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志军、李俊霖、杨树新、朱平、中德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607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X射线轮胎无损检测系统(以下简称检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X射线轮胎无损检测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26—2005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干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JB/T7902--2006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线型像质计 JB/T932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632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X射线图像系统X-rayimagesystem 主要有图像处理系统以及X射线图像传感器组成。
3.2
像质计指示灵敏度sensitivityofIQI 图像中心区域可识别像质计最细钢丝的线径与轮胎试样厚度的百分数。
3.3
图像分辨力imagedefinition 图像分辨力是指图像显示器上可识别的线条能够分离的最小间距,单位为线对每毫米(Lp/mm)。
3.4
灰度等级greylevel 图像黑白的程度,单位为比特(bit),12bit即4096灰度级。
3.5
防护剂量protectdose X射线检测系统规定的额定工作管电压[单位为千伏(kV)]、额定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
工作时,距防护设施外侧0.1m处的漏散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 JB/T116072013
3.6
轮胎 tyre 供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行驶和飞机起落等用的圆环形弹性制品。分为充气轮胎、半实心轮胎
和实心轮胎。
4要求
4.1工作的环境条件
检测系统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温度:5℃~40℃; b)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d)电源电压:(380±10%)V; e)电源频率:(50土1)Hz; f)电磁干扰:应符合GB/T17618中的要求。
4.2 技术性能
4.2.1 像质计灵敏度应小于2.5%。 4.2.2图像分辨力应不小于0.4Lp/mm。 4.2.3图像灰度级应不小于12bit。 4.2.4每条被检测轮胎的图像应完整,重叠部分应不小于5%。 4.2.5轮胎识别装置的识别误差应不大于±10mm: 4.2.6轮胎运动到准确检测位置。 4.2.7机械机构定位误差为土1mm;轮胎中心定位误差应不大于土10mm;轮胎旋转定位误差应不大于5°。 4.3 安全、环境保护 4.3.1轮胎检测系统应有接地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0.52。 4.3.2 防护剂量:距防护室0.1m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7.5μGy/h。 4.3.3 3防护设施外应安装表示射线发生的警示信号灯,并安装联锁装置,只有在门关闭后X射线源才能进行工作。 4.3.4防护室外应有明显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4.3.5 :X射线源与防护装置具有联锁装置,当打开防护门的同时,立即切断X射线管的高压电源。 4.3.6 在额定功率时在下列位置,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均不得超过7.5μGy/h:
a)人体可以达到的距关闭射线源外表面0.1m的位置; b)在打开射线源时,距离防护罩外表面0.1m的任一位置,
4.3.7 检测系统X射线低压输入端对地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2。 4.3.8 检测系统X射线高压输出端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M2。 4.4主要部件要求 4.4.1射线源 4.4.1.1 应选用能连续稳定工作的高压发生器和周向射线管。
2 JB/T116072013
4.4.1.2X射线机管电压稳定度不应大于2%。 4.4.1.3X射线机管电流稳定度不应大于2%。 4.4.2图像系统
最小分辨力应不小于0.4Lp/mm,图像灰度等级应不小于12bit。 4.4.3 3水冷系统
水冷却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如流量报警,高、低温报警等,当水冷却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时应切断 X射线管的高压电源。
如果系统中使用压缩空气,则要求气源连续稳定,压力大于200kPa。 4.5外观要求 4.5.1表面镀层应坚固,无脱落现象。 4.5.2·表面面漆及加工表面应无碰伤气泡及划痕。 4.5.3非加工和易锈面应有防锈措施。
5试验方法
5.1试验用器具 5.1.1 像质计灵敏度试验采用符合JB/T7902-2006规定的像质计。 5.1.2图像分辨力测试卡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1.3X射线剂量仪最大允许误差为土10%。 5.2试验条件
除非特别指明进行试验的环境条件,像质计与探测器距离应不小于80mm。其他均同正常工作条件。 5.3试验程序 5.3.1像质计灵敏度 5.3.1.1 按图1进行布置连接。
轮胎
像质计
射线源
图像
计算机
处理
探测器
轮胎旋转方向
像质计示意图
图1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像质计连接示意图
5.3.1.2选择轮胎试样及采用符合JB/T7902一2006规定的像质计。
3 JB/T11607—2013
5.3.1.3测试条件
轮胎测试面厚度应不小于45mm。 轮胎转速:内径线速度应不小于50mm/s。 积分时间应不大于2ms。
5.3.1.4像质计应贴于轮胎试样外表面,与轮胎钢丝分布方向垂直。 5.3.1.5在轮胎旋转状态下调整管电压[单位为千伏(kV)]、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和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目视读出图像屏上可识别的像质计最细钢丝线径。 5.3.1.6按公式(1)计算像质计灵敏度K。
.. (1)
K=d/T×100%?
式中: K-像质计灵敏度; d—可识别的像质计最细钢丝线径,单位为毫米(mm); T 轮胎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
5.3.2 图像分辨力 5.3.2.1 按图2进行布置连接。
轮胎
测试卡
射线源
图像处理
计算机
探测器
轮胎旋转方向
测试卡示意图
图2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图像分辨力连接示意图
5.3.2.2测试卡应贴于轮胎试样外表面,与轮胎钢丝分布方向垂直。 5.3.2.3在轮胎旋转状态下,目视读出图像屏上可识别的测试卡最细钢丝线径。 5.3.3 防护剂量 5.3.3.1 将检测系统调到规定的最大工作管电压[单位为千伏(kV)]、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 5.3.3.2用辐射剂量仪在距防护设施外侧0.1m空间的任何位置上测量漏散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并取最大值。 5.3.4轮胎识别机构
将已知尺寸物件放入轮胎识别装置中,观测轮胎识别装置得测量结果与实际物件尺寸之间的误差为 ±10 mm。 5.3.5机械传动机构检测方法 5.3.5.1用目测各机构的到位情况。 5.3.5.2 :用量具测量各机构的定位误差。
4
上一章:GB/T 23901.1-201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 第1部分:丝型像质计像质值的测定 下一章:JB/T 11603.2-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声发射 设备特性 第2部分:操作特性验证

相关文章

JB/T 11608-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探伤装置 JB/T 8387-2010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管主参数 JB/T 6215-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管系列型谱 JB/T 11234-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JB/T 7808-2010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主参数系列 JB/T 545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 JB/T 11278-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22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电气通用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