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3.030.50 J88 备案号:40415—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382-—2013
烧结机余热回收利用成套装置性能
测试方法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 of heat recovery equipments
for sintering machine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382—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性能测试条件
I
4.1 总则 4.2测试前的必要条件 4.3测试的保证条件.. 5性能测试的各方责任性能测试计算.
6
6.1 出口烟气热量计算 6.2 进口烟气热量计算 6.3 余热锅炉热效率. 6.42 烟气循环系统余热利用率 6.5余热回收利用成套装置总热效率 6.6厂用电率 6.7 烧结冷却机漏风率 7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7.1 温度测量 7.2压力测量. 7.3流量测量. 8性能测试修正方法, 8.1矿产量不足额定值修正方法. 8.2锅炉修正曲线来源及要求, 8.3汽轮机修正曲线来源及要求 8.4 发电机效率系数r的来源 8.5 烟气量测量值修正方法. 9性能测试报告 9.1 测试报告内容. 9.2 测试报告封面和靡页内容.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测点清单 A.1 温度测点 A.2 压力测点, A.3流量测点. A.4其他测点. 附录B(资料性附录)试验数据记录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况确认单附录D(资料性附录)主要测试数据汇总表附录E(资料性附录)烧结机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原则性系统流程图.
L
一
中
一
2
电
10 11 11 11 11
...12
14 15 16 L
I
JB/T1138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7)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雷、周海平、姚琼、赵振、孙海云、钟辉明。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袁振峰、戴保才、高翔、张力、王峻、周明正、彭岩、宋纪元。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382—2013
3.6
烟气循环系统 fluegas circulation system 由烧结冷却机、余热锅炉、循环风机、除尘器、烟道等工艺设备组成的系统。烟气通过循环风机鼓
入烧结冷却机的风被吸热后通过烟道进入余热锅炉放热,再进入循环风机鼓入烧结冷却机。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吸热放热过程,就完成了烧结矿余热利用的转换。
4性能测试条件
4.1总则 4.1.1装置性能试验宜在投运后3~6个月内进行。 4.1.2需要进行性能试验的装置,应在合同或技术协议中明确,便于设备设计时考虑性能试验的测点布置和预留测点孔 4.1.3为提高装置性能试验精度,必要时可进行主要设备的单台设备性能试验,如汽轮机应符合GB/T 8117.2一2008的规定,锅炉应符合GB/T10184的规定。 4.2测试前的必要条件 4.2.1余热回收利用成套装置与系统:
主要设备工作正常、稳定一汽水系统应严密、无泄漏:一烟气循环系统应消除不正常的泄漏:所需要的系统隔离能够实现;主要热控表计齐全、校验合格、指示准确。
4.2.2烧结机装备与系统:
烧结机装备运行正常、稳定: --烧结机装备宜在100%额定工况下运行,当不能满足时应不低于80%额定工况; -性能测试前需稳定工况2h以上。
4.2.3预备性测试:
一正式测试前,须检查测试装备和仪器,并按正式试验的测试项目及要求进行一次预备性测试:
预备性测试目的为检查协调试验观测人员的工作分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一一预备性测试经各方认可、对试验数据无异议时,可转入正式试验。
4.3测试的保证条件 4.3.1运行方提供的保证条件一般有以下项目:
烧结机上料量中的燃料含量达到100%额定值,当无法达到时,应最低不小于80%的额定值,并对测试结果给予修正;一烧结冷却机下部漏风率不宜大于30%:一烧结矿进入I段的温度不低于600℃:
一
一进入烧结冷却机底部风箱的循环烟气温度应低于150℃;烧结机运行稳定,布料器设备正常运行,能保证烧结料层厚度均匀:一一烧结机和烧结冷却机之间的落料槽能够保温:一烧结机主抽系统的废气温度应低于150℃。
4.3.2测试中保证安全运行的条件:
烧结冷却机I段、I段出口烟气温度不超过450℃:
2
JB/T11382—2013
烧结冷却机I段、I段出口烟气压力不低于-1000Pa;锅炉烟气排烟温度不大于150℃(或由合同确定):一I段、IⅡ段风室进口烟气温度按冷却机结构要求确定超标温度。
5性能测试的各方责任
5.1运行方责任:
协助编制PLC或DCS测点清单:协助提供隔离清单,并进行操作;保证烧结机正常操作及完成合同中保证条件:协助数据的记录;一负责测试的调度安排和试验申请;负责测试中运行安全及事故处理;在确保烧结安全可靠运行、不违反业主安全运行的规定下,协助测试方的测试工作:负责提供调度、运行负责人通讯方式。
5.2建设方责任:
提供测试资料:一担任测试总指挥,负责现场各方的协调:负责指导测试时运行操作。
5.3测试方责任:
编制测试大纲应符合GB/T8117.2—2008、GB/T10184、DL/T5437的规定;测试大纲应取得各方一致意见;一编制测试的参数记录表,并进行记录和计算;编制隔离门清单,并监督执行;全面负责指导测试时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一完成性能测试报告。
6性能测试计算
6.1出口烟气热量计算
烧结机I段、I段出口烟气热量计算见式(1)式(2):
Q,=VitiCpl O2=V2t2Cp2""
(1) (2)
式中: Q1- Q2 烧结机I段、Ⅱ段出口烟气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 Vi~V2— 一标准状态下烧结机I段、ⅡI段出口烟气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t1 t2- 烧结机I段、I段出口烟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CplCp2 标准状态下烧结机I段、Ⅱ段出口烟气比定压热容,单位为千焦每立方米摄氏度
[kJ/(m.℃)].
6.2进口烟气热量计算
烧结机I段I段进口烟气热量计算见式(3)式(4):
3
JB/T11382--2013
式中: ny———总热效率,%; Pg——发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 Dg——供热流量,单位为干克每小时(kg/h); i 对外供汽比恰,单位为干焦每千克(kJ/kg)。 ip———标准大气压力、平均温度下补给水的比焰,单位为60千焦每千克(60kJ/kg)。
6.6厂用电率
运行工况下厂用电平均功率与汽轮发电机组额定发电功率的百分比计算见式(8):
f =100%...
(8)
P
式中: F一厂用电率,%: Pr厂用电平均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 一额定发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
6.7烧结冷却机漏风率
烧结冷却机可利用段进入烟风量和排出烟风量之差与进入烟风量的百分比计算见式(9):
V+V ×100%: "+V
(9)
式中: e 烧结机漏风率,%:
V、V2一标准状态下烧结机I段、I段出口烟气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W、V—一标准状态下烧结机I段、I段进口烟气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7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7.1温度测量 7.1.1烟气温度 7.1.1.1烟气温度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 7.1.1.2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一般取各测点读数的加权平均值。当测量截面速度场较均匀时,可取烟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7.1.1.3热电偶头部应裸露于气流中,且热电偶丝直径应不大于0.5mm。若用补偿导线,应用同型号的补偿导线。 7.1.1.4二次仪表的准确度不低于0.25级。 7.1.2蒸汽温度 7.1.2.1过热蒸汽温度的测量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或热电阻温度计。 7.1.2.2测定过热蒸汽温度时,应同时采用插入式套管。
厂用电量的计算应为实际厂用电量减去由于使用了本技术装备而减少的冷却风机电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