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200 G95 备案号:4414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348—2013
塑料挤出流延薄膜辅机
Plastics extrusion cast film accessory
2014-07-01实施
2013-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348—2013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参数.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1
....
2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表1基本参数.. 表2 装配精度.
7
.10 10
I
JB/T1134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71/SC2)归
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三信塑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塑料机
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春华、庞散雄、熊国中、黄虹、凡勇、何桂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348—2013
塑料挤出流延薄膜辅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挤出流延薄膜辅机(以下简称流延辅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挤出流延薄膜辅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交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9239.1一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兰)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
验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216 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 GB/T16769 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18209.2 机械电气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2部分:标志要求 GB502317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QB/T1125--2000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塑料挤出流延薄膜辅机 plastics extrusion castfilm accessory 用于塑料挤出流延薄膜机组中除主机(挤出机)以外的设备总称,包括换网装置,分配器,机头
薄膜定型装置、测厚装置、电晕装置、收卷装置(包含切边及回收)。 3.2
分配器feedblock 安装在换网装置出口端与机头之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熔体按挤出厚度比例进行调节的装置。
1
JB/T11348—2013
3.3
薄膜定型装置film sizingdevice 将机头供给的聚合物熔体冷却、定型,形成无拉伸、非定向薄膜的设备。
3.4
电晕装置coronadevice 对薄膜表面进行放电处理,以提高薄膜表面张力的设备。
3.5
收卷装置 winding-updevice 对薄膜切边、回收使其达到规定宽度并进行卷取的设备。
4基本参数
流延辅机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 1基本参数
项目机头宽度 mm
参 数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6000
0.01~0.12 0.30~1.60 50~800 1~12 3001200
薄膜厚度 CPP/CPE
PVB/EVA
mm 收卷速度 CPP/CPE m/min PVB/EVA 最大收卷直径 mm 注:根据供需双方协商,可生产其他规格的产品。
5要求
5.1总则 5.1.1流延辅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流延辅机各设备的配置应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产品设计应布局合理、工作可靠、操作方便、 便于维修。 5.1.3流延辅机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规定。 5.1.4各冷却辊(包括薄膜定型装置的主冷辑、次冷辊,电晕装置的电晕辊、电晕冷却辊)应进行30min 1MPa的耐压试验合格(辊筒无变形、无渗漏)后方可装配在流延辅机中。 5.1.5薄膜定型装置的主冷辊、次冷辑,电晕装置的电晕辊、电晕冷却辊,收卷牵引辊等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合格后方可装配在流延辅机中。动平衡的平衡品质级别不低于GB/T9239.1一2006规定的G6.3 级。 5.2外观质量 5.2.1涂漆件应色泽均匀,不得有流挂、漏涂、气泡等缺陷。 5.2.2电镀件镀层表面应连续、平整光滑、色泽一致,不应有漏镀、起皮、针孔、擦伤、电灼伤及锈蚀等缺陷。 5.2.3外露的焊缝应平整光滑。 5.2.4流延辅机表面不应有图样规定以外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等缺陷。 2
JB/T11348—2013
5.2.5 各种管路、线路的外露部分,应排列整齐、固定牢靠,不应与其他运动零件发生摩擦和碰撞。 5.2.6 保温材料不得外露 5.2.7 与膜接触的各辊筒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毛刺。 5.3换网装置 5.3.1 换网装置在切换时动作应准确,无卡阻、漏料等异常现象。 5.3.2 加热器在正常工作时的温度波动应在土5℃以内。 5.4分配器 5.4.12 分配器不得有磕碰、划痕等缺陷,各层厚度比例应可调。 5.4.2流道型腔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1um,流道应圆滑过渡,不应有死角。 5.5机头
模唇不应有磕碰、划痕等缺陷,间隙可调。 5.6 薄膜定型装置 5.6.1主冷辊、次冷辊表面应镀硬铬,硬度应不小于60HRC;主冷辊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08um 次冷辑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04um。 5.6.2清理辊与主冷辊接触应均匀,压合可靠,压力可调。 5.6.3 清理辊表面应包胶,包胶厚度应不小于15mm,邵氏硬度在30HD~60HD。 5.6.4主冷辊、次冷辊的表面温度应可控,温度波动在土4℃以内。 5.6.5主冷辊应能沿本身轴线上下移动,以适应流延薄膜生产工艺的需要。移动时应平稳可靠。 5.6.6 在主冷辊与机头之问宜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不应与模唇相互接触。 5.6.7 风刀位置应设置合理,不应与主冷辑相互接触。 5.7测厚装置 5.7.1 测量探头在线测量时应与薄膜表面平行,平行度误差不大于2mm/m。 5.7.2 测量探头移动或换向时应平稳、无阻滞。 5.8 电晕装置 5.8.1 电晕处理的火花应均匀。 5.8.2 应有电晕辊停转断电的保护装置。 5.8.3日 电晕冷却辊表面应镀硬铬喷涂等硬化处理。 5.8.4压辊与电晕辊应接触均匀,压合可靠,压力应可调。 5.8.5放电电极与电晕辊表面的垂直间距应保持在1mm~5mm之问,各点间的误差不大于0.5mm。 5.8.6电晕辊表面应包胶或陶瓷喷涂并符合以下规定:
a)电晕辑表面包胶时,包胶厚度:1mm~5mm;邵氏硬度:75HD~85HD。 b)电晕辊表面陶瓷喷涂处理时,喷涂层应对地绝缘,绝缘电阻不小于2MQ2,电晕辊表面硬度不小
于1000HV。
5.9收卷装置
5.9.1涨紧机构准确可靠,卷取时与筒管不应发生滑动。 5.9.2收卷自动切换机构应准确可靠。
3
JB/T113482013
5.9.3 3换卷断膜或切膜装置应能有效地将薄膜切断。 5.9.4 收卷张力调整灵敏,张力波动范围不大于设定张力的土5%。 5.9.5 5在切边之前宜设立摆架装置,动作应灵敏、可靠;切刀调整方便 5.9.6 5切除的边料不应缠绕在导辊上。 5.9.7收卷部分应安装静电消除装置。 5.10 装配精度
流延辅机的装配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装配精度
序号
允许偏差 mm/m
项目
简 图
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
模头
用铜塞尺分别在机头的两端测量机头边
机头与主冷辊的平行度
薄膜定型装置
铜寨尺 0.05 与主冷辊表面之间的
间隙,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为平行度
主冷辑
一次冷辑
薄膜 主冷
用铜塞尺、等距块测量主冷辑辊与次冷辊在两端的垂直距离,两垂直距离之差为平行度
辊与次冷辊的平行度
铜塞尺、 等距块
定型装置
2
0.05
主冷辅
电晕辊与电晕冷却辊的平行度
用铜塞尺、等距块测量电晕辊与电晕冷却
电晕装置
铜塞尺、 等距块
0.1 辊在两端的垂直距离,
电晕辑
3
两垂直距离之差为平行度
电晕冷却辑
4
JB/T113482013
表2装配精度(续)
序号
检验工具 允许偏差
项目
简图
检验方法
mm/m
电晕冷却辊与导辊的平行度
用铜塞尺、等距块测量电晕冷却辑与导辊在两端的垂直距离,两垂直距离之差为平行度
导辊
电晕装置
电晕冷却辑
铜塞尺、 等距块
中
0.1
导辑
导鞋
收卷轴
用铜塞尺、等距块测量一个收卷轴与另一
中心卷轴
两收卷轴的平行度
收卷部分
铜塞尺、 等距块
0.1 个收卷轴在两端的垂
5
直距离,两垂直距离之差为平行度
口
收卷轴
宁辆
各导辊之间的平行度
用铜塞尺、等距块测量两个相邻导辊在两端的垂直距离,两垂直距离之差为平行度
铜塞尺、 等距块
6 整机
导辑
0.2
导辑
5.11气动系统
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 5.12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5.13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