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00.70 J43 备案号:51860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547—2015
涂附磨具 无纺布抛光轮
Coated abrasives--Non-woven wheel
2015-10-10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547—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代号与标记.. 3.1形状及尺寸代号..
3.2 磨料及粒度代号 3.3 密度代号 3.4 标记 4基本尺寸. 5技术要求.
5.1 磨料粒度. 5.2 外观 5.3 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5.4 密度 6试验方法 6.1 外观. 6.2 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6.3密度 7检验规则 7.1不合格分类 7.2出厂检验. 7.3监督性检验, 8标志、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8.1 标志 8.2 运输贮存, 8.3 保质期...
图1抛光轮的形状及尺寸代号
表.基本尺寸表2 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表..密度表4不合格分类. 表5 接收质量限(AQL)表6不合格质量水平(RQL)表7样本量及判定数组
JB/T1254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江市伟艺抛磨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珊玉、邓旺光、李万章。郑金明、范宏亮、徐雄甫。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2547-2015
涂附磨具 无纺布抛光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纺布抛光轮的代号与标记、基本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用磨料、粘结剂和无纺布制成的抛光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76普通磨料代号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9258.2 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2部分:粗磨粒P12~P220粒度组成的测定 GB/T9258.3 涂附磨具用磨料 粒度分析第3部分:微粉P240~P2500粒度组成的测定
3代号与标记
3.1形状及尺寸代号
无纺布抛光轮的形状及尺寸代号如图1所示。
T
说明: D 外径: H 孔径:一厚度。
T
图1抛光轮的形状及尺寸代号
JB/T12547—2015
3.2 磨料及粒度代号
磨料的代号应符合GB/T2476的规定,其粒度代号应符合GB/T9258.2和GB/T9258.3的规定。 3.3密度代号
密度p代号分别为3P、5P、7P、9P、12P。 3.4标记
符合本标准的无纺布抛光轮应标记的内容为: a)无纺布抛光轮: b)外径D: c)孔径H: d)厚度T: e)密度: f)磨料: g)粒度。 示例:外径200mm厚度50mm、孔径19mm,棕刚玉磨料、粒度120、密度9P的无纺布抛光轮标记为:
无纺布抛光轮200×50X19P120A9P
4基本尺寸
无纺布抛光轮的基本尺寸见表1。
表1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D 100 150 200 2.50 300
H 10,16,19 16,19
T 12.5
12.5,25,50
16,19,25
25,50
5技术要求
5.1磨料粒度
磨料的粒度组成应符合GB/T9258.2和GB/T9258.3的规定。 5.2 外观
产品应色泽均匀,表面无胶浆粒、皱纹、分层、毛边,磨料应均匀分布。 5.3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无纺布抛光轮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JB/T12547—2015
表4不合格分类
项 目密度
不合格分类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胶浆粒、皱纹、分层、毛边、磨料分布外径、孔径、厚度、色泽、标志
7.2出厂检验 7.2.1抽样方案
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随机抽样。抽样方案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验水平使用一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量限(AQL)按本标准中表5的规定。
表5接收质量限(AQL)
接收质量限(AQL)
B类不合格
A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2.5
4.0
6.5
7.2.2判定
按上述抽样方案抽取样本后,对样本实施全数检验。当样本不合格数不大于Ac时判定为合格接收对于A类不合格和B类不合格,Ac和Re均按片数计;对于C类不合格,Ac和Re均按项数(不合格项数)计。
对于各类不合格项应分别作出判定结论。当各类全部判定为合格接收时,该批产品才最终判为合格:若各类中有任意一类或多类为不合格拒收,则该批产品最终判为不合格。 7.3监督性检验 7.3.1检验批的形成
将已检验合格入库的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同一品种,规格(尺寸、粒度、材质)汇集成批,提交检验批的大小可根据各个具体品种规格的产量由检验部门决定,一般批量为100个~200个。 7.3.2抽样方案
按GB2829的规定从形成的检验批中随机抽样。抽样方案采用一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使用判别
水平I。不合格质量水平(RQL)按本标准中表6的规定。
表6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A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1.0
40
80
按GB/T2829一2002中表4的检索抽样方案,确定抽取样本和判定数组,见本标准表7。
表7样本量及判定数组
A类不合格 Ac Re 0 1
B类不合格 Ac Re 1 2
C类不合格 Ac Re 4 5
样本量 10
判别水平 抽样方案类型 III
一次
4
JB/T12547—2015
7.3.3判定
按7.2.2的规定对样本进行判定。
8标志、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8.1标志 8.1.1产品上应标志以下内容:
a)外径、孔径、厚度、密度、磨料、粒度; b)注册商标、生产厂名称和生产日期。
8.1.2 包装上应标志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产品标记: b)注册商标; c)数量; d)包装和体积: e)毛重: f)生产日期; g)防潮标志: h)生产厂名称及地址。
8.2 2运输、存 8.2.1产品运输时应装在纸箱或编织袋内,纸箱包装的用打包带将箱体捆紧,两者均要防止运输过程损坏包装及雨水淋湿产品。 8.2.2产品保存时应保持平整,不可挤压、撞击。 8.2.3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8.3 3保质期
产品在符合8.2要求的条件下,保质期为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