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821-2011 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标准

SY/T 6821-2011 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17:28:43



推荐标签: 标准 电缆 作业 技术规范 射孔 6821 射孔

内容简介

SY/T 6821-2011 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标准 ICS 75. 020 E12 备案号:33543--20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8212011
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ireline conveyed perforating with pressure
2011一07一28发布
2011-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821—2011
目 次
前言范围
1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施工前准备
4.1 射孔施工方案设计 4.2射孔器、下井仪器的选择 4.3防喷系统的准备与检查 4.4施工井及井场条件的确认 5现场施工 5.1现场协调 5.2井口设备安装 5.3防喷系统的安装及使用 5.4定位、点火和上提、下放电缆 6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和质量评定附录A(规范性附录) 电缆串配重计算方法 SY/T 6821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1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分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
试采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维山、董拥军。苟玉芝,刘庆东、李云平,王朝晖、王健。
Ⅱ SY/T6821—2011
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施工前准备、现场施工,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和质量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电缆输送射孔带压施工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25射孔施工及质量监控规范 SY5436石油射孔,井壁取心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规程 SY5726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范 SY/T6120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SY/T627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T 6548 石油测井电缆和连接器的使用与维护 SY/T6610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 wireline conveyed perforating with pressure 在油气井中井筒简内产出层压力大于井内液柱压力时进行的射孔作业。
4施工前准备
4.1射孔施工方案设计 4.1.1准备射孔通知单、排炮单、校深曲线、施工记录表等射孔资料。 4.1.2了解井况、井身结构。井斜、压井液性质、井内最高压力、温度、套管或油管规格型号、采油树清蜡闸门上端输出扣型或井口防喷器上法兰盘的规格、型号,射孔后的最高压力、地层产物性质(对人员、下并仪器,电缆等是否有伤害)等。 4.1.3制定施工方案,选择射孔器材、施工设备;井口电缆防喷系统规格、型号、耐压指标的选择及试验:风险识别及应急避险措施的制定,明确施工人员相关资质要求和射孔施工的具体要求。 4.1.4施工设计应符合SY/T5325中施工设计的规定。 4.2射孔器、下并仪器的选择 4.2.1射孔器的最大外径应小于井内油管最小通径6mm以上或小于井内套管最小通径15mm以上,
1 SY/T6821-2011
:次下井射孔器长度不大于6m。 4.2.2根据并内最高压力选择加重杆及进行相应的配重计算。并做好记录。配重计算方法见附录A。 4.2.3爆炸物品使用应符合SY5436和SY5726的相应规定。 4.2.4射孔器组装应符合SY/T5325中套管电缆射孔和过套管射孔的规定。 4.3防喷系统的准备与检查 4.3.1并口电缆防喷系统的电缆防喷器(BOP)、防落器、防喷管(容纳管)、防喷盒(电缆注脂控制头》、泄压短节、手压泵,注脂泵及各种高压软管线耐压等级相互匹配,按耐压等级35MPa和 70MPa等统一管理,分别归档。 4.3.2井口电缆防喷系统每180d或连续施工五口井应进行一次检查和保养,检查和保养电缆防喷器(B()P)、防落器、防喷管(容纳管》、防喷盒(电缆注脂控制头)、泄压短节、手压泵、注脂泵及各种高压软管线的密封和连接部位等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 4.3.3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应大于井口最高压力的1.2倍,稳压15min不渗漏为合格。确认其耐压指标符合施工要求,并做好记录。 4.3.4检查并确认防喷盒良好并与电缆直径相匹配,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吊装绳索应检验合格连接处活接头的密封面、密封圈均应完好无损:高压软管线及连接头、转换接头应齐全完好。 4.3.5检查并确认电缆防喷器闸板及防落器手柄应开关自如,闸板与电缆相匹配。电缆防喷器、防喷管、泄压短节、防落器连接处活接头、密封面、密封圈均应完好无损,并相互匹配,连接牢固。通径及长度与所使用的射孔器应相匹配。 4.3.6检查并确认井口法兰盘的法兰面、密封槽。钢圈、双头螺栓均应完好并相互匹配。 4.3.7检查并确认注脂泵、手压泵工作正常。并配备足量、符合施工要求的密封脂和液压油。 4.3.8电缆的准备与检查应符合SY/T6548的有关规定。 4.4施工井及井场条件的确认 4.4.1并场应配备高度不低于18m作业井架一部和作业设备,其天车应对正并口;必要时,配备性能完好的提升设备。 4.4.2应配有电压220V±20V、频率50Hz土2Hz功率不小于5kW的电源。 4.4.3夜间施工应备有防爆照明设施,保证照明条件。 4.4.4井场应平坦、无障碍物,并满足全部施工设备停车要求。施工车辆应停在上风口,距井口距离应大于25m。 4.4.5并口应安装防喷器及工作台。 4.4.6射孔前·应采取相应的通洗井措施,确保射孔器起下畅通无阻,通洗井深度应大于射孔目的层底界20m以上 4.4.7井口应安装油管、套管压力表,压力表最大量程应与施工井最高压力相匹配 4.4.8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应使用钢质管线并用地锚固定,出口应在下风口接人储液罐。放喷管线压井管线,井口防喷器,采油树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应大于井口最高压力的1.2倍,稳压 15min不渗漏为合格,并做好记录。 4.4.9在施工过程中,压井车应连接好压井管线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并配备足量合格的压井液。 4.4.10冬季寒冷季节施工时,井口装置、放喷管线和压井管线应采取防冻措施。 4.4.11并口防喷器的管理应符合SY/T6120的相应规定
2 SY/T 6821-2011
5现场施工
5.1现场协调 5.1.1射孔队根据射孔通知单及施工设计要求和井况、井场条件对相关方提出具体要求。 5.1.2相关方应配合射孔队做好施工前准备和安全防护工作及井场条件的检查确认,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应急避险措施,相关方要指定专人负责协调现场施工。 5.2井口设备安装 5.2.1施工设备发动机排气管出日应安装防火帽。 5.2.2电缆绞车对正井口后,绞车后车轮应放置防倒退掩木。 5.2.3地滑轮和天滑轮的固定强度应大于电缆拉断力的4倍,且天滑轮应对准井口。 5.3防喷系统的安装及使用 5.3.1首先将电缆防喷器安装在井口防喷器的法兰或采油树上面,用双头螺栓或带密封圈的活接头固定,然后将防落器安装在电缆防喷器上端,用带密封圈的活接头固定。 5.3.2将电缆从防喷盒内穿过,根据主电缆的拉力值制作电缆头的弱点·连接好注脂管线、手压泵管线、泄流管线。 5.3.3将防喷管、泄压短节用带密封圈的活接头与防喷盒连接好,防喷管的长度根据吊升设备的实际情况,应大于下井电缆串连接总长度的0.5m以上。 5.3.4将连接好的下井电缆串平稳地拉人防喷管内,然后操作手压泵抱紧电缆。 5.3.5吊起防喷管和防喷盒,用带密封圈的活接头将其安装在防落器上。用吊升系统或绷绳固定防喷管,使之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 5.3.6吊装好防喷管和防喷盒后,把多余电缆收到滚筒上。待深度指示表对零后即可打开手压泵的回压阀放松电缆。所有人员撤离电缆3m以外,同时开启注脂泵向防喷盒内注人密封脂,注脂泵压力大于井口压力5MPa以上。 5.3.7。安装完井口电缆防喷系统后,检查并关闭井口采油树闸门或防喷器,对井口电缆防喷系统进行试压,试压压力依该井射孔后可能出现的井口最高压力而定。试压压力应大于井口最高压力的1.2 倍,稳压15min不渗漏为合格。试压时如有漏现象,应停止试压,放掉压力检查整改,直至试压合格,并做好记录。 5.3.8试压合格后,放掉井口电缆防喷系统内的试压压力。缓慢开启井口采油树闸门或防喷器,当防喷管内的压力与井内压力达到平衡后,将井口采油树闸门或防喷器完全打开。然后打开防落器翻板,慢慢下放电缆。如发现电缆上项或没向下运动,则采取增加配重或相应措施。 5.4定位、点火和上提、下放电缆 5.4.1射孔器下并应符合SY/T5325中套管电缆射孔和过油管射孔的规定。 5.4.2电缆上提、下放速度应均匀,有枪身射孔器上提下放速度不大于4000m/h,无枪身射孔器上提、下放速度不大于2000m/h,并随时注人密封脂润滑电缆平衡压力。 5.4.3上提、下放电缆时,用地面仪器监视下井仪器的运行和工作状态。 5.4.4定位记录曲线的测量应符合SY/T5325中定位与点火要求的规定。 5.4.5点火前应检查确认放喷管线闸门已关闭,并观察井口压力表读数。 5.4.6每次点火前,需经射孔队队长和甲方监督核对射孔深度和射孔厚度,确认无误后,方可点火。 5.4.7点火后应注意井口压力的变化。当井口压力大于点火前的压力时。在井下电缆串悬重大于井
3 SY/T6821-2011
内压力形成的上顶力时方可上提电缆,否则不应上提电缆。套管射孔时可进行压井作业,过油管射孔时可进行压井或缓慢放套压,在确认电缆不会被上顶出井口时方可上提电缆。 5.4.8射孔器上提距井口200m土20m时绞车应减速,核对各深度表数值,落下防落器的翻板。注意电缆张力变化并听从专人指挥。随时准备停车 5.4.9射孔器上提距井口70m时绞车停车,关闭仪器总电源,射孔器距井口20m时可用人力拉电缆慢慢将射孔器拉人防喷管。 5.4.10射孔器完全进人防喷管后,关闭井口采油树闸门或防喷器,操作手压泵抱紧电缆,然后打开泄压管线闸门,将防喷管内的压力和液体排放完。 5.4.11关闭注脂泵,拆开防喷管与防落器连接的活接头,提升设备土提防喷管,打开手压泵放松电缆,取出射孔器,并检查射孔器的发射情况。
6安全要求
6.1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时,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救护设备和物品,应配备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场应配备消防设备、设施及足量的消防液。 6.2并口装置及管线试压时,所有人员应撤到安全场所。井口放压时,放压管线及放压口附近严禁站人。 6.3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时,在井口安装,拆卸电缆防喷系统、起下射孔器时,要避免撞击:井口操作应使用防爆工具:井口应安装压力控制接头。 6.4高压气井射孔作业时,应使用防气浸材料。施工前将压井液灌人井内,保证射孔段以上至少 500m液垫高度;射孔器在井筒内的起下速度应勾速、平稳、防止撞击。 6.5使用无枪身射孔器时,应先使用与射孔器外径匹配的通并规通井,在确认畅通无阻后方可下人射孔器。 6.6射孔施工时,将井控专用断缆器放置在绞车后侧便于取用的位置。 6.7为了避免射孔器碰顶造成拉断电缆,除从防喷管中取出射孔器需用人力拉电缆外,在起下电缆过程中,任何人不应在电缆附近停留和跨越电缆,绞车后方严禁站人。 6.8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监测井口及井场有害气体情况,当发现有害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 6.9严禁使用任何仪表测量已组装好的射孔器雷管电阻。在井场组装和连接射孔器时,禁止使用无线通信设备。 6.10带压射孔作业使用的电缆外层钢丝应无断丝、无接头。 6.11射孔器与缆芯连接前断开仪器总电源,缆芯对地放电,拔掉滑环线并短路。射孔器下人井内 70m后,方可给仪器供电接通滑环线。 6.12高压气井射孔作业时,打开井口采油树闸门或防喷器前应检查各部位紧固密封情况:开启闸门听到进气响声后停止,直至防喷系统充满高压气体至压力平衡后,稳压20min不渗漏,方可进行下步作业。 6.13射孔器没有完全进人防喷管(容纳管)时,不应提前拆开防喷管与防落器连接的活接头。 6.14射孔器在井下无法提出,需要压井作业时应关闭井口电缆防喷器(BOP)后再进行压井作业。 6.15需要洗井或压井作业时,将射孔器起出井口后,先关闭井口采油树闸门或防喷器,再进行洗井或压井作业。洗并和压井时,并口及高压管线附近严禁站人。 6.16在含硫化氢的油气井中作业时,应执行SY/T6277和SY/T6610中的相应规定。 6.17施工中其他安全要求,应符合SY5436。SY5726和SY/T5325中的相应规定。 4 SY/T6821—2011
7质量要求和质量评定
应符合SY/T5325中质量要求和质量评定的规定。
n
上一章:SY/T 6822-2011 裸眼井单井测井系列优化选择标准 下一章:SY/T 6815-2010 油井计量分离器校准方法标准

相关文章

SY/T 6751-2016 电缆测井与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SY/T 5299-2016 电缆输送特殊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Q/SY 08316-2019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SY 1316-2010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SY/T 6030-2018 钻杆输送及油管输送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 5325-2013 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 6989-2018 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SY/T 5325-2021 常规射孔作业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