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3.020 E 12 备案号:57667—2017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7512016
代替SY/T6751—2009,SY/T6821—2011
电缆测井与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ireline logging and perforating
operation under pressure
2016—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751-2016
目 次
前言·
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术语和定义 4
作业条件上井前准备井场准备井口安装
5
4
6
7
8 测井与射孔带压作业井口拆卸和交井
5
9
6
10 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 常用电缆防喷装置示意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 仪器进人防喷管判定方法参考文献
广
7
8
SY/T675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以SY/T6751—2009《欠平衡测井作业技术规范》为主,整合了SY/T6821--2011《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增加了生产井测井带压作业相关内容。
本标准与SY/T6751—2009相比,其技术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电缆生产测井带压作业相关内容(见4.2.3和8.2.2);修改及增加了电缆防喷装置保养、检验及作业前检查相关要求(见4.3.1,2009年版的4.3.2 至4.3.6); 修改了加重计算公式(见4.3.3.3,2009年版的4.3.11);修改了电缆防喷装置压力试验要求(见7.4,2009年版的7.5);修改了电缆防喷装置部分使用安全环保要求(见10.4,2009年版的10.4):修改了电缆防喷装置常用配置示意图(见附录A,2009年版的4.3.1中的图1);删除了电缆封井器示意图(见2009年版的A.1);删除了电缆防喷装置承压检验报告(见2009年版的附录B);删除了常用高压密封油(脂)技术参数表(见2009年版的附录C):删除了张力判定法(见2009年版的D.7)。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1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
公司、西部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国平、雷绿银、吉兆、陈光明、肖荣华、刘庆东、王朝晖、陈雄、金建勋、 谢毅、刘友光、陈碧亭、赵喜亮。
II
SY/T6751-2016
电缆测井与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缆测井与射孔带压作业条件、上井前准备、井场准备、井口安装、测井与射孔作业、井口拆卸及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缆测井与射孔井口带压作业的过程控制和现场监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25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5436井筒作业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规范 SY/T5600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5726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范 SY/T627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T6610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缆防喷装置wireline pressurecontrol equipment 电缆测井与射孔作业过程中,用于防止井筒内液(气)体从井口溢出的装置。
3.2
电缆测井与射孔带压作业 wireline logging and perforating under pressure 电缆测井与射孔过程中井口存在压力,需利用电缆防喷装置防止井筒内液(气)体从井口溢出的
作业。
4作业条件 4.1作业队伍资质及人员要求 4.1.1测井(射孔)队应具有相应的施工作业资质。 4.1.2 作业人员应符合SY/T5600的规定。 4.1.3作业人员应经过带压作业技术培训,不少于两人具有带压作业经历。
1
SY/T6751—2016
4.2井场及井筒条件要求 4.2.1通用条件要求 4.2.1.1 并场应符合SY/T5600的规定,并能满足提升设备及电缆防喷装置的摆放。 4.2.1.2井场应有满足作业要求的提升设备、试压装置、井口操作平台或高空作业车。 4.2.1.3↑ 作业井的井口装置应配套齐全,井控设备性能良好。 4.2.1.4井口应安装油(套)管压力表,压力表最大量程应与作业井最高压力相匹配。 4.2.1.5 寒冷季节作业时,井口装置、放喷管线和压井管线应采取防冻措施。 4.2.1.61 作业前井筒内为液相介质时,应充分循环,保持畅通;井筒内为气相介质时,应保持井口压力稳定。 4.2.1.7不 夜间作业时应保证照明条件。 4.2.2电缆测井带压作业其他条件要求 4.2.2.1 裸眼井测井应具备条件如下:
a)井架游车最大提升高度应大于30m,钻井平台小鼠洞深度应大于15m。 b)作业前井筒内钻井液停止循环时间应不超过24h,作业过程中钻井液停止循环时问超过60h
应重新通井循环。 c)井简内为液相介质时,井口压力宜在5MPa以内;井筒内为气相介质时,井口压力宜在3MPa
以内。
4.2.2.2生产并测井应具备条件如下:
a)油(套)管结构数据齐全准确,管柱无变形错断,无影响作业的异物。 b)过环空测试抽油机油管管串最上端应有大于8m的整根油管,偏心通径应大于下井仪器(工
具)串外径6mm。 c)过环空测试井油管管柱上应无大于油管接箍外径的工具。 d)下井仪器(工具)串的最大外径应小于井内油(套)管最小通径6mm。 e)油(套)管环空结蜡、高黏度油井应清蜡、热洗或采取降黏等措施,井壁油污严重的注水井
应进行洗井。清蜡、洗井等作业应在测井前24h完成。
4.2.3电缆射孔带压作业其他条件要求
电缆射孔带压作业其他条件如下: a)射孔前通洗井深度应大于射孔目的层底界20m。 b)井场应有满足作业要求的压井车,在作业过程中,压井车应连接好压井管线始终处于待命状
态,并配备足量合格的压并液。 c)过油管射孔时下井管串的最大外径应小于油管最小通径6mm;射孔枪的最大外径应小于油
(套)管最小通径15mm。 d)夜间作业时应备有防爆照明设施。
4.3电缆防喷装置、电缆、辅助设备及工具要求 4.3.1电缆防喷装置要求 4.3.1.1 测井(射孔)队应配备满足作业要求的电缆防喷装置。常用电缆防喷装置示意图见附录A。 4.3.1.2每一年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电缆防喷装置进行一次整体承压检验,并对各
2
SY/T6751—2016
起下钻情况、井口法兰盘规格型号、井口压力、游动滑车提升高度、井台小鼠洞深度、测井内容、测量井段、作业时间、作业井内是否含有硫化氢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
b)生产井测井带压作业:作业地区名称、井号、油套管结构、生产情况、井液性能、井口法兰
盘规格型号、井口油套管压力、测井内容、测量井段、作业时间、最小通径、是否有提升设备、作业井内是否含有硫化氢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
c)射孔带压作业:作业地区名称、井号、井况、井身结构、压井液性质、井口法兰盘规格型号、
井口压力、井底最高温度、套管或油管规格型号、射孔内容(枪型、弹型、射孔井段、相位孔密)、作业时间、最小通径、是否有提升设备、射孔后的最高压力、作业井内是否含有硫化氢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
4.4.3作业期间相关方应停止一切有碍测井或射孔作业的交叉作业,记录套压,发现异常应及时与测并或射孔队联系并协商解决方案。 4.4.4测井带压作业时应保持井筒压力稳定;油气水井生产测井时应生产连续,生产情况清楚,基础数据应齐全、准确。
5上井前准备 5.1测井带压作业准备 5.1.1核实井筒信息、并场条件等任务通知单内容。 5.1.2进行作业策划和风险评估,制定作业方案,并让全队人员知晓作业的安全和技术要求。 5.1.3检查及带齐测井设备、工具和消耗材料,并核实其性能指标是否满足作业条件的要求。 5.1.4选择满足作业条件的电缆防喷装置,检查及确定各组件功能正常,尺寸、规格与电缆匹配,密封面、密封圈完好无损,防喷管、电缆防喷器、防落器、转换法兰的通径与下井仪器(工具)中外径匹配,并配备足量、符合作业要求的密封油(脂)和液压油。 5.1.5根据并口压力(油压/套压)及使用电缆的直径,计算所需加重的重量并配备加重杆。 5.1.6注蒸汽井生产测井带压作业时应准备氮气瓶,氮气瓶压力应为4MPa~10MPa,测压系统不渗漏。 5.2射孔带压作业准备 5.2.1核实井况、井身结构、并斜、压井液性质、井内最高压力、温度、套管或油管规格型号、采油树清蜡闸门上端输出扣型或井口防喷器上法兰盘的规格、型号,射孔后的最高压力、地层产物性质等。 5.2.2根据射孔通知单准备排炮单、校深曲线、施工记录表等射孔资料。 5.2.3进行作业策划和风险评估,制定作业方案,作业设计应符合SY/T5325的规定。 5.2.41 选择,携带满足作业条件的射孔器材和工具。 5.2.5选择满足作业条件的电缆防喷装置,检查及确定各组件功能正常,尺寸、规格与电缆匹配,密封面、密封圈完好无损,防喷管、电缆防喷器、防落器、转换法兰的通径与下井仪器(工具)串外径相匹配,并配备足量、符合作业要求的密封油(脂)和液压油。 5.2.6根据井口压力(油压/套压)及使用电缆的直径,计算所需加重的重量并配备加重杆。
6井场准备
6.1测井(射孔)队施工作业前,应与建设方和钻井队等相关方召开协调会,确认井场条件是否满足作业要求,相关方应配合测井(射孔)队做好作业前准备工作。
4
SY/T 6751—2016
6.2测井带压作业井场准备应符合SY/T5600的规定。 6.3射孔带压作业井场准备应符合SY/T5325的规定。 6.4 放射性源的存放应符合SY5726的规定。 6.5民用爆炸物品存放及装配应符合SY5436和SY5726的规定。
7井口安装 7.1安装电缆防喷器 7.1.1确认井口处于关闭状态,安装转换法兰盘,所有螺栓应对称均匀并用力拧紧。 7.1.2安装电缆防喷器、防落器(下捕集器),连接电缆防喷器、防落器的液压控制管线,并确认防落器挡板处于关闭状态。电缆防喷器宜安装三级闸板,其中-级具有剪切及全封功能;电缆防喷器半封闸板应与电缆匹配。 7.2安装注脂控制头 7.2.1电缆依次穿过地滑轮、天滑轮、刮绳器和防喷盒,连接刮绳器和防喷盒。 7.2.2组装注脂控制头,并与防喷盒连接,组装注脂控制头过程中电缆应逐级穿过注脂控制头各组件。 7.2.3制作电缆连接器。 7.2.4连接注脂管线和液压控制管线,管线连接时应将管内空气排尽。 7.3纟 组装防喷管串及下井仪器(工具)串 7.3.1将安装完毕的注脂控制头与防喷管串连接,防喷管中总长宜大于仪器(工具)串长度1m。 7.3.2组装仪器(工具)中,拉人防喷管串,再将防喷管串与防落器连接。 7.3.3安装时应防止碰撞,密封面应清洁,密封件应安装到位,丝扣和螺纹应涂抹密封或润滑油 (脂)。 7.4电缆防喷装置试压 7.4.1安装完后进行试压。试压时缓慢注人液体,试验压力应大于作业时最大井口压力的1.2倍,但不超过电缆防喷装置的额定压力,稳压15min,压降不大于0.7MPa为合格。 7.4.2试压合格后进行泄压。 7.4.3试压前除注脂操作员外其他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8测井与射孔带压作业 8.1通用要求 8.1.1打开井口之前,应向防喷管串内加压至井口压力,后缓慢开启井口阀门。 8.1.2电缆防喷装置工作期间应观察回脂管线排出物情况,如带有井筒内异物,应增大注脂控制系统压力和排量或降低电缆上提速度。 8.1.3电缆在上提或下放过程中,如发生电缆在注脂控制头遇卡、动密封失效、井口泄漏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起下电缆,关闭电缆防喷器半封闸板,给电缆防喷器注油(脂)密封,打开泄压阀释放完防喷管内压力后,才能拆开防喷管排障维修 8.1.4下井仪器(工具)串在下放过程中发生三次遇阻或上提过程中遇卡,应停止测井(射孔)作业,与建设方(钻井队)协商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后才能继续作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