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20.10 J62 备案号:47430—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185.2—2014 代替JB/T3185.1—1999
三辊卷板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Three roller plate bending machine-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4-11-01实施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3185.2—2014
目 次
前言范围
I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
3
3.1 型号名称和基本参数 3.2 结构与性能 3.3 机械加工 3.4 装配 3.5 电气系统. 3.6 液压系统. 3.7 精度... 3.8 安全与防护 3.9 润滑系统 3.10 标牌. 3.11 噪声 3.12 外观. 4试验方法 4.1 基本参数检验.. 4.2 基本性能检验 4.3 装配质量检验. 4.4空运转试验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5.2 出厂检验.. 5.3 型式检验. 6 防锈、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防锈. 6.2 包装. 6.3 运输.. 6.4 贮存.
6
表1 导轨、轴瓦刮研面的接触点数表2 齿轮啮合的轴向错位量表3圆柱齿轮、蜗杆传动精度
JB/T3185.2—2014
前言
JB/T3185《三辑卷板机》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第2部分:技术条件;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为JB/T3185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3185.1—1999《中小型三辊卷板机技术条件》,与JB/T3185.1—1999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型号名称和基本参数的要求(见3.1);增加了造型和布局的要求(见3.2.1):增加了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见3.2.10);增加了对工作辊的无损检测的详细要求(见3.3.5);增加了精度要求(见3.7);增加了安全与防护要求(见3.8);增加了对焊缝质量的要求(见3.12.5);修改了温升试验的要求(见4.4.3);增加了随机附件和工具的要求(见3.2.8)。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长治钢铁(集团)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树田、辛杰、邢伟荣。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3185—1982; JB/T3185.1—1999。
II
JB/T3185.2—2014
三辊卷板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JB/T3185的本部分规定了三辊卷板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防锈包装、运输和贮存
等。
本部分适用于冷卷板材成形的无上横梁结构的开式三辑卷板机(以下简称卷板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80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3168 数字控制机床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 GB/T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402 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6576 机床润滑系统 GB/T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089—1988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GB/T10095.1-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 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0095.2--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3306标牌 GB 17120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 GB/T23281 锻压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8761 锻压机械型号编制方法 JB/T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JB/T3185.1-2014三辊卷板机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 JB/T3185.3—2014三辊卷板机第3部分:精度 JB/T3240 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 JB/T8356.1 机床包装技术条件 JB/T8609 锻压机械焊接件技术条件 JB/T9954 锻压机械液压系统清洁度 JB/T11196 锻压机械用钢体铜衬复合件技术条件
1
JB/T3185.2-—2014
3技术要求
3.1琴 型号名称和基本参数 3.1.1卷板机的型号编制应符合GB/T28761的规定。 3.1.2卷板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应符合JB/T3185.1-2014的规定。 3.2丝 结构与性能 3.2.1卷板机的造型和布局要考虑工艺美学和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并便于使用、维修、装配、拆卸、 吊装和运输。 3.2.2工作辊的工作部分长度应大于最大卷板宽度,其差值不应小于50mm 3.2.3卷板机的手轮、手柄的操作力不得大于90N。 3.2.4卷板机的翻转机构运动应轻便、灵活,锁紧装置应可靠。 3.2.5卷板机机械传动用齿轮或易被尘屑磨损部位应设防尘装置。 3.2.6卷板机卷锥和矫圆负荷不得超出设备最大能力,应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3.2.7卷板机主传动的制动应灵活可靠,应保证在卷制过程中随时停车。 3.2.8卷板机出厂应保证成套性,并备有机器正常使用的附件,以及所需的专用工具,特殊附件的供应由供需双方商定,随机提供的卷板机备件或易损件应具有互换性。 3.2.9卷板机的工作辊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载荷工况条件下应能保证板材卷制时的工作正常,其工作辊挠度不应大于L/800[L为工作辊两支撑轴承中心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3.2.10卷板机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为-10℃~40℃;一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一海拔在1000m以下;一无强磁场、电场干扰:
交流电网波动范围在电压为(1土10%)的额定电压、频率为50Hz士1Hz以内。
3.3机械加工 3.3.1卷板机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方能投入生产使用。 3.3.2卷板机的所有铸件、锻件和焊接件均应符合JB/T1829的规定。对不影响使用和外观的缺陷,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允许按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修补。 3.3.3重要铸造零件的工作表面,如齿轮齿面和滑动轴承等滑动面,不应有气孔、缩孔、砂眼、渣孔和偏析等缺陷。 3.3.4机架、底座等重要铸件或焊接件应采取消除内应力措施。 3.3.5工作辊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锻件优质碳素钢45材质要求,其表面硬度不得低于240HBW,并应按GB/T6402规定的质量等级进行超声检测。 3.3.6零件加工应符合设计、工艺和有关标准化的要求。已加工表面不应有毛刺、斑痕和其他机械损伤,除特殊规定外,均应将锐边倒钝。 3.3.7机架滑动配合面,其加工精度公差不低于GB/T1801规定的9级;对其基准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规定的8级;转动配合的孔的轴线,对其基准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 规定的8级;对称式卷板机,两轴孔轴线的平行度公差、对机架中心的对称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 规定的9级。 3.3.8辊子轴颈部位的加工精度公差不低于GB/T1801规定的9级;圆柱度公差不低于GB/T1184规定的9级;表面粗糙度Ra不低于1.6μum;工作部位的圆柱度公差、对两轴颈的同轴度公差均不低于 2
JB/T3185.2—2014
3.6液压系统 3.6.1卷板机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液压系统中所用的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液压系统清洁度应符合JB/T9954的规定。 3.6.2液压传动部件在工作速度范围内不应发生爬行、振动、停滞和显著的冲击现象。 3.6.3液压系统工作时,油箱内的油温一般不应高于50℃,连续满负荷工作4h后,油箱内油温不应高于60℃。 3.6.4卷板机液压系统不得有渗漏现象。 3.7精度
卷板机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应符合JB/T3185.3-2014的规定。 3.8安全与防护 3.8.1·卷板机应具有可靠的安全保护或防护装置,应符合GB17120的规定。 3.8.2卷板机运动部件在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应有安全保护措施或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3.8.3卷板机工作时应有可靠的联锁保护措施。 3.8.4卷板机应有可靠的超载保护装置,在满负荷工作时,应能保证卷板机的正常运行,当发生超负荷工况时,保护装置应能保证卷板机的机架、工作辊和液压缸等重要零件不致遭到破坏。 3.8.5卷板机容易松动的零部件应有可靠的防松装置。 3.8.6除卷板机工作辊外的可运动的外露零部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涂安全色。 3.8.7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有安全注意事项和有关警示内容,并说明除设备之外的保证人身安全的措施。其内容应符合GB17120的规定。 3.9润滑系统 3.9.1 卷板机的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的规定。 3.9.2润滑系统不得有渗漏现象。 3.10标牌
卷板机应有产品铭牌和润滑、安全等各种标牌或标志。标牌的型式与尺寸、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13306的规定。标牌上的形象化符号应符合JB/T3240和GB/T3168的规定。标牌应端正地固定在卷板机的明显部位,能长期保持清晰。 3.11噪声
卷板机空运转时的声音应正常,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6dB(A):其测量方法应符合GB/T23281 的规定。 3.12外观 3.12.1卷板机的外表面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或粗糙不平等缺陷。盖板和罩壳等接缝处应平整。 3.12.2电气线路、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外部管路应排列整齐、牢固,不应跟与其存在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发生摩擦。 3.12.3机械零件和附件的非机械加工表面应采用涂漆或其他规定的方法进行防护,需经常拧动的调节螺栓和螺母,以及非金属管道不应涂漆。卷板机的涂漆要求应符合JB/T1829的规定。 3.12.4主要外露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和锈蚀等缺陷。 4
JB/T3185.2—2014
3.12.5外露的焊缝质量应符合JB/T8609的规定。 3.12.6沉头螺钉头部一般不应突出于零件外表面,且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固定销应略突出于零件外表面,螺栓尾端应略突出于螺母之外,外露轴端应突出于其包容件的端面,突出值约为其倒角值。
4试验方法
4.1基本参数检验
按本部分规定的要求或产品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卷板机的基本参数。与工作能力有关的技术参数必须经负荷试验后确认。 4.2基本性能检验
卷板机在空运转试验前或空运转试验过程中,应按下列项目进行基本性能检验: a)各种装置应安全、准确、可靠,并应符合3.2的规定; b)进行卷板机各种动作的操作试验,检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可靠性与准确性; c)检验各种可进行调整或调节装置的可靠性,准确性; d)检验各种附属装置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e)电气系统的功能及可靠性应符合3.5的规定: f)液压系统应符合3.6的规定; g)润滑系统应符合3.9的规定。
4.3装配质量检验
根据本部分3.4的规定,检验卷板机的装配质量。 4.4空运转试验 4.4.1制造厂应保证为卷板机配套的外购件(包括电气元件、液压元件等)符合现行标准或取得合格证,并与卷板机同时进行运转试验。 4.4.2空运转试验时间及动作规范应符合下列要求:
a)卷板机的连续空运转试验时间一般不得少于4h,其中主传动连续运转时间不少于2h,主传动
单次运转时间不少于1h,辅助传动的运转时间不少于1h; b)卷板机主传动连续运转时,主动辊与从动辊应同时运转; c)在主传动单次运转试验时,制动器的接合次数不得少于8次: d)在辅助传动的单次运转时间内,进行辊子的升试验、降试验的累计时间均不少于0.5h,其中辊
子翘起试验和倾斜运转试验次数不少于五次。
4.4.3温升与最高温度限值:
在卷板机的连续空运转试验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相当稳定值时,用测温计在零件发热最高部位进行测量,其温升与最高温度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一滑动轴承的温升不应大于40℃,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0℃;一一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应大于40℃,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0℃;
滑动导轨的温升不应大于15℃,最高温度不应高于50℃;一液压泵的油液进口温度不应高于60℃。
4.4.4噪声检验:
根据本部分3.11规定的要求,按GB/T23281规定的测量方法测量在连续空运转时卷板机的噪声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