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20.70 H 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74.12010 代替YS/T74.1—1994
镉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Methods forchemical analysisof cadmium- Part 1: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content-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2011-03-01实施
2010-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74.1—2010
前言
YS/T74一2010《镉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1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第2部分: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第3部分:镍量的测定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5部分:铜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分光光度法;第6部分:锌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铁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铊量的测定 结晶紫分光光度法;第9部分: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0部分: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1部分:砷、锑、镍、铅、铜、锌、铁、铊、锡和银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YS/T74.1一1994《镉化学分析方法 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神量》,本部分与原标准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
分析方法改为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下限由0.0005%下延为0.00020%;增加了警告性提示;增加了试验报告条款。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辽宁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遵义、赵丹、刘丽敏、姜求韬、李雪、李岩、董秀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74.1—1994; GB2133—1980。
I
YS/T 74.12010
镉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警告一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具备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技能,严格按照原子荧光光谱仪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1范围
YS/T74的本部分规定了镉中砷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镉中砷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20%~0.0025%。
2方法原理
试料以硝酸溶解,用硫腺-抗坏血酸将砷预还原,同时掩蔽铜、铁等杂质元素,在氢化物发生器中,砷被硼氢化钾还原为氢化物,用氩气导人石英炉原子化器中,于原子荧光光谱仪上测量其荧光强度。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硼氢化钾。 3.2盐酸(p1.19g/mL),优级纯。 3.3 硝酸(p1.42g/mL),优级纯。 3.4盐酸(1+1)。 3.5 盐酸(1十9)。 3.6 硝酸(1十1)。 3.7 硫脲-抗坏血酸溶液:称取硫脲、抗坏血酸各25g溶解于500mL水中,用时现配。 3.8硼氢化钾溶液:称取10g硼氢化钾(3.1)溶解于500mL氢氧化钾溶液(0.5g/L)中,过滤备用,用时现配。 3.9砷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320g三氧化二砷(wAs0,≥99.9%,已预先在干燥器中干燥24h)于 300mL烧杯中,加人20mL氢氧化钠(10g/L),加热溶解完全,加人盐酸(3.4)中和至微酸性,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1mg砷。
警告:As2O有毒,使用小心。 3.10砷标准溶液:移取2.00mL砷标准贮存溶液(3.9)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75mL盐酸(3.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4μg砷。
4仪器
原子荧光光谱仪,附砷高强度空心阴极灯。屏蔽气和载气使用氩气(≥99.99%)。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均可使用:
1
YS/T 74.1—2010
检出限:不大于1ng/mL;精密度:最高浓度标准溶液荧光强度及“零”浓度溶液荧光强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荧光强度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应分别不大于5.0%和1.0%;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荧光强度差值与最低段的荧光强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90。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砷量参考工作条件见表1。
表1仪器参考工作条件
灯电流/ 负高压/
原子化器高度/
载气流量/ 屏蔽气流量/ 延迟时间/ 读数时间/
V 300
(mL/min) 1 000
mA 50
mm 8
(mL/min)
09 o
5 15
400
5分析步骤
5.1试料
称取1.000g试样,精确至0.0001g。 5.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3测定 5.3.1将试料(5.1)置于150mL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3.6),低温溶解完全,蒸至小体积,取下冷却,将试液移人100mL容量瓶中,加人20mL盐酸(3.4)、10mL硫脲-抗坏血酸溶液(3.7),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5.3.2按表2分取试液至100mL容量瓶中,补加20mL盐酸(3.4)、10mL硫脲-抗坏血酸溶液 (3.7),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30min。
表2分取试液体积
的质量分数/% 0.00020~0.0020 >0.0020~0.0025
分取试液体积/mL
20, 00 10. 00
5.3.3在原子荧光光谱仪上,以盐酸(3.5)为载流,硼氢化钾溶液(3.8)为还原剂,以砷空心阴极灯为激发光源,随同试料空白做参比,测量试样溶液砷的荧光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砷的浓度。 5.4工作曲线的绘制 5.4.1移取0.00mL、1.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标准溶液(3.10) 分别于一组100mL的容量瓶中,加人20mL盐酸(3.4)、10mL硫腺-抗坏血酸溶液(3.7),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30min。 5.4.2在与测定试料溶液相同的条件下,以盐酸(3.5)为载流,硼氢化钾溶液(3.8)为还原剂,试剂空白
2
YS/T 74.1—2010
为参比,测量砷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减去“零”浓度溶液的荧光强度。以砷的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6 6分析结果的计算
砷含量以砷的质量分数wAs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WAs=E e. V。 . Vi× 10-
V,·m ×100
·(1 )
式中: P V。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测定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分取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分析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试液砷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7精密度
7.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以下表3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3 重复性限
WA / % r/%
0. 000 20 0.000 10
0. 000 53 0. 000 15
0. 001 2 0.000 3
0.002 0 0. 000 4
0. 004 0 0.000 5
7.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4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4再现性限
WA/% R/%
0. 000 20 0.000 20
0.001 2 0. 000 3
0.000 53 0.000 25
0. 004 0 0. 000 7
0.002 0 0. 000 4
8质量保证和控制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次。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YS/T74.1—2010
0101 /S
试验报告
9
一试样;使用的标准;使用的方法;
-
一分析结果及其表示;一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一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一试验日期。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2-21437 定价:
14.00元
YS/T 74.1-2010
打印日期:2011年2月12日F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