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140.85 J32 备案号:4553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67--2014 代替JB/T1267—2002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Rotor forgings for 50 MW to 200 MW turbine generators
Technicalspecification
2014-10-01实施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JB/T1267-2014
景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75印张·23千字
201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
书号:15111:11854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267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订货要求. 4制造工艺... 4.1冶炼和浇注 4.2锻造, 43圆角.
4.4 热处理 4.5机械加工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5.2 力学性能. 5.3 残余应力... 5.4 磁性能. 5.5 晶粒度.. 5.6 硬度.
5.7 无损检测. 5.8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
6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分析... 6.2 力学性能试验 6.3 残余应力测定. 6.4 磁性能测定 6.5 晶粒度测定 6.6 硬度检验 6.7 无损检测.. 6.8 复试和重新热处理 7 验收和质量证明书..
标志和包装.
8
6
表1化学成分. 表2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表3力学性能表4单个、分散缺陷的当量直径和数量
2
3
JB/T126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267—2002《50MW~2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技术条件》,与JB/T1267—2002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磷、硫含量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下偏差,增加了铜含量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见表2,2002年版的表2);增加了冲击吸收能量的技术要求的详细规定(见表3);修改了残余应力的技术要求(见5.3,2002年版的4.4);修改了晶粒度的技术要求(见5.5,2002年版的4.6); -增加了不应有偏析的技术要求(见5.7.1);修正了冲击试验试样的取样数量(见6.2.2,2002年版的5.2.4);增加了环芯法测定应力的详细规定(见6.3.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大型铸锻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奔、李文君、宗文珍。 本标准于1972年首次发布,1985年第一次修订,1993年第二次修订。2002年第三次修订,本次
为第四次修订。
II
JB/T12672014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0MW2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用真空处理合金钢锻件的订货要求、制造工艺、 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验收和质量证明书及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50MW~2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用真空处理的合金钢锻件的订货、制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所有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JB/T1581 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JB/T8468 锻钢件磁粉检测 JB/T8888环芯法测量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 ASTMIA341/A341M用直流磁导计和冲击试验法测定材料的直流磁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C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irect Current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Using D-C Permeameters and the Ballistic Test Methods)
ASTMA370钢制品的力学性能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定义(StandardTestMethodsandDefinitions for Mechanical Testing of Steel Products)
3订货要求
3.1需方应在订货合同书或技术协议中,写明采用的标准、锻件级别、材料牌号、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检验项目,以及其他附加说明。
在图样上,锻件级别和材料牌号应按如下标注:
钢号
锻件级别×本标准编号
3.2需方应提供标明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粗加工尺寸的锻件订货图,必要时应注明精加工尺寸。
4制造工艺
4.1冶炼和浇注 4.1.1锻件用钢应采用碱性电炉冶炼。经需方同意,也可采用能保证质量的其他方法冶炼。
1
JB/T12672014
4.1.2在铸锭前或铸锭时,钢液应经过真空除气。在真空处理过程中,真空系统的极限压强通常低于 133 Pa. 4.2锻造 4.2.1钢锭的上、下端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析。 4.2.2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以使锻件整个截面充分地锻透。应尽可能保持锻件的轴线与钢锭的轴向中心线重合。应将钢锭质量较好的一端作为锻件的汽轮机端。 4.3圆角
在各个制造阶段,锻件直径发生变化的各台阶过渡处都应保留相应的圆角。 4.4热处理 4.4.1锻后热处理为正火和回火。 4.4.2性能热处理为淬火和回火,经需方同意也可采用正火和回火处理。性能热处理应在垂直状态下进行。锻件圆周和整个长度上的淬火冷却速度应尽可能一致。 4.4.3热处理和粗加工后的锻件如进行去应力处理,去应力处理温度应比锻件的性能回火温度低 30℃-55℃. 4.5机械加工 4.5.11 供方应在去应力处理前对锻件打中心通孔。 4.5.2供方应在性能热处理后套取中心孔芯棒试样。 4.5.3供方应在去应力处理后精镗中心孔,并用不掩盖缺陷的方法进行磨光或抛光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5.1.1钢液的熔炼分析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材料牌号 34CrMo1A 0.30~0.380.40~0.700.17~0.37 7≤0.020≤0.0200.70~1.20 ≤0.40 0.40~0.55 34CrNi1Mo 10.30~0.40|0.50~0.80|0.17~0.37 7≤0.015≤0.0181.30~1.701.30~1.700.20~0.30 34CrNi3Mo 10.30~0.400.50~0.800.17~0.37 ≤0.015 ≤0.0180.70~1.102.75~3.250.25~0.40 25CrNi1MoV 10.22~0.28 ≤0.70 ≤0.30 ≤0.015≤0.0181.00~1.501.00~1.500.25~0.400.05~0.15≤0.20 25Cr2Ni4MoV ≤0.25 ≤0.35 0.15~0.35≤0.015 5≤0.018|1.50~2.003.25~4.000.20~0.500.05~0.13 ≤0.20
Sia
C
Mn
P
Cr
Cu ≤0.20 ≤0.20 ≤0.20
s
Ni
Mo
V
a采用真空碳脱氧时,硅含量应不大于0.10% 5.1.2锻件的成品分析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但允许有表2规定的偏差。 5.1.3200MW转子锻件的氢含量(质量分数)不应超过1.5×10-。 5.2力学性能 5.2.14 锻件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5.2.2只在需方要求时才进行I、Ⅱ级锻件中心孔纵向拉伸试验和脆性转变温度试验,不作为锻件验 2
JB/T1267—2014
收依据。 5.2.3锻件轴身径向抗拉强度或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波动值不应超过70MPa。
表2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质量分数,%)
粗加工锻件的最大直径 mm 570~810
元素
规定的化学成分上限值
>810~1150
c Mn Sia P s Cr Ni Mo V Cu
± 0.03 ± 0.06 ± 0.04 +0.005 +0.005 ± 0.05 ± 0.07 ± 0.07 ± 0.03 ± 0.06
- - 一一
± 0.03 ± 0.07 ±0.05 +0.005 +0.005 ±0.05 ±0.07 ± 0.07 ±0.04 ± 0.07 +0.02 0.01 +0.02
≤0.90 >0.90 一 0.20~0.40 >0.40
*881 +0.02
一
采用真空碳脱氧时,硅的偏差量应不大于0.02%。
表3 3力学性能
锻件级别
项目 取样位置
I a.c ≥390 ≥440
IV ≥540 ≥585 ≥490 ≥665 ≥715 ≥615 ≥18 ≥18 ≥16 ≥55 >55 ≥50 ≥80 ≥80 ≤-18 ≤0
II a.c ≥440 ≥490
II ≥490 ≥540 ≥450 ≥640 ≥690 ≥590 ≥17 ≥17 ≥15 ≥45 ≥45 ≥40 ≥90 ≥90 ≤0 ≤5
V ≥585 ≥585 ≥535 ≥690 ≥735 ≥640 ≥18 ≥18 ≥16 ≥55 >55 ≥50 ≥80 ≥80 ≤-18 M0
Rpo.2 纵向、切向 径向 Rm
MPa
中心孔纵向
径向纵向、切向中心孔纵向
≥540 ≥585 一 ≥15 ≥16 一一 ≥35 一一 ≥50 一一
≥585 ≥640 一 ≥15 ≥16 - ≥22 ≥35 一一 ≥60 一一
MPa As0mm (do=12.5mm) 纵向、切向
径向
% z % Kv.b.. J FATTso ℃
中心孔纵向
径向纵向、切向中心孔纵向
径向纵向、切向
纵向中心孔纵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