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40.85 J32 备案号:47223—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706—2014 代替JB/T8706—1998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
转子锻件 : 技术条件
The non-central hole rotor forgings for 50 Mw to 2o0 MW
turbine generator-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4-11-01实施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
转子锻件技术条件
JB/T87062014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75印张-23千字
201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
书号:15111·12266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01)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8706—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订货要求. 4 制造工艺 4.1 冶炼和浇注 4.2 锻造. 4.3 圆角... 4.4 热处理 4.5 机械加工 5技术要求 5.1 化学成分. 5.2 力学性能 5.3 硬度.. 5.4 残余应力 5.5 磁性能.. 5.6 晶粒度 5.7 无损检测。 5.8 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 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分析, 6.2 力学性能试验 6.3 硬度试验 6.4 残余应力测定 6.5 磁性能测定, 6.6 晶粒度测定. 6.7 无损检测. 6.8 复试 6.9 重新热处理.
.
.
0
验收和质量证明书 7.1 验收. 7.2 质量证明书. 8标志和包装..
7
表1化学成分. 表2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表3力学性能. 表4单个、分散缺陷的当量直径和数量
T
JB/T870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8706一1998《50~2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锻件技术条件》。与JB/T8706
一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及规范了引用文件的列出方式,在规范性引用文件方面修改了磁粉检测的引用,增加了光谱分析方法及残余应力检验的引用标准(见第2章、6.7.1.2、6.4.3, 1998年版的第2章、5.7.1.3);
一删除了锻件强度级别和钢号的标注要求,增加了需方要求现场检验的项目的相关规定(见3.1、
3.3,1998年版的3.1);增加了去应力处理的相关规定(见4.4.3):修改了部分材料的部分化学成分:25Cr2Ni4MoV的碳含量由≤0.28%”修改为“≤0.25%”, 34CrNi3Mo的钼含量由0.26%~0.40%”改为0.25%~0.40%”(见5.1表1,1998年版的4.2表1);根据力学性能相关标准更新,修改了力学性能符号;表注3改为条文5.2.3表注1、2改为脚注a. b(见5.2表3、5.2.3,1998年版的4.3表3);一--增加了无损检测的-般要求,增加了磁粉检测的检测部位及验收标准,并取消了酸洗检验(见
5.7.15.7.2.19931版的4.8.15.7.1; 一增加了中心百无内表面需要进行磁粉检测时的有关规定(见5.7.4.3): -取样位置和数量的有关规定按JB/T1267修订版进行了修改(见6.2.2,1998年版的5.2.4): -重新热处理次数由“不允许超过两次”修改为“不得超过3次”(见6.9,1998年版的5.8.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大型铸锻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丽、张国利、季雪、孙煜伟、吴远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8706—1998
II
JB/T8706--2014
50MW一2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
转子锻件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0MW~2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用经真空处理的合金钢锻件的订货要求、 制造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验收和质量证明书及标志和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50MW2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用经真空处理的合金钢锻件的订货、制造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所有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JB/T1267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技术条件 JB/T1581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JB/T8468 锻钢件磁粉检测 JB/T8888环芯法测量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 ASTMA341/A341M用直流磁导计和冲击试验法测定材料的直流磁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irect current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using D-C permeameters and the ballistic test methods )
ASTMA370钢制品的力学性能试验的标准方法和定义(Standardtestmethodsanddefinitionsfor mechanical testing of steel products)
3订货要求
3.1需方应在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中,写明采用的标准、锻件强度级别、材料牌号、供需双方明确的相应的技术要求、检验项目以及本标准要求以外的检验项目。 3.2需方应提供标明汽轮机端和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的无中心孔转子锻件订货图样(必要时提供精加工尺寸) 3.3需方应在合同中写明要求参加现场检验的项目。
1
JB/T8706—2014
4制造工艺
4.1冶炼和浇注 4.1.14 锻件用钢应在碱性电炉中冶炼。经需方同意,也可采用保证质量的其他冶炼方法。 4.1.2在铸锭前或铸锭时,钢液应经过真空除气。 4.2锻造 4.2.1 钢锭的上、下端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以确保成品锻件无缩孔、疏松、严重的偏析及其他有害缺陷。 4.2.2 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以使锻件整个截面充分地锻透。 4.2.3应尽可能保持锻件的轴线与钢锭的轴向中心线重合。应使钢锭质量较好的一端为锻件的汽轮机端。 4.3圆角
在各制造阶段,锻件直径变化的不同台阶过渡处均应保持相应的圆角。 4.4热处理 4.4.1锻后热处理为正火加回火。 4.4.2性能热处理为淬火加回火,经需方同意也可采用正火加回火处理。性能热处理应在垂直状态下进行。锻件圆周和整个长度上的淬火冷却速度应尽可能一致。 4.4.3在性能热处理及随后的粗加工以后,若锻件残余应力合格,可不进行去应力处理。 4.5机械加工 4.5.1中心盲孔应精镗,并用不掩盖缺陷的方法进行磨光或抛光,表面粗糙度Ra值不应超过1.6um。 4.5.2交货发运的锻件应符合需方订货图样规定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5.1.1供方应对每炉(每包)钢液进行熔炼分析,分析结果应符合表1规定。多炉合浇时还应报告权重分析结果。 5.1.2供方应对每个锻件进行成品分析,分析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但允许有表2规定的偏差。 5.1.3200MW转子锻件的氢含量的质量分数不应超过1.5×10-°。
表1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材料牌号 34CrMolA 0.30~0.380.40~0.700.17~0.37≤0.020≤0.0200.70~1.20 ≤0.40 10.40~0.55 34CrNilMo 0.30~0.40|0.50~0.80|0.17~0.37 ≤0.015 ≤0.0181.30~1.701.30~1.70|0.20~0.30 34CrNi3Mo 0.30~0.400.50~0.80 0.170.37 ≤0.015 ≤0.018 80.70~1.10|2.75~3.25 50.25~0.40 25CrNi1Mo 0.22~0.28 ≤0.70 ≤0.30 ≤0.015 ≤0.018 1.00~1.501.00~1.50|0.25~0.40 10.05~0.15 ≤0.20 25Cr2Ni4MoV ≤0.25 ≤0.35 0.15~0.35 ≤0.015
Mn
C
Si
Cr
Ni
P
s
Mo
Cu ≤0.20 ≤0.20 ≤0.20
V
1
50.018 1.50-2.003.25 4.000.20 0.50 0.05~0.13 ≤0.20
采用真空碳脱氧时,硅含量应不大于0.10%。
2
JB/T8706—2014
表2 成品化学成分充许偏差
(质量分数,%)
粗加工锻件的最大直径
元素 c Mn Si P S
规定化学成分上限值
>810mm~1150mm
570mm~810mm
+0.03 0.03 +0.06 0.06 +0.04 -0.04 +0.005 - +0.005 一 +0.05 0.05 +0.07 0.07 +0.07 0.07 +0.03 0.03 +0.06 -0.06 +0.02 0.01
+0.03 0.03 +0.07 0.07 +0.05 -0.05 +0.005 一 +0.005 - +0.05 -0.05 +0.07 0.07 +0.07 -0.07 +0.04 0.04 +0.07 0.07 +0.02 0.01
一
一一
-
一
≤0.90
Cr
>0.90
Ni
一
0.20~0.40
Mo
>0.40
一
V
采用真空碳脱氧时,硅含量允许的上、下偏差均为0.02%
5.2 力学性能 5.2.1 锻件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力学性能
锻件强度级别
项目 Rpo.2 MPa Rm MPa
取样位置径向纵、切向径向纵、切向径向纵、切向径向纵、切向
1 ≥390 ≥440 ≥540 ≥585 ≥15 ≥16 一 ≥35
Ib ≥490 ≥540 ≥640 ≥690 ≥17 ≥17 ≥45 ≥45
II ≥440 ≥490 ≥585 ≥640 ≥15 ≥16 ≥22 ≥35
IV ≥540 ≥585 ≥665 ≥715 ≥18 ≥18 >55 >55
V ≥585 ≥585 ≥690 ≥735 ≥18 ≥18 >55 >55
As0mm (do=12.5 mm)
% N %
3
JB/T8706—2014
表3 力学性能(续)
锻 件 强度 级别
项目 KVb J FATTso ℃ 推荐用钢
取样位置径向纵、切向径向
I a
IIa
Ib ≥90 ≥90 0
IV ≥80 ≥80 ≤-18
V ≥80 ≥80 -18
≥50
≥60
34CrMolA 25CrNilMoV 34CrNi1Mo
34CrNi3Mo 25CrNilMoV 25Cr2Ni4MoV
25Cr2Ni4MoV
表中I、I级锻件数据为Rp0.2、A、KU2的数值。KU2指U型缺口深度为2mm的试样的冲击吸收能量。 对于II级锻件,除25Cr2Ni4MoV外,冲击吸收能量数据为KU的数值:采用34CrNi3Mo钢制造时,不要求FATTs 性能。
5.2.2锻件轴身径向抗拉强度或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的波动值不应超过70MPac 5.2.3当需方要求中心盲孔性能时,其性能按JB/T1267的规定执行,并在订货图样中注明。 5.3硬度
供方在性能热处理后以检查硬度的均匀性,硬度的绝对值供参考。硬度偏差在同 金装面上不应超过30HBW,在同一素线上不应超过40HBW。 5.4残余应力
锻件的残余应力不应大于表3规定的纵向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下限值的10% 5.5磁性能
锻件的磁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H=2.5X10°A/m,则B≥1.44T; -H=5.0X10°A/m,则B≥1.60T: -H=10.0X103A/m,则B≥1.72T -H=15.0×10A/m,则B≥1.80T -H=20.0×10*A/m则B≥1.87T; H=50.0X103A/m,则B≥2.00T。
其中,H为磁场强度,B为磁感应强度。 5.6晶粒度
晶粒度检验结果报告需方。但不作为验收依据。 5.7无损检测 5.7.1 一般要求
锻件不应有裂纹、白点、缩孔、折叠、过度的偏析以及超过允许的夹杂和疏松等缺陷。 5.7.2磁粉检测 5.7.2.1检测部位:轴身两端向外200mm的R过渡区及镶轴承部位表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