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80.01 G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402—2015/ISO22196:2007
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Plastics-Measurement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n plastics surfaces
(ISO22196:2007,IDT)
2015-05-15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402—2015/ISO22196:2007
目 次
前言
m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材料 5 仪器仪器灭菌和菌种保藏
4
6
检测步骤 8 试验结果
重复性与再现性 10试验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生物材料的质量要求附录B(资料性附录) 重复性和再现性参考文献
9
10
13
GB/T31402—2015/IS022196:200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2196:2007《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4.1中用注的形式说明了与测试菌种等同的国内菌株号。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老化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S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
司、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成都交大晶宇科技有限公司、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小保、欧阳友生、王浩江、李毕忠、吴继贤、李维义、周祚万、胡哲、李文东、 贾春耕。
II
GB/T31402—2015/IS022196:2007
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警告:处理和操作具有潜在危险的微生物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必须遵守现行国家法律和条例。只
有经过微生物学技术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这些检测工作。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消毒、灭菌和个人卫生规范程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经抗菌处理的塑料制品(包括半成品)的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 注:本标准也适用于经抗菌处理的其他无孔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 本方法不适用于未经抗菌处理塑料上细菌作用和繁殖的评价。ISO846描述了不同于本标准所覆
盖方法的一些评价塑料上细菌作用及其繁殖的试验方法。感兴趣者可以参阅ISO846:1997方法C
本标准不涉及因抗菌处理而带来的次生效应,如预防塑料的生物腐蚀和异味,也不适用于评价塑料
的生物降解性能。生物降解试验可参考ISO14851、ISO14852、ISO14855(见参考文献)及其他相关标准。
本标准并不涉及建筑用塑料,如PVC或复合材料:除非将其以相同方式进行抗菌处理根据本标准所得到的任何结果均需参照本标准及其试验条件。利用本标准所得到的结果是在本标
准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抗菌性能,而不代表在其他温度、湿度、菌种和营养等条件下的抗菌性能。利用本方法进行抗菌试验需要最低剂量的抗菌剂(化学品)溶入到接种菌液中。
建议试验人员查阅ISO7218进行微生物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ISO7218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微生物检验通用要求和指南(Microbiologyoffood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guidance for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菌antibacterial 制品表面抑制细菌生长的状态或药剂抑制制品表面细菌生长的效果。
3.2
抗菌剂 Jantibacterial agent 通过表面抗菌处理或添加到制品而抑制细菌在制品表面生长的药剂。
1
GB/T31402—2015/ISO22196:2007
3.3
抗菌性能 antibacterial activity 经过抗菌处理后的制品和未经抗菌处理后的制品在接种细菌培养后.得到的活菌数的对数的差值
3.4
抗菌效果 antibacterial effectiveness 使用抗菌剂的制品表面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由计算得到的抗菌性能值决定。
4材料
4.1 试验细菌
采用以下两种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a) b)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他菌种。使用其他菌种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并说明理由。 试验所用菌株如表1所示。如从表1以外的机构获取菌株,则该机构应是世界菌种保藏联合会
(WFCC)的成员或日本菌种保藏协会(JSCC)的成员,并且菌株应和表1相同,根据供应商的使用说明制备菌种。
表1试验所用菌株
菌种名称
菌株号 ATCC 6538P CIP 53.156 DSM 346 NBRC 12732 NCIB 8625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8739 CIP 53.126 DSM 1576 NBRC 3972 NCIB 8545
大肠杆菌
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是WFCC成员,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P等同的国内菌
株号为CGMCC1.2910,与大肠杆菌ATCC8739等同的国内菌株号为CGMCC1.2463。
4.2 试剂、培养基与溶液
所使用的水都应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电导率小于1uS/cm。 所有试剂都应是分析纯或微生物实验试剂。
4.2.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