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2267-2015 分析仪器性能测定术语

GB/T 32267-2015 分析仪器性能测定术语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84.5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5:25:34



相关搜索: 术语 性能 测定 分析仪器 性能 32267

内容简介

GB/T 32267-2015 分析仪器性能测定术语 ICS 71.040
GB
N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2672015
分析仪器性能测定术语
Terminology of performance testing for analytical instrument
2017-01-01实施
2015-12-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267—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基本术语 3电子光学仪器
质谱仪器 5 X射线仪器
4
E
10 12 16 22 25 ...26 28 32
光谱仪器 7 色谱仪器
6
波谱仪器电化学仪器·
8 9
10 光学显微镜及图像分析仪器 11 热分析仪器参考文献索引
33 GB/T 32267—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481)。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林、计雄飞、赵羽、张渝英、汪正范、李红梅、戴新华、甘克勤、王霞、邓勃、 刘国诠、藏幕文、张德添、章晓中、苏焕华、王超群、颜贤忠、刘虎威、李美仙、骆东森、赵敏。
- GB/T32267—2015
分析仪器性能测定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分析仪器性能测定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电子光学仪器、质谱仪器、X射线仪器、光谱仪器、色谱仪器、波谱仪器、电化学仪
器、光学显微镜及图像分析仪器、热分析仪器9大类分析仪器性能指标测定的各级标准、技术文件、书刊的编写。
2基本术语
2.1
检出限detectionlimit 在一定的置信度下由特定的分析方法能够检出的可分辨的最小分析信号工求得的最低浓度c(或
质量q)。
C(或者q)=(—)/m= _k·Sb
m
式中: IL 最小分析信号平均值; Tb 空白信号平均值; m 校准曲线在低浓度范围内的斜率; k与置信度有关的因子; Sb- 空白信号值的标准偏差。 注: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工和S,通过实验以足够多的测定次数n≥10求出。推荐k=3,在
测定值遵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置信度为99.73%。3倍空白信号值的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或质量)即为检出限。
2.2
定量限quantificationlimit 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可以测定的某组分的下限。 注:IUPAC规定以10倍空白信号值的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或质量)为定量限。
2.3
灵敏度 sensitivity 被测量物的浓度(或质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测量信号响应量的变化,注:也可以理解为校正曲线的斜率。
2.4
准确度 accuracy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被测量物的测得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注:通常所说的真值,是指理论真值(如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约定真值(国际会议、标准化组织或国际上公
认的量值)和相对真值(如标准物质证书上给出的量值)。排除了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完善的测量所得到
1 GB/T32267—2015
的量值充分接近于真值,对于给定的目的来说,可用以替代真值。如在测定值遵循正态分布的条件下,算术平均值可以作为真值的无偏和最优估计值,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多,算术平均值越逼近真值
2.5
精密度precision 在规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各测量值彼此相符合的程度。 注:通常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2.6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人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对同一
被测定量在短时间内相继独立进行多次测定的精密度。 2.7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同一或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人员使用相同类型的不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
被测定量独立进行多次测定的精密度。
注: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人员使用同一设备或相同类型的不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不同时间内对同
一被测定量独立进行多次测定的精密度,也视为再现性。
2.8
校正曲线calibrationcurve 表示测量值与物质质量、体积、浓度等特性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2.9
校正曲线法 calibrationcurvemethod 在分析测试中,用所建立的校正曲线求出被测组分量值的方法。
2.10
标准加入法 standardadditionmethod 在待测样品中加人被测组分的标准品,作为被测组分量的参照标准,根据信号的增加量求出被测组
分量值的方法。
注:为消除试样基体的物理和化学干扰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取几份(例如5份)等量的试料溶液,除了一份(浓度为
c。)外,其余按顺序加人不同量的被测组分的标准溶液,并稀释至一定的相同体积。设co、C1、C2、Cs、C4分别代表它们的浓度,所测得的物理量对应地为M。、M,、M2、M3、M。。将被测物理量M对浓度c作图,得到的直线外延与浓度坐标相交,交点为C,即为试样中被测组分的浓度。
2.11
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method 将一定量的内标物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样品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进行分析,分别测定样品
中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信号值,用被分析样品与内标物信号值的比值对样品中被测组分含量建立校正曲线,或求得相对校正因子以进行定量的方法。 2.12
误差 error 测定值与其真值之差。
2.13
偏差deviation 测定列中单次测定值与该测定列的平均值之差。
2.14
标准偏差 standarddeviation 标准差
2 GB/T32267—2015
方差平方根的绝对值,表示测量精密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数学表达式为:
(-)/(n-1)
-
M
式中: s - 标准偏差; ;——为单次测定值; Tn次测定的平均值; n 样本数目。
2.15
相对标准偏差 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RSD 标准偏差与平均值之比,用于比较测定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的参数,见下式:
RSD ==×100%
H
式中: s标准偏差; 2 一n次测定的平均值。
2.16
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表征分析信号与被测物质量或浓度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一个参数。相关系数检验可确定校正曲线
的线性动态范围。 2.17
测量不确定度 uncertaintyof measurement 不确定度uncertainty 根据所获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2.18
分辨率resolution 仪器区别相近信号的能力。
2.19
仪器稳定性 Estabilityoftheequipment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仪器保持测定值随时间在限定范围内变化的能力。 注1:可用启动时间、基线漂移(静态基线漂移和动态基线漂移)、零点漂移表征。 注2:分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2.20
基线漂移 多baselinedrift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时间内,基线的缓慢变化。
2.21
零点漂移 多zerodrift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时间内,零点读数的偏移。
2.22
吸收系数 absorption coefficient 吸光系数absorptivity 表征吸光物质对指定频率辐射的吸收能力的参数,表达式为:
I = Ioe"at
3 GB/T 32267—2015
式中: I——出射光强度; I。——人射光强度; α—吸收系数; 1—吸收厚度。 注:在光度分析中,以质量浓度(g/L)表示吸光物质浓度的吸收系数称为质量吸收系数,以α表示,单位为升每克厘
米[L/(g·cm)];以浓度(mol/L)表示吸光物质浓度的吸收系数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e表示,单位为升每摩尔厘米[L/(mol·cm)]。在固体X射线分析中常用质量吸收系数,以m表示,单位为平方厘米每克(cm*/g)。
2.23
线性吸收系数 linearabsorptioncoefficient 线性衰减系数 μ1 -束平行的X射线通过1cm均匀物质厚度时其强度的相对衰减量。 注1:强度为I。的平行人射X射线束通过吸收厚度I的物质后,其强度衰减为I,根据波格-朗伯(Bouguer
Lambert)光吸收定律,I=I。e-!t。 注2:单位为每厘米[cm-}]。
2.24
质量吸收系数 massabsorptioncoefficient μm 一束平行的X射线通过1g均匀物质时其强度的相对衰减量注1:质量吸收系数μm与线性吸收系数μ:的关系是μm=μ/p,p是吸收物质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
cm")。
注2:单位为平方厘米每克(cm/g)。 2.25
基体效应校正matrixeffectcorrection 对试样中与被测组分共存的常量组分(基体)对被测组分的测量信号或测定量值所产生的影响进行
的校正。
注:基体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和化学干扰及记忆效应等。 2.26
启动时间start-uptime 从仪器接通电源到获得稳定测量数据的正常工作状态所经过的时间。
2.27
测量范围measurementrange 仪器能测量的信号上限值与下限值或能测定被测组分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量值所跨越的区间。
2.28
量程range 仪器所允许显示或记录的测量信号上限值与下限值的范围。
2.29
值thresholdvalue 能使仪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2.30
参考物质 质referencematerial 用来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个或多个性质已经充分研究的材料或物质。 4 GB/T32267—2015
3电子光学仪器
3.1
点分辨率pointresolution 通常是用一台光学显微镜从TEM拍摄的标准样品底片或图像上,寻找到刚能区分开间距的两个
小颗粒中心之间的距离。
注:单位通常以纳米(nm)表示。
3.2
晶格分辨率 latticeresolution 利用晶面条纹作为鉴定电镜分辨率性能的标准。 注:单位通常以纳米(nm)表示。
3.3
信息分辨极限 informationlimit 高分辨电镜由色差和束发散产生的衰减包络函数所决定的分辨率限制。 注1:信息分辨率才是场发射电镜实际的分辨极限。 注2:单位通常以纳米(nm)表示。
3.4
球差sphericalaberration 由于透镜的边缘部分对电子的折射比旁轴部分强而引起的成像误差。 注:单位通常以纳米(nm)表示。
3.5
加速电压acceleratingvoltage 为加速从电子源发射的电子而加到灯丝和阳极之间的电位差。
3.6
选区电子衍射selectedareaelectrondiffraction;SAED 从选区光阑所选择的样品区域而获得的电子衍射图像注:选区光阑尺寸通常在0.1um~0.5μm之间。
3.7
会聚束电子衍射 convergentbeamelectron diffraction;CBED 采用会聚电子束从样品的微小区域而获得的电子衍射图像
?
3.8
电子能量损失谱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metry;EELS 利用电子穿过材料产生的非弹性散射而导致的电子能量损失的分布谱,从而可以得到材料的成分
和结构信息。 3.9
扫描透射显微术 scanning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STEM 采用细电子束在薄样品上扫描,然后用不同的探测器接收不同的信号,从而形成的扫描电子像/透
射电子像的方法。 3.10
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术aberrationcorrected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 利用球差校正器来校正透射电镜的磁透镜的球差系数,使得透射电镜分辨率可达10-11m级水平
的技术。
5
上一章:GB/T 32190-2015 气相色谱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测试方法 下一章:JIS B8395-2010 液压动力系统及组件.往复运动用气缸活塞杆刮油环罩盖.尺寸及公差

相关文章

GB/T 6609.27-2023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7部分:粒度分析 筛分法 GB/T 1043.2-2018 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1043.2-201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6609.6-2018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6部分∶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GB/T 6609.6-2018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6部分: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GB/T 39635-2020 金属材料仪器化压入法测定压痕拉伸性能和残余应力 GB/T 39635-2020 金属材料 仪器化压入法测定压痕拉伸性能和残余应力 GB/T 6609.2-2022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部分:300 ℃和1000 ℃质量损失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