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3.100.40 J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065.12015 代替GB/T9065.3—1988
液压软管接头
第1部分:0形圈端面密封软管接头
Hydraulic hose fittings--Part 1: Hose fittings with O-ring face seal ends
(ISO 12151-1:2o10,Connections for hydraulic fluid power and general use- Hose fittings—Part 1 :Hose fittings with ISO 8434-3 O-ring face seal ends,MOD)
2016-07-01实施
2015-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9065.1—2015
目 次
前言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性能要求软管接头的命名设计
4
5
..
6 7 制造 8 组装规程采购信息
9
10标识· 11标注说明附录A(规范性附录)统一内螺纹回转接头采用扣压式螺母的六角头最小宽度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SO标准的图、表编号对照附录C(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软管接头的应用说明· 参考文献
17
18 19 20
GB/T 9065.1—2015
前·言
GB/T9065《液压软管接头》分为以下6个部分:
第1部分:0形圈端面密封软管接头;一第2部分:24°锥密封端软管接头; -第3部分:法兰端软管接头; -第4部分:螺柱端软管接头;第5部分:37°扩口端软管接头;第6部分:60°锥形端软管接头。 本部分为GB/T9065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9065.3—1988《液压软管接头连接尺寸焊接式或快换式》。与GB/T9065.3-
198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性能要求、命名、设计、制造工艺、组装规程、采购信息和标识;增加了米制螺纹的公称尺寸规格,增加了米制45°弯和90°弯回转式软管接头的图示和尺寸要求;增加了统一螺纹的软管接头规格、型式和尺寸要求。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2151-1:2010《用于液压传动和一般用途的管接头 软管接头第1部分:带ISO8434-3O形圈端面密封的软管接头》(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12151-1:201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351代替了ISO4397(见第1章);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878.1代替了ISO6149-1(见图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103.1代替了ISO4759-1(见6.2,表2表9);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939代替了ISO6605(见4.1、4.3);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125代替了ISO9227(见7.3);
·
·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7446代替了ISO5598(见第3章);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0666代替了ISO5864(见6.5、表3、表5、表7、表9);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0669代替了ISO68-2(见6.5、表3、表5、表7、表9);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0670代替了ISO263(见6.5、表3、表5、表7、表9);
·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6143代替了ISO19879(见4.3);
·
增加引用了GB/T3(见6.5)、GB/T196(见6.5)、GB/T197—2003(见6.5);增加了米制螺纹的直通外螺纹软管接头、内螺纹回转式直通软管接头和内螺纹回转式45°弯及90°弯软管接头(见图2与表2、图4与表4、图6与表6、图8与表8)。 更正ISO12151-1:2010中表3、表4、表5螺母长度尺寸L:的错误(见表5、表7、表9)。 更正ISO12151-1:2010中表2、表3、表4、表5螺纹单位为(mm)的错误(见表3、表5、表7、 表9和表A.1)。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提供了统一内螺纹回转接头采用扣压式螺母的六角头最小宽度尺寸和图示。
I
GB/T 9065.1—2015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按我国标准命名规则简化标准名称: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提供了本部分与ISO标准的图、表编号对照表。 更正了ISO12151-1:2010中内螺纹回转式接头螺纹部分的绘图错误(见图5、图7、图9)。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市精研工程机械传动有限公司、海盐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苏强格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伊顿液压(宁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冶金工
程技术有限公司实业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国勋、耿志学、朱旭初、罗学荣、周舜华、张隐、张乃旗、刘会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9065.3-1988。
TN
GB/T 9065.1—2015
液压软管接头
第1部分:0形圈端面密封软管接头
1范围
GB/T9065的本部分规定了O形圈端面密封软管接头设计和性能的一般要求及尺寸要求。这类软管接头由碳钢制成,适用于符合GB/T2351规定的软管内径,其包括两种连接螺纹:一种是符合 ISO8434-3:2005规定的0形圈端面密封端,采用统一螺纹,适用的软管公称内径为6.3mm38mm;另一种采用普通(米制)螺纹,适用的软管公称内径为5mm~51mm。
注1:经制造商和用户商定,可以采用碳钢以外的材料。 注2:对用于道路车辆上液压或气动制动装置的软管接头,参见ISO4038、ISO4039-1和ISO4039-2。 这类软管接头(典型示例见图1)与满足相应软管标准要求的软管装配后适用于液压传动系统,与
适当的软管装配后可用于一般应用。
说明: 1—软管接头;
5—螺母; 6-0形圈。
3——O形圈; 4——管接头;
一符合GB/T2878.1规定的油口;
2
图10形圈端面密封软管接头连接的典型示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GB/T3—1997,eqvISO3508:1976和ISO4755: 1983)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6—2003,ISO724:1993,MOD) 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ISO965-1:1998,MOD) GB/T2351液压气动系统用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GB/T2351—2005,ISO4397:1993,IDT) GB/T 2878.1 液压传动连接米制螺纹和O形圈密封的油口和螺柱端第1部分:油口
(GB/T2878.1—2011,ISO6149-1:2006,IDT)
1
GB/T 9065.1—2015
GB/T3103.1—2002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ISO4759-1:2000,IDT) GB/T7939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GB/T7939-—2008,ISO6605:2002,MOD) GB/T10125 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125-2012,ISO9227:2006,IDT) GB/T1744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GB/T17446—2012,ISO5598:2008,IDT) GB/T20666 统—螺纹公差(GB/T20666—2006,ISO5864:1993,MOD) GB/T20669 统—螺纹牙型(GB/T20669——2006,ISO68-2:1998,MOD) GB/T20670 统一螺纹直径与牙数系列(GB/T20670一2006,ISO263:1973,MOD) GB/T 26143 液压管接头试验方法(GB/T26143—2010,ISO19879:2010,IDT) ISO8434-3:2005用于流体传动和一般用途的金属管接头第3部分:O形圈端面密封管接头
(Metallic tube connections for fluid power and general usePart 3:O-ring face seal connectors)
3术语和定义
GB/T1744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性能要求
4.1软管总成应满足在相应的软管规格中规定的性能要求,不应存在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 4.2软管总成的工作压力应取ISO8434-32005中给定的相同规格的管接头压力和相同软管规格压力的最低值。 4.3软管总成中的软管接头部分应按GB/T26143进行检测,软管总成应按GB/T7939进行检测。
5软管接头的命名
5.1为了便于订货,软管接头应以字母和数字代号标识。其代号应标明GB/T9065.1,后接短横线,然后是连接端的类型、形状和型式的字母代号(见5.5),之后再加一个短横线,其后是O形圈端面密封端规格(与ISO8434-3:2005的硬管公称外径一致)以及软管规格(与GB/T2351的软管公称内径一致),二者之间用乘号(X)分隔。
示例:对用于外径12mm硬管和内径12.5mm软管连接的,带45°中弯头的回转式软管接头,其命名如下:
软管接头 GB/T 9065.1-SWE45M-12X12.5
软管规格 O形圈端面密封端规格(硬管外径)连接端类型和形状的代号(见5.5)标准代号名称
5.2软管接头的代号应由连接端类型代号与紧接的软管接头形状和螺母型式代号组成(视具体情况而定)。 5.3如果管端是外螺纹端,则其不必包含在代号中。但是,如果关系到另一端,则应标明。 5.4软管接头螺纹应优先选用米制。选用螺纹时,应在软管规格后标明螺纹规格。
示例1:软管接头GB/T9065.1-SWE45M-12X12.5-M22×1.5 示例2:软管接头GB/T9065.1-SWE45M-12X12.5-13/16-16UN 2
GB/T 9065.1—2015
5.5 5软管接头连接端类型和形状应使用表1中给出的代号表示。
表1软管接头命名中所用代号
代号 sw s ES EM EL E45S E45M A B
管端类型
回转
直通 90°短弯头 90°中弯头 90°长弯头 45°短弯头 45°中弯头密封面不外露密封面外露
形状
螺母密封面
6设计
6.1 在图2~图9中所示软管接头的尺寸,应符合表2~表9中给定的尺寸数值及ISO8434-3:2005中的相关尺寸。 6.2六角形相对平面的公差应符合GB/T3103.1一2002规定的产品等级C。六角形最小对角尺寸是标称对边尺寸的1.092倍。最小边长尺寸是标称对边尺寸的0.43倍。 6.3所有规格弯头两端轴线的夹角公差应为士3°。 6.4软管接头的尺寸按照表2~表9的规格,其外形细节可由制造商自行决定。 6.5软管接头连接端的螺纹可采用符合GB/T196的普通螺纹或符合GB/T20670的统一螺纹。
普通螺纹公差应符合GB/T197一2003的规定,内螺纹为6H,外螺纹为6f或6g。 统一螺纹公差应符合GB/T20666的规定,内螺纹为2B级,外螺纹为2A级。螺纹收尾、肩距、退
刀槽和倒角尺寸应按GB/T3的规定。
外螺纹侧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μm,内螺纹侧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μm。
7制造 7.1结构
软管接头可以由棒料通过锻造、冷成型或机加工制造,也可以由多个零件组装成。 7.2制造工艺
应使用最经济有效的工艺生产高质量的软管接头。软管接头中应避免存在可见的污染物、毛刺、氧化皮和碎屑(使用中会脱落),以及其他任何会影响软管接头功能的缺陷。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应为Ra≤6.3μm。 7.3表面处理
除非制造商和用户另有商定,所有碳钢零件的外表面和螺纹都应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电镀或涂覆,
3
GB/T 9065.1—2015
并按GB/T10125规定通过72h的中性盐雾试验。在盐雾试验过程中任何部位出现了红色的锈斑,应视为不合格,下列指定部位除外:
一所有内部流道;一一棱角,如六角形尖端、锯齿状和螺纹牙顶,这些会因批量生产或运输的影响使电镀层或涂层产
生机械变形的部位;由于扣压、扩口、弯曲或其他电镀后的金属成形操作所引起的机械变形区域;零件在盐雾试验箱中悬挂或固定处出现冷凝物凝聚的部位。
-
零件的内部流道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贮存期间被腐蚀。 注:出于对环境的考虑,不费成镀镉。电镀的改变可能影响装配力矩,需重新验证。
7.4软管接头保护
采用供应商和买方商定的方法,制造商应对软管接头的表面及螺纹(包括内螺纹和外螺纹)进行保护,防止其表面出现会对软管接头功能造成影响的刻痕和划伤。内部流道应严格防护,以免灰尘或其他污染物进人。
8组装规程
软管接头与其他接头或管道进行组装时,应在没有外部载荷的情况下进行。软管接头的制造商应为软管接头的使用拟定组装规程,这种规程应至少包括如下所述的信息:
关于软管接头组装的规程,如紧圈数或拧紧扭矩;建议使用的组装工具。
当软管接头与硬管一起使用时,情按照ISO8434-3:2005中有关材料、设备以及连接的规定处理。
9采购信息
当买方在询价或订购时,应至少提供以下信息:
对软管接头进行描述(使用第5章的标识);一如果不采用碳钢,应说明软管接头的材质;软管的类型及尺寸;
所输送流体;工作压力; 一工作温度(环境温度和流体温度)。
10标识
在软管接头产品上应永久性标记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11标注说明
当选择遵守GB/T9065的本部分时,建议制造商在其试验报告、产品目录以及销售文件中作出如下说明:“带有O形圈端面密封端的软管接头符合GB/T9065.1一2015《液压软管接头第1部分:0O 形圈端面密封软管接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