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6506.9-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9部分:无密封离心泵

Q/SY 06506.9-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9部分:无密封离心泵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10:31:39



相关搜索: 密封 设备 炼油化工 工程 离心泵 技术规范 部分 06506 06506

内容简介

Q/SY 06506.9-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9部分:无密封离心泵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506.9—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9部分:无密封离心泵
Rotating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for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Part 9: Sealless centrifugal pumps
2016—01—27发布
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06506.9—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基本设计 4.1 般要求 4.2 泵壳 4. 3 管口和泵壳接头 4. 4 管口外力和外力矩 4. 5 转子 4.6 耐磨环和运转间隙 4.7 二次控制 4.8 动力学 4. 9 轴承和轴承箱 4. 10 材料·. 4.11 铸件: 4. 12 焊接· 5辅助设备 5.1 驱动机 5.2 联轴器和护罩(磁力驱动泵) 5.3 底座 5.4 仪表和控制系统 5.5 管路系统和附件 6 检验与试验 6. 1 一般要求 6.2 检验 6.3 试验
文件交付 8 保证 8.1 机械保证 8.2 性能保证参考文献·
A Q/SY06506.9—2016
前言
Q/SY06506《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是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16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离心压缩机;第3部分:润滑、轴封及控制油系统;第4部分:离心泵和旋转泵的轴密封系统;第5部分:焦化装置水力除焦系统;第6部分:中轻载荷离心泵;第7部分:往复式计量泉;第8部分:往复泵;第9部分:无密封离心泵;第10部分:重载荷离心泵;第11部分:转子泵;第12部分:搅拌机:第13部分:往复压缩机:第14部分:回转式正排量压缩机:第15部分:特殊用途汽轮机;第16部分:一般用途汽轮机。
本部分为Q/SY06506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邢桂坤、姚德群、张一兵、范吉全、肖峰、吴惠萍、付大春、李志权、杨宇
宸、刘翔、程立宏、李晓明、刘防、高新懂、杨思思。
II Q/SY06506.9-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9部分:无密封离心泵
1范围
Q/SY06506的本部分规定了炼油化工用无密封离心泵的性能设计、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重要零部件的合理设计及配置等多个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同时确立了作为泵组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助设备,辅助管路系统、电气,控制和仪表方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中国境内新建或改扩建炼油化工建设项目无密封离心泵(包括磁力驱动离心泵和屏蔽泵)的工程设计和采购,在中国境外的项目经业主批准后可参照执行。
本部分不适用于有轴封的离心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Q/SY06506.12016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 ISO1940机械振动在恒定(刚性)状态下转子的平衡质量要求[Mechanicalvibration-
Balance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rotors in a constant (rigid) state)
APIStd685:2011石油、石化和气体工业用无密封离心泵(Seallesscentrifugalpumpsforpe troleum, petrochemical and gas industry process service)
ASTMA217高温承压件用马氏体不锈钢和合金钢铸件标准规范(Standardspecificationfor steel casting martensitic stainless and alloy, for pressureContaining parts, suitable for hign temperature)
ASTMA395高温用铁素体球墨铸铁承压铸件(Standardspecificationforferriticductileiron pressure- retaining castings for us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ASTMA487承压用铸钢件的标准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steel castings suitablefor pressure service)
3术语和定义
APIStd685:20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设计
4.1一般要求 4.1.1无密封离心泵(包括辅助设备)应按照预期使用寿命至少为20年,不间断连续操作时间至少为3年进行设计和制造。除非买方书面批准,卖方提供的设备规格应在卖方的设计和制造经验范围内,并有在相同或相似工艺操作条件下至少安全运行两年的成功使用经验
1 Q/SY06506.9—2016
4.1.2除非另有规定:卖方应对整个泵组包括泵头、齿轮变速器(如果有)、驱动机、油系统,控制及仪表系统、联轴器、辅助设备和管道系统及其之间的合理匹配负成套责任。 4.1.3当泵输送介质的相对密度小于1时,无论输送任何温度的介质条件下,卖方应确保屏蔽泵及其附件在用水进行性能试验时能够操作而没有任何损坏。 4.1.4恒转速泵的额定叶轮直径宜介于该泵壳内能够安装的最大叶轮直径的80%~95%之间。
变转速泵所选叶轮为该泵壳能使用的最大直径叶轮时,通过提高转速应使扬程至少增加5%。 悬臂式叶轮在额定操作点的叶片顶端速度不应超过62m/s。
4.1.5变转速磁力泵的磁力耦合器扭矩应按最大允许工作转速确定。 4.1.6在额定点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与必需汽蚀余量(NPSH3)之间的差值应大于有效汽蚀余量(NPSHa)的20%,并应满足以下情况:
在全部充许操作范围内的流量点:有效汽蚀余量(NPSHa)与必需汽蚀余量(NPSH3)之间的
差值不应小于0.6m
如果额定点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与必需汽蚀余量(NPSH3)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m,卖方应在工厂进行汽蚀试验,卖方在报价时应提供汽蚀试验的曲线。不宜使用诱导轮。 4.1.7所有的泵在不安装诱导轮情况下,吸入比转速宜满足表1的要求。
表1无诱导轮泵吸入比转速要求
Q.m/s
Q.USGPM NPSH3,ft 13000 11000 11000
Q.m/h
吸人比转速
S=N(Q)03/(NPSH3)0.75
NPSH3.m
252 213 213
15100 12780 12780
最大允许值(所有泵)
优选最大值
最大允许值(输送液化气、挥发性液体或含溶解性气体的泵)式中:S一泵的吸人比转速:N一泵每分钟转速,r/min;Q一叶轮每侧进口的流量,对单吸叶轮为总流量,对
双吸叶轮为总流量的一半,m/h:NPSH3一泵的必需汽蚀余量,n
注:当汽蚀比转速超出以上要求时,如果卖方有足够证据证明其可靠性:可提供替代设计:但应经买方批准。
4.1.8泵在所有工况必须有稳定的流量一扬程曲线(扬程连续上升至关死点)。
并联操作的泵应满足:
相同的关死点扬程。 从额定点至关死点的扬程至少上升10%。不允许使用出口孔板
4.1.9除非另有规定:泵组噪声(声压级)在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应符合GBZ1的规定。当卖方的标准设备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卖方应对其设备提出噪声控制的措施。噪声的控制措施不得与设备的其他规定要求相抵触。 4.1.10质量超过25kg的非转动部件应配置永久固定吊装装置或可拆卸吊耳 4.1.11无密封离心泵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6.1.18~~6.1.36的规定。 4.2泵壳 4.2.1泵壳的设计压力应大于最大排出压力。最大排出压力是最高进口压力和泵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差之和。最大压差按照输送最大密度液体时的关死点压差并考虑变转速工况时额定直径叶轮在最高转速运行时的工况。 4.2.2泵壳最低设计压力宜大于或等于4.0MPa(38℃时)。 4.2.3不应选用以下泵型: 2 Q/SY06506.9—2016
一直联式磁力泵。 两级或以上悬臂泵。
4.2.4无密封离心泵应采用径向副分结构的泵壳,不应采用轴向剖分泵壳 4.2.5屏蔽泵电机的定子外壳为第二层保护,当屏蔽套损坏时可阻止介质漏向大气。其设计和试验压力值应和泵壳相同。
输送剧毒或易燃介质时,磁力驱动泵应采用第二层保护,且满足以下要求: a)当采用磁力耦合器箱体作为第二层保护时,磁力耦合器箱体应按承压密闭容器设计,其设计
和试验压力值应和泵壳相同:且其外轴和磁力耦合器箱体间应设节流衬套和机械密封(也称二次密封)。
b)当采用双隔离套结构时:其外隔离套的设计和试验压力值应和泵壳相同。 4.2.6泵壳设计应符合APIStd685:2010中6.2.10~6.2.13的规定。 4.3 管口和泵壳接头 4.3.1辅助连接管线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支撑设计。
在泵体的开口不应位于介质高流速区域一泵壳上的平衡线、辅助管线及法兰应和排出管线及法兰具有相同的压力等级
4.3.2除非另有规定,泵壳上所有接口均应大于或等于DN15(in),与用户连接的接口应为法兰连接。 4.3.3使用螺纹或直接焊接到泵壳的管口,其长度不应超过150mm管径小于或等于DN40的无缝钢管的管规号至少应为Sch160。 4.3.4除非另有规定,无密封离心泵的法兰密封面应至少为突平面(RF)。 4.3.5除非另有规定,丝堵应为千式安装,不应选用PTFE的密封带, 4.3.6除非另有规定,泵体上不应设置压力表接口。 4.4管口外力和外力矩
无密封泵的外力和外力矩的设计要求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6.4的规定。 4.5转子 4.5.1除非经业主批准,泵转速大于1500r/min、叶轮直径大于320mm时,不应采用悬臂叶轮 4.5.2转子设计还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6.5.1~6.5.7的规定。 4.6耐磨环和运转间隙
耐磨环和运转间隙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6.6的规定 4.7二次控制 4.7.1卖方报价中应提供屏蔽套或定子衬套故障时二次控制系统的最大流量。 4.7.2泵应设置排放阀和放空阀。排放阀和放空阀的设置应靠近泵:并易于接近。 4.7.3二次控制设计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6.7.1~6.7.3,6.7.5~6.7.8的规定。 4.8动力学 4.8.1叶轮和类似旋转部件的动平衡等级至少应达到ISO1940-1中G2.5级的要求 4.8.2转子动力学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6.8的规定。
3 Q/SY 06506.9—2016
5辅助设备
5.1驱动机 5.1.1驱动机及传动设备应由卖方成套供货。驱动机的规格应满足规定的最大操作条件(包括传动损失)。驱动机应能在规定的公用工程条件和现场条件下平稳运行 5.1.2电机铭牌上包括使用系数的额定功率应选以下三种情况的较大值:
一按照APIStd685:2011中表8要求确定的功率。 一泵的额定叶轮在最大介质密度条件下的最大功率。
Q/SY06506.1—2016中表1确定的功率。
5.1.3除非另有说明,泉有自启动要求时,电机功率应覆盖性能曲线未端的功率。
泵的扭矩曲线和电机的扭矩曲线两者间隔不得低于额定扭矩的10%
5.1.4驱动机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7.1.2的规定 5.2联轴器和护罩(磁力驱动泵) 5.2.1卖方应提交扭矩一温度曲线,曲线应覆盖联轴器整个设计温度范围。 5.2.2卖方应提交速度一扭矩曲线。 5.2.3磁力驱动泵的联轴器和护罩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9.1.5.2的规定。 5.3底座 5.3.1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底座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低温影响。 5.3.2不宜选用铸铁底座。 5.3.3所有底座都应设计成用环氧树脂或无收缩水泥灌浆,底座的灌浆孔应易接近,不需移动设备就可以进行灌浆。 5.3.4底座应进行灌浆安装 5.3.5底座应配置径向和轴向调平螺钉。吊耳的设置应不干涉安装或移出垫铁或垫片。 5.3.6底座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9.1.5.3的规定 5.4仪表和控制系统 5.4.1卖方应配置一个机械、液压或电动轴承磨损探头或轴位置传感器来监测介质润滑轴承的径向和/或轴向磨损情况。 5.4.2卖方应配置和安装合适的仪表对泄漏到第二层压力壳体的介质进行监测 5.4.3泵应安装一个功率表:设报整和停车联锁。 5.4.4仪表和控制应符合APIStd685:2011中7.4.1.1,7.4.1.2,7.4.2的规定。 5.5 管路系统和附件 5.5.1冷却水、放空、排净和其他辅助管道系统应装配并清洗干净。 5.5.2撬块内的泵壳辅助接头和管线应满足以下要求:
管线的设计在泵运行时不应发生共振。 冷却水管线与冷却水腔连接应为下进上出配置
5.5.3管子、管件和接头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DN15(%in)。 5.5.4不锈钢管线的法兰连接件应为不锈钢材质。 5.5.5泵壳材质为12%Cr的马氏体不锈钢时,辅助工艺管线材质应选用不锈钢
5
上一章:SY/T 7074-2016 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测试仪校准方法 下一章:Q/SY 06506.8-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8部分:往复泵

相关文章

Q/SY 06506.4-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4部分:离心泵和旋转泵的轴密封系统 Q/SY 06506.6-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6部分:中轻载荷离心泵 Q/SY 06506.10-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10部分:重载荷离心泵 Q/SY 06506.2-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2部分:离心压缩机 Q/SY 06506.1-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Q/SY 06506.8-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8部分:往复泵 Q/SY 06506.12-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12部分:搅拌机 Q/SY 06506.11-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11部分:转子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