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00.70 J43 备案号:51857--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5442015
超硬磨料制品 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边轮
Superabrasive products--Metal bond diamond squaring wheel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544—2015
目 次
前言
L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形状和尺寸代号.. 4 产品分类 5 产品标记. 6产品规格..
1
技术要求.. 8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 金刚石节块与基体结合强度测定方法,
9
图1 整体连续式磨边轮(1A2B型、1A2T型)结构示意图2直形节块分齿式磨边轮(1A2B/3C型、1A2T/3C型)结构示意. 图3扇形节块分齿式磨边轮(1A2B/5C型、1A2T/5C型)结构示意图A.1磨边轮节块与基体结合强度检测示意图.
表1# 尺寸代号. 表2产品规格.. 表3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表4 圆跳动公差表5 监督性检验不合格分类
JB/T1254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泰
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育航、陶洪亮、王振明、刘一波、李丽英、王刚、刘少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544—2015
超硬磨料制品 品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边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边轮的形状和尺寸代号、产品分类、产品标记、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陶瓷、石材磨边用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边轮(以下简称磨边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958一200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T2493 3砂轮的回转试验方法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6409.1 超硬磨具和锯形状总览、标记 GB/T9239.1--2006 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
检验
GB/T11270.2-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2部分:烧结锯片 GB/T23536超硬磨料人造金刚石品种 JB/T5205石材加工用金刚石磨具 JB/T7425—201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磨具技术条件 JB/T7989 超硬磨料人造金刚石技术条件
3形状和尺寸代号
3.11 磨边轮形状代号按GB/T6409.1JB/T5205的规定。 3.2 2磨边轮尺寸代号见表1(尺寸标示见图1~图3)。
表1尺寸代号
代号 d D E H W X
名称安装孔分布圆直径
外径基体厚度中心孔直径金刚石节块宽度金刚石节块高度
一
JB/T12544—2015
4产品分类
磨边轮按金刚石节块的形状及排布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整体连续式磨边轮,1A2B型、1A2T型,如图1所示: -直形节块分齿式磨边轮,1A2B/3C型、1A2T/3C型,如图2所示;扇形节块分齿式磨边轮,1A2B/5C型、1A2T/5C型,如图3所示。
D
图1整体连续式磨边轮(1A2B型、1A2T型)结构示意
式
图2直形节块分齿式磨边轮(1A2B/3C型、1A2T/3C型)结构示意
3:1
图3扇形节块分齿式磨边轮(1A2B/5C型、1A2T/5C型)结构示意
2
JB/T12544—2015
5产品标记
磨边轮标记方法如下:口口×-口×口 口X口
节块尺寸(宽×高)安装孔分布圆直径安装孔规格安装孔数量中心孔直径外径形状代号
示例: 1A2T/3C250×80-6×M81108×12表示形状代号为1A2T/3C,外径为250mm,中心孔直径为80mm,带6个M8
安装孔,安装孔分布圆直径为110mm,节块宽为8mm高为12mm的金刚石磨边轮。
6产品规格
磨边轮产品规格见表2。
表2产品规格
H/mm 安装孔数量 安装孔规格 d/mm 尺寸(WXX)
形状代号 1A2T 1A2T 1A2T/3C 1A2T/5C 1A2T 1A2T/3C 1A2T/5C
D/mm 300
序号
mm 10×14 8X12 8×12 10×14 812 8×12 10×14
190 80 140 80 140
M8 M8 M8 M8 M8 M8 M8
210 110 105 165 110 105 165
I 2 3 4 5 6 7 特殊要求按合同执行。
6 6 6 6 6 6 6
250
200
7 技术要求
7.1原料 7.1.1 磨边轮所使用的金刚石品种及技术条件应分别符合GB/T23536及JB/T7989的规定 7.1.2 磨边轮的基体应选用符合GB/T699—1999规定的性能不低于牌号为20的钢, 7.2外观 7.2.1 基体无变形、裂纹、锈蚀。 7.2.2 金刚石节块不应有裂纹、掉块。 7.2.3 金刚石节块工作面上的金刚石应出露。 7.2.4 分齿式磨边轮应保证金刚石节块间隔分布均匀。
3
JB/T12544-2015
7.3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单位为毫米节块高度 ± 0.5
表3 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中心孔直径
外径 ±2.00
节块宽度 ±0.5
基本尺寸名称极限偏差 7.4 圆跳动公差
安装孔分布圆直径
H9
±0.10
磨边轮的圆跳动公差TPL及TRL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圆跳动公差
单位为毫米
TpL 0.3
TRL. 0.4
7.5动平衡
磨边轮动平衡精度应符合GB/T9239.1一2006中G16的要求,其允许的最大不平衡量按公式(1)计算。
Uper ≤1000 (eper × 2)m
*(1)
2
式中:
Uper 允许的最大不平衡量,单位为克毫米(gmm)。
(eperXQ) - 所选用的平衡品质级别的数值,即(eper×2)=16,单位为毫米每秒(mm/s)。
一磨边轮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2 一工作的角速度数值,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其中Q~n/10[n为工作转速,单位为转
每分(r/min)。
7.6安全性能要求 7.6.1整体连续式磨边轮应进行回转强度试验,以磨边轮标志的最高工作线速度的1.87倍进行回转,到达最高速度时维持30S。回转试验后,磨边轮基体不应出现破裂,金刚石节块不应出现松脱。 7.6.2分齿式磨边轮应进行结合强度试验。节块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应不小于100MPa。
8试验方法 8.1外观
采用目测检验。 8.2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8.2.1外径
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两次,取偏离基本尺寸的最大值为外径偏差。 8.2.2中心孔直径
用分度值为0.01mm的内径百分表,在不同方向上测量三次,取偏离基本尺寸的最大值为中心孔
4
JB/T12544-2015
直径偏差。 8.2.3安装孔分布圆直径
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对称的两个安装孔圆周间的最大距离Lmax与最小距离Lmin,则(Lmax+Lmin)/2即为安装孔分布圆直径。测量三处,取偏离基本尺寸的最大值为安装孔分布圆直径偏差。 8.2.4金刚石节块宽度和高度
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周上均布的4个位置的节块宽度和高度,取偏离基本尺寸的最大值为节块的宽度值、高度值偏差。 8.3圆跳动公差
按GB/T1958一2004表A.14中的方案4-5和4-8进行。 8.4动平衡
选用测量精度为1g·mm的动平衡机,选取校正半径为(D-30mm)/2,按照GB/T9239.1一2006 的规定进行检测。 8.5安全性能 8.5.1回转强度
整体连续式磨边轮的回转强度试验方法按GB/T2493的规定。 8.5.2结合强度
分齿式磨边轮金刚石节块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
9检验规则
9.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按本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抽样检验,以同一班次、同一工艺生产的同一配方产品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10%进行检验,不足一个的按一个计。全部符合要求者判为合格,合格者方可出厂。
若出现不合格的项目,则应剔除不合格品后,在该批产品中对不合格项目另取双倍数量的样品进行复检,若复检全部符合要求,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9.2监督性检验 9.2.1不合格分类按表5的规定。
表5监督性检验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分类 A类 B类
项目
回转强度,节块与基体结合强度基体变形、裂纹,节块裂纹、掉块,中心孔直径,安装孔分布圆直径,动平衡基体锈蚀,节块工作面上金刚石出露,节块分布均匀性,外径,圆跳动公差,节块尺寸
C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