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H/T 3010-2013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SH/T 3010-2013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4 16:55:39



相关搜索: 规范 管道 石油 化工设备 sh 工程设计 3010

内容简介

SH/T 3010-2013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SH/T3010—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5 一般规定 6 绝热材料的选择
III
...
5
6.1 绝热层材料· 6.2 防潮层材料· 6.3 保护层材料· 6.4 粘结剂、密封剂和耐磨剂 7-绝热计算 7.1 般规定 7.2 绝热层厚度计算 7.3 绝热计算数据的选取· 8绝热结构设计 8.1 绝热结构组成…. 8.2 绝热层设计 8.3 防潮层设计 8.4 保护层设计 8.5 捆扎结构设计
5
-10 10 10 10 10 10 14 16 16 16 16 :17 :18 ·20
Do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绝热厚度计算中D。ln 与关系表
D;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
21 23 SH/T3010—2013
Contents
Foreword 1 Scope 2Normativereferences 3Termsanddefinitions 4Symbols and abbreviations 5General requirements. 6 Selection of thermal insulationmaterial-
6.1 The material of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6.2Thematerial of vapour barrier 6.3 The material of protective jacket 6.4The performance of binder, sealant and anti-abrasive 7 Calculation of thermal insulation..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7.2Calculation of thermal insulation thickness 7.3Calculationparameterof thermal insulation 8 Design of 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8.1Components of 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8.2Design of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8.3Designofvapourbarrier 8.4 Design of protective jacket 8.5Design ofbundling construction...
10 10 1O
LU
10 10 14
16
:16 16 .16 17 :18 ·20
Annex A (Normative) Relation of DIn D.
~forinsulationthicknesscalculation.
Di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Add:Explanation ofarticles":
:21
23
II SH/T3010—2013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2]252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7章和1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材料、绝热计算、绝热结构的设计要求。 本规范是在SH30102000《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的主
要技术内容是:
规范名称修改为《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一删除了“隔热结构的施工”、“检查和验收”章节;
一对原技术条件和内容作了修改和补充。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配管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日
-
常管理,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配管设计技术中心站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政编码:100101 电话:010-84877282 传真:010-6494951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西路27号邮政编码:471003
本规范参编单位:阿乐斯绝热材料(广州)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张大船 沿王金富姜万军沙建华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汪建羽邱正华张德姜 张发有李永红刘建 雷云周杨平辉
袁灿王少华李代玉 张宝江陈永亮许丹蒋国贤白殿武李洪波 徐明才王军防 周卫国 单承家
本规范1990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1次修订,本次为第2次修订。
m SH/T3010—2013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材料、绝热计算、绝热结构的设计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设备和管道的内绝热衬里设
计和有特殊要求的管道绝热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251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 GB/T 3280 厂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880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GB/T4240 不锈钢丝 GB/T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8175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 GB/T10699 硅酸钙绝热制品 GB/T11835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GB/T13350 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GB/T16400 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 GB/T17371 硅酸盐复合涂料 GB/T17393 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GB/T17430 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的评估方法 GB/T 17794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 GB/T20974 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 GB5026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SH/T3051 石油化工配管工程术语 JC/T647 泡沫玻璃绝热制品 JC/T990 复合硅酸盐绝热制品 YB/T5294 1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ASTMC534 Standard SpecificationforPreformedFlexibleElastomericCellularThermalInsulation
in Sheet and Tubular Form
ASTMC552 Standard SpecificationforCellularGlassThermal Insulation EN 14304 Thermal Insulation Products for Building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Installations-Factory
MadeFlexibleElastomericFoam(FEF)Products-Specification
3术语和定义
SH/T30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绝热thermalinsulation SH/T3010—2013
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3. 2
保温heat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3.3
Y
保冷cold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和管道 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
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3. 4
经济厚度 economicthickness 绝热后, 年散热(冷)损失所花费的费用和绝热工程投资的年摊销费用之和为最小值时的计算厚
度。 3. 5
ETROCHI
表面温度保温厚度insulationthicknessforsurfacetemperature 根据规定的保温层外表温度,计算确定的保温层厚度
3.6
允许最大热损失量保温厚度insulationthicknessforallowablemaximumlostheat 根据规定的保温层允许最大热损失量,计算确定的保温层厚度。 绝热结构 insulation structure 由 维热 防潮层和保护层等组成的结构综合体
3.7
3. 8
绝热材料 insulation material 为保温、保冷、防烫伤或稳定操作等目的而采用的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及其他物理绝热层 nsulationlagging(insulation) 为减
阶 M
3. 9
在管道或设备外壁或内壁设置的绝热体。
I
ICA
3.10
保温层 heatinsulation lagging (heat insulation) 为保温周的设置的绝热层
3.11
保冷层 cold insulation lagging (cold insulation) 为保冷自的设置的绝热层
3.12
防潮层moisture resistantlagging 为防止水或潮气进入绝热层,在其外部设置的一层防潮结构。
3.13
保护层jacketing 为防止绝热层或防潮层受外界损伤在其外部设置的一层保护结构。
3.14
绝热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allowservicetemperatureforinstlationmaterials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在长期使用时,没有变形、熔化、焦化、疏脆、松散、失强等现象的温度。
3.15
绝热材料的平均温度 meantemperature of insulationmaterials
2 SH/T3010—2013
绝热材料在使用环境下,其绝热层内表面与绝热层外表面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3.16
冷桥coldbridge 埋理在保冷层中,导热系数很大 ,以致引起冷量大量流失的部件
4符号、代号和缩略
质的比 /J/ (kg:℃); 祝系数值系数管材的比热,J/(kg:℃)绝势层的外直径,m:设备或管道外直径,m:合绝热外层的外直径,m 热能价格,元/(10kJ)
c Ci C C D
PET
ETROCHEMIC
G 介质质量流量,kg/h;
c-1与c两点间管道内介质质量流量,kg/h;任意结点i与前一结点i-1两点间管道内介质质量流量,kg/h;介质融解热,J/kg: 计息年数,年:年利率(复利),%:保冷厚度修正系数:管道通过支吊架处的热(或冷)损失的附加系数,可取1.05~1.15;管道实际长度,m;管道计算长度,m 计算分支结点c与前一结点c-1之间的管段长度,m;任意分支结点与前一结点1之间的管段长度,m;
N
H
PF 燃料到厂价,元/吨:
绝热结构的单位造价,元/m 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散热损失量,W/m:球形容器保冷层外表面冷量总损失量,W;
O ol 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最大允许散热(冷)损失量,W/
以每米长度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散热损失量,W/m:以每米长度表示的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最大允许散热(冷)损失 量,W/m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V
q
绝热层热阻,平面m.℃/W,圆简m.℃/W 绝热层表面热阻,平面m℃/W,圆筒m.℃/W:按复利计算的绝热工程投资偿还年分摊率,%:
R
C
0
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管道1点处或管道起点处的介质温度,℃;管道2点处的介质温度,℃;
ti t2
ta 环境温度,é; fevtc-1 分别为分支结点c与前一结点c-1处的温度,
O
露点温度℃ 介质在管内冻结温度,℃;算术平均温度,℃;管道内介质的终点温度,℃;复合绝热结构中的内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tfr W h to
3 SH/T3010—2013
ts 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V. 每米管长介质体积,m/m: Vp 每米管壁介质体积,m/m: Vw- -风速,m/s;
绝热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换热系数,W/(m·K):
A
8 绝热层厚度,m Sr- 内层绝热层厚度,m O 外层绝热层厚度,m; 1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导热系数,W/(m·K); Za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常用导热系数,W/(m·K): A- 复合绝热结构的内层绝热材料制品导热系数,W/(m·K):入a 复合绝热结构的外层绝热材料制品导热系数,W/(m·K); D 介质密度,kg/m: Pp 管材密度,kg/m: T- 年运行时间,h; ft—防冻结管道允许液体停留时间,h。
5一般规定
5.1绝热工程应根据工艺、节能、防结露和经济性等要求进行设计。 5.2具有下列工况之一的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
a)外表面温度高于50℃; b)工艺生产中需要减少介质的温度降或延迟介质凝结的部位。
5.3具有下列工况之一的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冷:
a)为减少冷介质及载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的冷损失; b)为防止或降低冷介质及载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 c)为防止0℃以上常温以下的设备和管道外表面凝露; d)与保冷设备或管道相连的仪表及其附件。
5.4需要经常维护而又无法采取其他防烫措施的不保温设备和管道,当表面温度超过60℃时,应在下列范围内设置防烫伤保温:
a)距离地面或操作平台的高度小于2.1m; b)靠近操作平台距离小于0.75m。
5.5下列设备和管道不应进行保温:
a)工艺过程要求裸露的设备和管道: 6)要求散热的设备和管道; c)直接通向大气的排凝、放空管道: d) 蔬水阀及其下游管道,但是对于需回收冷凝水或防止结冰堵塞者除外; e) 具有移动元件的部件,如膨胀节、转动接头和滑阀等; f 要求及时发现泄露的阀门、法兰等处; g)要求经常监测,防止发生损坏的部位。
5.6.下列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应进行保温:
a)介质储存温度等于或大于50℃; b)介质储存温度小于50℃,储罐保温后有利于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并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时;
4- SH/T3010—2013
c)储存于浮顶罐、内浮顶罐的液体因降温在罐内壁产生凝结物而影响浮盘正常运行时; d)储罐设有加热盘管时。
5.7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的绝热设计应按罐壁、罐顶分别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a) 罐壁绝热厚度应按液体储存温度计算: b) 罐顶绝热厚度应按液面以上气体空间的平均温度计算; c) 液体储存温度等于或大于120℃时,应对储罐罐项和罐壁进行保温。液体储存温度低于95℃
时,应仅对储罐罐壁保温。
6绝热材料的选择 6.1绝热层材料 6.1.1绝热层材料及其制品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绝热性能良好,有明确的导热系数方程或导热系数图表。当平均温度等于25℃时,用于保温
层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08W/(m·K);当平均温度等于25℃时,用于保冷层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导热系数应符合GB/T4272的有关规定;
b)7 硬质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240kg/m、半硬质和软质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密度
不应大于200kg/m、保冷材料及其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200kg/m: c) 硬质保温制品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4MPa、硬质保冷制品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15MPa: d) 绝热层材料及其制品的pH值不应小于8: e)J 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和管道上的绝热材料制品中的氯离子含量,应符合GB/T17393中的
有关规定;)绝热层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安全使用温度和耐燃烧性能(不燃性、难燃性、可燃性)数据。
必要时,尚应提供防潮性能(吸水性、吸湿性、防水性)、线膨胀率或收缩率、抗压强度、 腐蚀或抗腐蚀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渣球含量、纤维直径等的测试报告:
g) 阻燃型保冷材料及其制品的氧指数应不小于30%。 6.1.2绝热层材料及其制品的选用符合下列规定;
a) 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保冷可采用阻燃材料。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层除应采用
填充式结构外,宜选用绝热材料制品; b) 保温材料制品的允许使用温度应高于设备和管道的设计温度; c 保冷材料制品的允许使用温度应低于设备和管道的设计温度: d) 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绝热材料时,应优先选用导热系数小、密度小、强度相对高、无腐蚀性、
损耗少、价格低、运输距离短、施工条件好的材料或制品。当不能同时满足时,应选用单位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材料或制品;
e) 设备和管道表面温度等于或高于450℃时,宜选用耐高温的绝热材料或采用复合绝热材料: D 保冷应选用闭孔型材料及其制品; g 选择纤维材料制成毡席类制品时可用玻璃布缝制; h)不应选用含有石棉的材料及其制品。
6.1.3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规定。 6.1.4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性能应符合表6.1.4的规定。 6.1.5保温材料的吸湿率应符合表6.1:4的规定。保温材料的增水率不得小于98%,软质保温材料的回弹率不得小于90%。保冷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
5
上一章:GB/T 18978.143-2018 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第143部分:表单 下一章:GB/T 25773-2010 燃气机熔化焊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SH/T 3126-2013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 SH/T 3022-2011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 SH/T 3021-2013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隔离和吹洗设计规范 SH/T 3547-2011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化学清洗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 3022-201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标准 SH/T 3504-2014 石油化工隔热耐磨衬里设备和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T 3522-2017 石油化工绝热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SH/T 3041-2016 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