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8096-2013 离心式渣浆泵

JB/T 8096-2013 离心式渣浆泵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8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4 15:21:37



推荐标签: jb 渣浆泵 离心式 离心式 8096

内容简介

JB/T 8096-2013 离心式渣浆泵 ICS23.080 J71 备案号:40554—201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096—2013 代替JB/T8096—1998
离心式渣浆泵
Centrifugalslurrypumps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096—2013
目 次
前言范围..
IT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2 型号表示方法 4.3 泵轴转向规定 4.4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5.1 总则
5.2 性能. 5.3 结构设计 5.4 主要零件材料 5.5 制造 5.6使用.. 6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7.1总则.. 7.2 型式试验. 7.3 出厂试验, 7.4 最终检验保证期.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
9
9.1 标志, 9.2 包装.. 9.3 运输 9.4贮存. 10成套范围附录A(资料性附录)离心式渣浆泵数据单附录B(规范性附录)离心式渣浆泵效率曲线附录C(资料性附录)离心式渣浆泵型号、基本参数与型谱图B.1 单级单吸离心式渣浆泵效率曲线图B.2 渣浆泵效率修正曲线,图C.1渣浆泵的型谱表1泵的主要零部件材料表2轴外圆直径与圆跳动的对应关系表A.1 离心式渣浆泵数据单
+
14 JB/T8096—2013
表B.1 单级单吸离心式渣浆泵效率表表B.2 效率修正表表C.1 部分泵的基本参数
11 11
.13
II JB/T809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8096一—1998《离心式渣浆泵》,与JB/T8096一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被输送的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见第1章,1998版的第1章);对规范性引用文件均进行了有效性确认、查新和调整(见第2章,1998年版的第2章);删除了2个术语(1998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易损过流零部件(见3.2);修改了泵型号的表示方法(见4.2,1998年版的4.2);增加了泵的效率指标,扩大了泵的效率指标范围(见4.4.1);修改了泵的工作范围(见4.4.4,1998年版的4.4.3);增加了泵的性能曲线由制造厂给定(见4.4.5);增加了泵的性能参数的检验精度(见4.4.6);修改了叶轮允许不平衡质量,提高了叶轮平衡精度(见5.3.3,1998年版的5.2.3);增加了机械密封轴套的要求(见5.3.6.8);增加了泵的轴封种类,如增加了机械密封型式(见5.3.9):修改了转子部件的加工精度,提高了装配精度(见5.5.3.2,1998年版的5.4.3.2);增加了泵的装配要求(见5.5.3.5);增加了泵型式试验的具体项目和要求(见7.2.2);增加了泵出厂试验的具体项目和要求(见7.3.2);增加了成套范围中的附件内容(见第10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泵业(集团)
有限公司、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湖北天门泵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工业泵厂有限公司、沈阳水泵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秀鹏、曲建峰、刘卫伟、赵骏、吴志宏、王江祥、苏进、高纪平、董钦敏、 曹金燕、王静、杨国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2976—1981: JB/T5295—1991; JB/T8096.1—1995、JB/T8096—1998。
ⅡI JB/T8096—2013
离心式渣浆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离心式渣浆泵(以下简称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液体中含有悬浮固体颗粒(如矿石、灰渣、煤泥、泥砂和砂砾等)的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1220 不锈钢棒 GB/T1348 球墨铸铁件 GB/T1569 圆柱形轴伸 GB/T2100 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 GB/T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3077 合金结构钢 GB/T3216—2005 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 GB/T7021 离心泵名词术语 GB/T9112 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 GB/T9239.1- —2006 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
检验
GB/T9239.2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第2部分:平衡误差 GB/T9439 灰铸铁件 GB/T11352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4297 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 JB/T6880.3 泵用抗磨白口铸铁件 JB/T8097—199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8098—1999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8687 泵类产品抽样检查
3术语和定义
GB/T7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JB/T8096—2013
3.1
过流断面最小尺寸minsizeatwettedtraverseface 叶轮、壳体等过流部件的流道截面的最小尺寸。
3.2
易损过流零部件 wettedpartseasilydamaged 由于渣浆的磨蚀而易于失效的零部件,如叶轮、机械密封、副叶轮、填料箱、机械密封箱、进出口
短管、双壳泵的护套和护板、单壳泵的泵体和泵盖。 3.3
衬胶件金属骨架linewithrubbermetalframework 置于橡胶内起支撑固定橡胶作用的金属构件。
3.4
第一临界转速 primalcriticalspeed 泵的旋转部分的第 (最低)横向自然振动频率与旋转频率相一致时的转速。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型式
轴向吸入,按泵结构和泵轴方向分为以下三种结构:
泵为单级 单吸
a)卧式具有内壳和外壳的双壳泵:适用于各种排出口径的泵,其内壳材料分为金属 橡胶和其他
非金层材料 科三类,不同材料的内壳在相同的外壳内应能互
单壳泵:
b)立式
c)卧式单壳泵卧式泵排出口方向一般采用垂直尚 也可以按4 或90° 等间隔改变! 出口方间。 型号表示方法泵型号的表示方法参见附录C
4.2
4.3 泵轴转向规定
从泵的驱动端看为顺时针方向。 4.4 基本参数 4.4.1 泵的效率值不得低于附录B中的规定 4.4.2 泵的其余基本参数由制造厂规定,基本参数为录输送清水时规定点的性能参数。 4.4.3 对于采用副叶轮密封型式的泵,泵的效率值不得低于附录B中规定值的95%。 4.4.4 泵的工作范围由制造厂确定,泵的常用工作范围参见附录C。 4.4.5 泵的性能曲线由制造厂给定。 4.4.6 泵性能参数的检验及偏差应符合GB/T3216一2005中2级精度的规定。 5 技术要求 5.1 总则 5.1.1 泵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2 JB/T80962013
5.1.2若用户对产品有不同于本标准的要求时,按订货单和数据单(参见附录A)的规定 5.2性能 5.2.1泵的性能参数应符合4.4的规定或订货单和数据单的规定。泵输送的固液混合物的温度一般不超过105℃(橡胶内衬的双壳泵不超过60℃)。 5.2.2制造厂商确定泵的允许工作范围,并绘制性能曲线(扬程、轴功率、效率、必需汽蚀余量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5.2.3泵的振动烈度应符合JB/T8097一1999中C级的规定,当泵转速小于600r/min时,按600/min 考核。 5.2.4泵的噪声级应符合JB/T8098—1999中C级的规定。 5.3结构设计 5.3.1原动机
原动机应根据泵运行工况的最大轴功率选择,当功率不超过100kW时,原动机的功率应不小于1.2 倍的泵最大轴功率;当功率大于100kW时,原动机的功率应不小于1.1倍的泵最大轴功率。 5.3.2临界转速
泵实际第一临界转速至少应高出泵使用范围内的最大运行转速的10%。 5.3.3平衡
金属叶轮或衬胶件金属骨架(如衬胶叶轮的金属骨架)应做平衡试验,其许用剩余不平衡量不低于 GB/T9239.1一2006中G16级精度要求,平衡误差符合GB/T9239.2的要求,以确保产品能够平稳运行。 5.3.4壳体 5.3.4.1壳体可采用单层或双层结构,一般为径向剖分结构型式。壳体应能承受泵允许工作范围内的最大工作压力或水压试验压力。 5.3.4.2水压试验压力应为泵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对双壳泵最小不得低于1.25倍),在保压时间内不得渗漏。 5.3.4.3吸入口、排出口法兰应能承受泵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法兰尺寸应符合GB/T9112的规定。 5.3.5叶轮 5.3.5.1 叶轮采用闭式、半开式或全开式结构。 5.3.5.2叶轮应可靠的固定在轴上,防止旋转时产生周向或轴向移动。 5.3.5.3当需调整叶轮轴向间隙时,应设置外部调整机构。 5.3.5.4 衬胶叶轮最大扬程应不超过63m,最大许用线速度应不超过30m/s。 5.3.6 6轴和轴套 5.3.6.1 泵轴上各部位的直径应根据最大轴功率及最高扬程按第三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其最大合应力不超过所用材料屈服强度极限,的30%或抗拉强度极限的18%。 5.3.6.2 轴上的螺纹旋向,在轴旋转时应使其连接件处于旋紧状态。 5.3.6.3 轴伸尺寸应符合GB/T1569的规定。 5.3.6.4轴应保留两端中心孔。 5.3.6.5轴与填料之间应设置填料轴套,填料轴套外圆表面的硬度应不低于50HRC。 JB/T8096—2013
5.3.6.6轴套应可靠的固定在轴上,并能防止轴与轴套间液体的泄漏。 5.3.6.7采用填料密封的泵,轴套应延伸至压盖端面之外。 5.3.6.8采用机械密封的泵,机械密封轴套的装入端必须有导入角,且尖角处要圆滑过渡。 5.3.7轴承
一般应选用滚动轴承,并采用稀油润滑或脂润滑,其工作温度应不超过75℃。 5.3.8 轴承体 5.3.8.1 轴承体上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应能防止污物侵入和正常工作条件下润滑油(脂)的漏失。 5.3.8.2轴承采用润滑油润滑时,轴承体应开设放油孔和设置油位指示器。 5.3.9轴封
泵的轴封可采用机械密封、填料密封、副叶轮加填料密封和其他密封。 5.3.10托架和支架
托架和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托架的安装底面应为平面。 5.3.11底座和电动机滑轨 5.3.11.1当泵与电动机采用联轴器或带传动时,对排出口直径小于或等于150mm的泵,应配置与电动机合装的共同底座;对排出口直径大于150mm的泵,一般配置可调节泵与电动机之间距离的电动机滑轨。 5.3.11.2J 底座和电动机滑轨应有足够的强度。 5.3.11.3 3底座应能承受管路传来的力和力矩,且不使泵原动机的联轴器同轴度超过规定值。底座上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直径不小于100mm或面积相当的灌浆孔。 5.3.12 传动装置 5.3.12.1 泵的传动装置可选用加长膜片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减速机或液力偶合器等,传动装置应设置安全防护罩。 5.3.12.2 2传动装置应能传递电动机的最大转矩。 5.3.13起吊
泵及其较重的零部件应设置起吊装置。 5.4主要零件材料 5.4.1 泵主要零部件的材料性能推荐不低于表1的规定。
表1泵的主要零部件材料
零部件名称轴承体托架
标准代号 GB/T 9439 GB/T 1348 GB/T11352
材料名称或牌号
HT200 QT450-10 ZG230-450
双壳泵的泵体、泵盖
叶轮护套、护板
抗磨白口铸铁
JB/T 6880.3
单壳泵的泵体、泵盖
4
上一章:JB/T 8687-2013 泵类产品抽样检验 下一章:JB/T 10483-2013 管道屏蔽电泵

相关文章

GB/T 26115-2010 离心式 纸浆泵 JB/T 11854-2014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砂浆泵 JB/T 9054-2015 离心式除尘器 JB/T 12687-2016 离心式洁油器 JB/T 8857-2011 离心式潜污泵 JB/T 8714-2013 离心式喷雾干燥机 JB/T 11834-2014 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 JB/T 12843-2016 离心式制冷剂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