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 180; 83.140.30 E 98; G 33 备案号:37562—201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662. 2--2012
代替 SY/T 6716—2008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第2部分: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
Non - mnetallic composite pipe for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Part 2 : Flexible composite pipe for high pressure transmission
2012-1201 实施
2012—08-23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662. 2—2012
E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产品描述 4.1产品结构 4. 2 型号表示方法 5技术要求 5.1 原料 5.2 复合管长度 5.3 外观质量 5.4 规格尺寸、公称压力和最小弯曲半径 5.5 公称压力修正系数 5.6 性能
4
试验方法 6.1 外观质量 6.2 规格尺寸 6. 3 受压开裂稳定性 6.4 纵向回缩率 6.5 短期静水压强度试验 6.6 爆破强度试验 7检验规则 7. 1 检验分类 7. 2 出厂检验 7.3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包装 8.3运输 8.4存 9安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 接头规格尺寸附录B(规范性附录) 复合管的规格尺寸、公称压力和最小存储弯曲半径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管道耐内压强度核算
6
K
(.)
0
11
13
16
SY/T 6662. 2—20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 耐化学性能表·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复合管施工注意事项·
17 20)
SY/T 6662. 2--2012
前言
SY/T6662《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第2部分: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
第3部分:增强MC尼龙管和尼龙一钢复合管及管件;第4部分:钢骨架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连续管及接头;
-第5部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 -第6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本部分为SY/T6662的第2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716—2008《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与SY/T6716—200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范围中复合管的温度和压力范围的规定;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一删除了“管接头”、“压力等级”和“椭圆度”的定义;增加了“爆破强度”、“平均外径”和 “最小壁厚”的定义;修改了“最小弯曲半径”、“公称压力”和“外护套”的定义(见第3 章); 修改了“产品分类”中的“产品结构”和“产品类型”;增加了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管层典型结构图,并对各结构层材料进行了详细说明(见 4.1.1); 增加了接头及其结构图(见4.1.2);一修改了复合管规格尺寸、公称压力和最小弯曲半径的说明,并将其移至附录B(见5.4和附录 B); 修改了复合管公称压力修正系数(见5.5);修改了复合管理化性能检测要求和短期静水压强度试验要求,增加了爆破强度试验要求(见第6章); 删除了“圆度”的规定及“椭圆度”的测试说明; -删除了SY/T6716-2008中的“购方检验”要求及附录C; -增加了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气压试验要求(见附录E)。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北恒安泰油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
-
一
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厚补、王勇、戚东涛、张鹏、方伟、羊东明。 本部分的代替了 SY/T 67162008。
II
SY/T 6662.2—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第2部分: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
1·范围
SY/T6662的本部分规定了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材和管件(以下简称复合管)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装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油气田的油气集输、高压注醇、油田注水、污水处理等复合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033.1-2008,ISO 1183 -1: 2004, IDT)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8.1—2003, ISO 2859 - 1: 1999,IDT)
GB/T3682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2000, ISO 1133: 1997,IDT)
GB/T 6111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6111-2003,ISO1.167: 1996, IDT)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67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 6671—2001,ISO 2505:1994,
EQV)
GB/T 8806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8806-2008,ISO3126:2005, IDT)
GB/T 1302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GB/T 15558. 1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T15558.1-200)3,
ISO 4437: 1997,MOD)
GB/T 15560 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GB/T1.5560一1995) GB/T 16604 涤纶工业长丝(GB/T16604-2008) GB/T 17391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GB/T17391--1998,ISO/TR10837:
1991, EQV)
GB/T 18251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GB/T18252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确定热塑性塑料材料以管材形式的长期静液压强度
(GB/T 18252---2008, ISO 9080: 2003, IDT)
GB/T18476流体输送用聚烯烃管材耐裂纹扩展的测定切口管材裂纹慢速增长的试验方法 (切口试验)(GB/T 18476-2001,ISO 13479:1997,,EQV)
GB/T19975高强化纤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9975—2005) GB/T 20118一般用途钢丝绳(GB/T 20118—2006,ISO/DIS 2408:2002,MOD)
1
SY/T 6662. 2—2012
SY/『6794可盘绕式增强塑料管线管的评定(SY/T6794-201(,APIRP15S:2006,IDT) FZ/T5402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FZ/T54027-2010) ISO10931工业用塑料管道系统聚偏氟乙烯(PVDF)部件和系统的规范(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Poly (vinylidene fluoride ) ( PVDF ) ---Specifications for components and the system)
1SO14531-1塑料管材和配件气体燃料运输用交联聚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Plastics pipes and fittings--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PE -- X) pipe systems for the conveyance of gaseous fuels— Metric series--Specifications--Part 1: Pip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接头joint 通过金属管件在复合管外部径向压缩作用实现与管体连接的接头,主要用于柔性复合高压输
送管。 3.2
批号 lot number 每批产品唯一可追溯的代码。
3.3
最小湾曲半径minimum bending radius 复合管在存储、工作状态弯曲时,不至于产生破坏与折断的最小极限值,包括最小存储弯曲半径
和最小工作状态弯曲半径。 3. 4
公称压力nominal pressure 复合管20℃输水时长期运行的最大工作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3.5
外护套 outer sheath 保护管材的聚合物层,用来防止外界环境的腐蚀、磨损和机械损伤。
3.6
聚乙,烯混配料polyethylene: mixture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人必要的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等制造而成的粒料
3.7
增强层reinforcement windings 复合管耐压能力的一个增强结构层。
3.8
爆破强度burst pressure 在管材静液压爆破试验中管材破裂前的最大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3. 9
受压开裂稳定性 the stability of no splitting for pressed composite pipes 复合管经过径向受力压缩后,管壁表面无裂纹产生的稳定性。
3.10
平均外径 mean outside diameter
2
SY/T 6662. 2—2012
管材插口端任一横截面的外圆周长除以圆周率(3.1415)得到的值,采用整数,单位为毫米 (mm)。 3. 11
最小壁厚minimum wall thickness 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小允许值,单位为毫米(mm)。
4产品描述
4.1产品结构 4.1.1 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
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具有多层结构,主要由聚合物内衬层、增强层、外护套构成,典型的管层结构如图1所示。
外护套
增强层
聚合物内衬层
图1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管层典型结构
聚合物内衬层通常采用聚乙烯树脂,也可采用交联聚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或改性后的其他高分子聚合物树脂;增强层为聚合物内衬层上编织或缠绕涤纶工业长丝、芳纶长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或钢丝绳等;外护套采用聚乙烯树脂。 4.1.2接头
接头用来终止管端或连接相邻管道,通常由外丝芯管、平头芯管、螺母和套筒构成,其结构分别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接头的规格和主要尺寸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N
Ap
说明: D外丝芯管螺纹规格; H一外丝芯管螺纹长度; L-外丝芯管总长度; A——外丝芯管芯头直径。
图2外丝芯管典型结构
SY/T 6662. 2—2012
D
2
e
说明: D- 平头芯管大径; H 平头芯管颈长;
平头芯管总长度; A-平头芯管芯头直径。
V
图3平头芯管典型结构
2222
g
H@
说明: D.螺母螺纹规格; H - -螺母螺纹长度; L- 螺母长度;
一
-螺母芯孔直径。
A
图4螺母典型结构
1,
0 d
4
说明: A: 一套筒外径;
套筒卡扣直径;套筒长度;
C. L::
B-—-套简内径,
图5套筒典型结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