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200 J73 备案号:33660—201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1210—2011
制冷空调系统用气液分离器
Accumulator f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2011-08-15 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1210—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应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型号. 5要求... 5.1 形状和尺寸 5.2外观 5.3出厂充气保护 5.4 气密性 5.5内部杂质含量 5.6 内部含水量 5.7 漆膜耐蚀性 5.8漆膜结合力 5.9 漆膜耐水性 5.10耐压性..…. 5.11 爆破压力 6 试验方法. 6.1试验环境条件及测量设备要求 6.2试验.…. 7检验规则. 7.1分类 7.2出厂检验 7.3 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 8.2包装. 8.3运输 8.4 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离器分类及型号表示方法图1气密性水检漏试验装置… 图2气密性检漏试验装置. 图3耐压性试验及爆破压力试验装置图 A.1A系列外形结构图.. 图 A.2B 系列外形结构图. 表 1测量设备要求表2 出厂检验项目和要求. 表3型式检验项目试验顺序、样本及分组.
III
......................
........................
..................
...........................
......................
6
.... .....
.............................
.................................
6
X
1
JB/T 11210—2011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台州市宏园空调设备有
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恒基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诸暨市恒森冷热器材有限公司、浙江万金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枫、张志军、石竹青、赵建涛、尤训、金海龙、甘如海、何永水、金均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JB/T 11210—2011
6试验方法 6.1试验环境条件及测量设备要求 6.1.1试验环境条件
分离器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如下规定:
-温度:室温15℃~35℃;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气压:84 kPa~106 kPa。
6.1.2测量设备要求
各项测量设备的准确度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应在合格状态下使用。
表 1测量设备要求
名藍称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分析天平水分测定仪
准确度
1级 1.6 级
感量为0.1 mg 0.001 mg
6.2试验 6.2.1形状和尺寸
分离器用通用量具检查,应符合5.1的要求, 6.2.2外观检查
目测分离器内、外表面,应符合5.2 的要求。 6.2.3出厂充气保护检查
目测检查,分离器有防尘塞保护,拔掉防尘塞时应有“砰”的声响,应符合5.3的要求 6.2.4气密性试验 6.2.4.1水检漏试验
按图1连接,打开截止阀,向分离器内部充入规定压力的干燥空气(或氮气),关闭截止阀,然后把分离器整个地浸没于水中,并保持1min,在此期间观察分离器外表面各部位,应符合5.4的要求。
注:应在有防护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压力表;3- 减压阀;5- 截止阀;6 气液分离器。 图1气密性水检漏试验装置
-高纯氮气瓶;2、4
6.2.4.2氮检漏试验
a)按图2连接; b)开启真空阀7,起动真空泵8,将真空室 5内抽成真空;
3
JB/T 11210—2011
c)关闭电磁阀4、15,开启真空阀14,开启真空泵13,并将分离器6内抽成真空; d)开启真空阀 11,并关闭真空阀 7,起动维持泵 9,用检漏仪10检漏; e)关闭真空阀14,开启电磁阀4,向分离器6内充入测试气体并观察分离器6的泄漏量,应满足
5.4 规定的不大于 2.5 g/a 的要求; f)开启电磁阀12、15,将真空室5和分离器6恢复到正常大气压并取下工件。
8
0
3
品 OV 品
O
OV
W
1
V
OV .3
10
12
1——氮气源;2——减压阀;3——压力表;4、12、15——电磁阀;5— -真空室;6——分离器;
7、11、14——真空阀;8、13— 一真空泵;9- -维持泵;10—一检漏仪。
图2气密性氨检漏试验装置
6.2.5内部杂质含量测定
分离器的内部杂质含量按如下方法测定: a)将洁净的滤纸和烧杯,分别置于80℃土5℃、105℃土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0.5h、1h,再取出
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恒重,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备用; b)内部充入其有效内容积的 1/2左右的洁净的 HCFC141b 液体,以 50 mm 左右的幅度上下摇动20
次,再将 HCFC141b 洗液倒入(若难以直接倒入,则以抽真空的形式将 HCFC141b 洗液抽入)已装好恒重的滤纸(孔径为0.45 μum)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按上述方法清洗三次;
c)将取下的滤纸放在80℃土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0.5h,再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恒重; d)把滤液(流过滤纸部分的HCFC141b)倒入已经恒重处理过的烧杯进行水浴蒸干,蒸干后放在
105℃土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1 h,再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恒重; e)滤纸前后重量差即为不可溶杂质,烧杯前后重量差为可溶杂质,二者之和即为杂质总量,杂质
总量除以产品的内表面积(指与制冷剂接触的表面面积之和),即为产品的杂质含量,应符合 5.5 的要求。
6.2.6内部含水量测定
用水分测定仪测试分离器内部含水量,要求高纯氮气流量为(70土20)mL/min,通气时间为5.2h,所测得的含水量,再除以被测产品内容积(上、下端盖与筒体围成的内部空间,内部零件的体积忽略不计)即为内部含水量。应符合5.6的要求。 6.2.7漆膜耐蚀性试验(中性盐雾试验)
按GB/T10125规定进行中性盐雾试验,经500 h试验后,应符合 5.7的要求。 6.2.8漆膜结合力试验
按 GB/T 9286 的规定在分离器筒体外表面进行划格试验(切割的间距为 1mm),应符合 5.8 的要求。 6.2.9漆膜耐水性测定
将分离器按GB/T 1733规定置于温度为 23℃±2℃的蒸馏水中保持 60 h。应符合 5.9的要求 6.2.10耐压性试验
按图3连接,打开截止阀,将分离器内部充满液态水(或粘度和水相近的油品),同时排尽内部
4
JB/T 11210—2011
空气,然后缓慢升压至规定压力要求,保持3min,在此期间观察分离器外表面各部位,应符合5.10 的要求。
注:应在有防护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保压时关闭截止阀,使泵与被试产品切断。 6.2.11爆破压力试验
按图3连接,打开截止阀,将分离器内部充满水(或粘度和水相近的油品)同时排尽内部空气,然后缓慢升压至规定压力要求,保持 5min,应符合 5.11 的要求。
注:应在有防护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保压时关闭截止阀,使泵与被试产品切断。
泵;2 压力表;3- 缓冲器;4 气液分离器;5- 截止阀。
1
图3耐压性试验及爆破压力试验装置
7 检验规则 7.1 分类
分离器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在生产线上经检验合格的分离器中随机抽取,按GB/T2828.1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抽取样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要求见表2。
表2出厂检验项目和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接收质量限AQL
检验项目形状和尺寸
技术要求 5.1 5.2 5.3 5.4 5.5 5.6
试验方法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检验水平 S-2 S-2 S-2 S-2 S-2 S-2
2.5 2.5 2.5 2.5 2.5 2.5
外观出厂充气保护
气密性内部杂质含量内部含水量
7.3型式检验 7.3.1 分离器在下列情况之 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时。 b)产品连续生产满一年时。 c)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性能时;但试验项目按改变内容程度,
有时可以省略。 d)停产半年以上再投产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