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80.20 Q 61 备案号:559842016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1014—2016 代替JC/T1014—2006
腰果壳油摩擦粉
Friction dust made from CNSL
2016-07-1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101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C/T1014一2006。与JC/T1014一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适用范围进行了适当修改(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一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标准号由旧标准修改为现行有效标准(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一标记方法按照GB/T1.1一2009进行了修改(见3.2,2006年版的3.2):一将370℃挥发份指标由“≤30.0%”修改为“≤15.0%”(见表1,2006年版的表1):一将灰分指标由“≤2.0%”修改为“≤4.0%”(见表1,2006年版的表1):
对试样制备方法进行了修改(见5.1,2006年版的5.1);一对粒度分布测定的试验步骤进行了修改(见5.3.2,2006年版的5.3.2):一一将370℃挥发份测定用仪器设备中的“瓷埚:50mL”修改为“单盖瓷埚:25mL”(见5.5.1,
2006年版的5.5.1);一一将370℃挥发份测定试验步骤中的“将埚放入高温炉中,自室温1h升温至370℃土10℃并
保持1h”修改为“将埚放入已升至370℃的高温炉中,保持1h”(见5.5.2,2006的版的 5.5.2); 一将灰分测定仪器设备中的“瓷:50mL”修改为“瓷方舟:30mm×60mm”(见5.6.1,2006
年版的5.6.1); -将水分测定试验步骤进行了修改(见5.7.2,2006年版的5.7.2);
一一细化了取样方法(见6.2,2006年版的6.2);一对需要进行型式检验的情形进行了补充(见6.3.2,2006年版的6.3.2);一对判定规则进行了修改(见6.4,2006年版的6.4);
删除了包装袋上标注“生产日期(批号)”的要求;增加了“包装袋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的要求(见7.1、7.2,2006年版的7.1、7.2);一将“远离火源”修改为“远离火源和热源,防止日光直射”(见7.3.3,2006年版的7.4)。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金森林实业有限公司、厦门嘉年工贸有限公司、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有
-
限公司、国家非金属矿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浦城县佳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卡德莱化工(珠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彩红、王庆林、吴伟烽、杜铭、季志斌、陈亮、张红林、焦红斌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C/T1014—2006。
JC/T1014—2016
腰果壳油摩擦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腰果壳油摩擦粉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腰果壳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用于摩擦材料生产的摩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DZ/T 0118 8实验室用标准筛振荡机技术条件
3分类和标记
3.1分类
腰果壳油摩擦粉按粒度分为YMF-30、YMF-40、YMF-50、YMF-60、YMF-80五种规格。 其他规格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2标记
腰果壳油摩擦粉标记由产品名称、本标准号和粒度规格组成。 示例:粒度为YMF-40的腰果壳油摩擦粉,标记为:
腰果壳油摩擦粉JC/T1014-YMF-40
4要求
4.1外观
根据不同生产工艺腰果壳油摩擦粉的外观为黑色、棕色或棕褐色、棕红色的颗粒状,但是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摩擦粉的外观应保持一致。 4.2理化性能
腰果壳油摩擦粉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JC/T1014—2016
表1 腰果壳油摩擦粉的理化性能
规格 YMF50 一 - ≤0.2 ≤10 一一 ≤30 ≤5.5 ≤15. 0 ≤4.0 ≤1. 0
项目
YMF30 ≤0.2 ≤10
YMF40
YMF60 一一
YMF80
+2 000 μm +1 180 μm +850 μm +600 μm +425 μm +250 μm 150 μm
≤0. 2 ≤10 - 一
-
粒度分布/%
1
≤0. 2 ≤15 一 ≤35
≤1. 0 ≤15 ≤50
-
一
≤20
≤25
丙酮萃取率/% 370℃挥发份/%
灰分/% 水分/%
5 试验方法
5. 1 试样制备
除水分测定试样外,将所取试样以四分法缩分至40g,放在烧杯中,置入以粉状五氧化二磷为吸湿剂的干燥器内,放置24h后,待用。 5. 2 外观检查
在自然光下,取少量样品置于干净的白瓷盘中,目测。 5. 3 粒度分布测定 5.3.1 仪器设备
振荡机:偏心振动式振荡机,摇动次数270次/min300次/min,振动次数140次/min~ 160次/min,其他应符合DZ/T0118的规定;
a)
b) 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1的规定: c) 毛刷:毛长25mm~30mm: d) 天平:感量不大于0.01g。
5.3.2 试验步骤
根据产品粒度规格选取合适的试验筛,按照筛孔尺寸从大到小套在一起放在底盘上。称取(20.00 土0.50)g试样,均匀倒入最上层的试验筛上,盖上筛盖,放进振荡机中,旋紧。启动振荡机,筛分15min 后停机。取下筛子,用毛刷将各层筛中的残留物和筛下物分别仔细收集到已知质量的称量瓶中,分别称量,精确到0.01g。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