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3.100.50 J20 备案号:4736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0366—2014 代替JB/T10366—2002
液压调速阀
Hydraulic fluid power-Compensated flow-control valve
2014-11-01实施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366—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4 量、符号和单位.. 5 型号、基本参数和标识 6 技术要求.
性能试验 8 装配和外观检验, 9检验规则 10包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调速阀性能指标附录B(规范性附录)试验回路和性能曲线
1
0
图B.1 出厂试验回路原理图图B.2 型式试验回路原理图图B.3 进口压力-内泄漏量曲线图B.4 进口压力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图B.5 出口压力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图B.6 流量-反向压力损失曲线图B.7 油温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图B.8 瞬态特性测试系统方框图.. 图B.9 瞬态特性曲线
11 12 2
'13 13 13
14
15
表1量、符号和单位. 表2被测参量平均显示值的允许变化范围表3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表4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表5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表6装配和外观检验表A.1调速阀的性能指标
4
10
JB/T1036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0366—2002《液压调速阀》,与JB/T10366—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在范围中,删除了溢流节流阀,将工作介质限定为矿物油型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他液体;一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更新;一在术语和定义中,取消了公称流量,增加了额定流量、最小控制流量和最低控制压力:在基本参数中,取消了公称流量,增加了额定压力: -在性能要求中,增加了性能指标值,放置于附录A中;在装配要求中,改“内部清洁度”为“出厂时的内部清洁度”;在7.2.1中,试验介质由“一般液压油”改为“一般矿物油型液压油”;试验介质的“清洁度” 改为“污染度”;在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中,简化了动密封和静密封的试验方法,将密封性试验的试验类别
由抽试改为必试:在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中,对调节力矩试验只给出了最大值,不绘制特性曲线;对流量
刻度试验进行了简化,具体数值可参考制造商产品样本及相关资料;一修改了图B.1出厂试验回路原理图和图B.2型式试验回路原理图,图形符号按GB/T786.1的规定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海门市油威力液
压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榆次油研液压有限公司、榆次液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军、周维科、林广、陈东升、马立君、彭沪海、米根祥、王胜国、米连柱、 李秋莲、范立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10366—2002。
II
JB/T10366—2014
液压调速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传动用调速阀、单向调速阀(以下简称调速阀)的型号、基本参数和标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矿物油型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他液体为工作介质的板式连接和叠加式连接的调速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86.1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第1部分:用于常规用途和数据处理的图形符号
GB/T 234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 GB/T2514 液压传动四油口方向控制阀安装面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7935 5一200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8098 液压传动带补偿的流量控制阀安装面 GB/T14039一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T1744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 GB/T17489 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液样 JB/T 2184 液压元件型号编制方法 JB/T 7858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
3术语和定义
GB/T174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称通径 nominalportdimension 调速阀名义上规定的油口尺寸。
3.2
最低控制压力 minimumcontrolpressure 调速阀能正常稳定工作的最低压力,即为工作压力范围的下限值。
3.3
最小控制流量 minimumcontrolflow 调速阀出口压力全幅变化(0~0.9倍额定压力)时,输出流量(阀口开度)的偏差仍在允许范围内
的最小输出流量(阀口最小开度),即为流量调节范围的下限值。
1
JB/T10366-—2014
3.4
额定流量 rated flow 在规定的调速阀节流口压降下,对应于调节流量范围上限值(阀口最大开度)的输出流量。
量、符号和单位
4
量、符号和单位按表1的规定。
表1 量、符号和单位
符号 D M qv d p、p T v 0 Ks
量的名称公称通径力矩体积流量管道内径压力、压差时间运动黏度温度
量纲 L ML'T-2 L'T-1 L ML-'T-2 T L’T-I 0 ML-T-2
单位 m (mm) N·m
m°/s (L/min, mL/min)
m (mm) Pa (MPa, kPa)
s (min) m/s
℃ Pa
等摘体积弹性模量注1:M—质量;L- 长度:T 一时间:① 温度。 注2:括号内为实用单位。
-
型号、基本参数和标识
5
5.1型号
产品型号宜按JB/T2184的规定编制。 5.2 基本参数
调速阀的基本参数应包括:公称通径、公称压力、额定压力、额定流量、最小控制流量。 5.3 3标识
应在产品适当且明显的位置做出清晰和永久的标识。标识的内容应符合GB/T7935一2005中4.8的规定,采用的图形符号应符合GB/T786.1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一般要求 6.1.1 公称压力系列应符合GB/T2346的规定。 6.1.2 板式连接安装面应符合GB/T8098的规定,叠加式连接安装面应符合GB/T2514的规定。 6.1.3 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7935一2005中4.10的规定。 6.1.4 制造商应在产品样本及相关资料中说明产品适用的条件和环境要求。
2
JB/T10366—2014
6.2性能要求 6.2.1调速阀的工作压力范围、流量调节范围、内泄漏量、流量变化率、反向压力损失、调节力矩、 瞬态特性应符合表A.1的规定。 6.2.2在额定工况下,调速阀不应有外渗漏。 6.2.3调速阀应能承受额定压力的1.5倍压力,不应有外渗漏及零件损坏等现象。 6.3装配要求 6.3.1 调速阀的装配应符合GB/T7935—2005中4.4~4.7的规定。 6.3.2调速阀出厂时的内部清洁度应符合JB/T7858的规定。 6.4 外观要求
调速阀的产品外观应符合GB/T7935一2005中4.8、4.9的规定。
7性能试验
7.1试验装置 7.1.1 试验回路 7.1.1.1出厂试验台的试验回路应符合图B.1的要求。 7.1.1.2型式试验台的试验回路应符合图B.2的要求。 7.1.1.3与被试阀连接的管道和管接头的内径应与被试阀的实际通径相一致。 7.1.1.4允许在给定的基本回路中增设调节压力、流量或保证试验系统安全工作的元件,但不应影响到被试阀的性能。 7.1.2油源 7.1.2.1油源的流量应能调节,并应大于被试阀的试验流量。 7.1.2.2性能试验时,试验装置的油源压力应能短时问超过被试阀额定压力的20%~30%;耐压试验时,试验装置油源压力应不低于被试阀额定压力的1.5倍。 7.1.3 3测压点
应按以下要求设置测压点: a)测压点应设置在扰动源(如阀、弯头等)和被试阀之间,与扰动源的距离不小于10d(d为管道
内径),与被试阀的距离尽量接近10d处: b)按C级测量准确度测试时,允许测压点的位置与上述要求不符,但应给出相应修正值。
7.1.4测压孔
测压孔应符合以下要求: a)测压孔直径应不小于1mm,不大于6mm; b)测压孔长度应不小于测压孔直径的2倍; c)测压孔轴线和管道轴线垂直,管道内表面与测压孔的交角处应保持锐边,不应有毛刺; d)测压点与测量仪表之间的连接管道的内径不小于3mm,并应排除连接管道中的空气。
3
JB/T10366-2014
一被试阀与节流阀之间的油路连通容积。
/
按上式计算的压力梯度至少应为被试阀实测出口压力变化率的10倍。 7.2.3.2试验回路中阶跃加载阀的动作时间不应超过被试阀响应时间的10%,最长不应超过10ms。 7.2.4试验流量 7.2.4.1试验流量应为额定流量。当规定的被试阀额定流量大于200L/min时,允许试验流量为 200L/min,但应经工况考核,被试阀的性能指标以满足工况要求为依据。 7.2.4.2出厂试验允许降流量进行,但应对性能指标给出相应修正值。 7.2.5测量准确度等级
测量准确度等级按GB/T7935一2005中5.1的规定。型式试验不应低于B级,出厂试验不应低于C 级。各测量准确度等级对应的测量系统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
各测量准确度等级对应的测量系统的允许误差 A
测量仪器、仪表的参量
B ±6.0 ±1.5 ± 1.5 ± 1.0
c ± 10.0 ±2.5 ±2.5 ±2.0
± 2.0 ± 0.5 ± 0.5 ± 0.5
压力(表压力p<0.2MPa) kPa 压力(表压力p≥0.2MPa) % 流量% 温度℃
7.3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7.3.1 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4的规定。
表4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类型抽试
试验方法
打开节流阀6,将被试阀4完全关闭,调节溢流阀2,调节压力从最低工作压力开始,以每秒2%的速率递增,直至被试阀额定压力的1.5倍。达到后保压5min 使被试阀4的进口、出口压差为最低工作压力值,并使溢流阀2处于溢流工况。调节被试阀4的调节装置从全紧位置至试验流量对应的刻度指示值,随着开度大小的变
耐压性
1
流量调节范化,通过流量计5观察流量变化情况,并测量流量调节范围。反复试验不少于3次围及最小控制 将节流阀6完全关闭,打开截止阀13,在被试阀4的进口、出口压差为最低工作 必试流量
2
压力值下,调节被试阀4,使通过被试阀4的流量为最小控制流量。再调节溢流阀2,使被试阀4的进口压力从最低工作压力增至额定压力,通过截止阀13的流量,观察被试阀4的最小控制流量变化情况,反复试验不少于3次将节流阀6完全关闭,打开截止阀13,调节被试阀4的调节装置至全紧位置,再
内泄漏量 调节溢流阀2,使被试阀4的进口压力为额定压力。然后,调节被试阀4的调节装置, 必试
3
使被试阀4开启再完全关闭,30s后,通过量杯14,测量被试阀4的内泄漏量
进口压力变 完全打开节流阀6,调节被试阀4,使通过被试阀4的流量为最小控制流量。调节化对调节流量溢流阀2,使被试阀4的进口压力从最低工作压力增至额定压力(测量点应不少于 必试的影响
3点),试验被试阀4在进口压力变化时的流量变化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