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2671.3-2010 弯管机 第3部分:精度

JB/T 2671.3-2010 弯管机 第3部分:精度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1:24:42



相关搜索: jb 部分 精度 2671 弯管机 精度

内容简介

JB/T 2671.3-2010 弯管机 第3部分:精度 C
JB/T 2671.3—2010 代替JB/T3851--1985
弯管机 第3部分:精度 Tube bending machinesPart 3: 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0-07-01实施 JB/T2671.3—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简要说明.. 预调检验. 几何精度检验 5.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 5.2 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 5.3 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6 工作精度检验 6.1 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 6.2 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 6.3 弯曲管件的减薄量.. 表 1 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的公差表2 回转架旋转时端面圆跳动的公差,表3弯曲角度定位重复精度的公差表4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的公差,表5弯曲管件减薄量的公差
3
+ 5 P
JB/T2671.3—2010
前言
JB/T2671《弯管机》拟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技术条件;一第2部分:参数;
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是JB/T2671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3851—1985《弯管机精度》。 本部分与JB/T3851--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检验方法;
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要求。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长治市钜星锻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颁新弯管设备有限公司、长治市科维锻压机械
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申国庆、宋杰、周昌华、张治原、姚保富。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3851—1985。
II C
JB/T2671.3—2010
弯管机第3部分:精度
1范围
JB/T2671的本部分规定了缠绕式弯管机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在冷态条件下,进行缠绕式弯曲管材的弯管机(以下简称弯管机)。 本部分不适用于弯曲半径小于1.3倍管材直径的锅炉行业专用顶镦弯管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26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923锻压机械精度检验通则(GB/T10923-2009,ISO230-1:1996,NEQ) JB/T2671.1-1998弯管机参数
3简要说明
3.1精度检验方法应符合GB/T10923的规定。 3.2弯管机上安装弯曲模的底平面为弯管机几何精度的检验基准面。 3.3本部分所列的精度检验顺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次序,为了装拆检测工具和检验的方便性,可按任意次序进行检验 3.4弯管机的预调检验可不作出厂检验记录。 4预调检验
按图1所示,将水平仪放在弯管机安装弯曲模的底平面上,沿弯管机床身的左右方向(见图1a))和前后方向(见图1b))进行检验,其水平仪的指示值不得大于0.20/1000。
a)
图1
5几何精度检验 5.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 5.1.1检验方法
根据弯管机主轴的结构不同,对应选择以下一种检验方法: a)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主轴图2所示位置,在回转架旋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
算出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 b)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图3所示的弯曲模的定位圆键的圆柱面上,在回转架旋
1 JB/T2671.3—2010
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算出百分表最大读数差。
V
L
图 2
图3
5.1.2公差
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公差按表1的规定。
表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的公差
单位:mm
公差 0.05 0.08 0.12 0.20 0.30
弯管最大外径
≤60 >60~114 >114~159 >159~273 >273
5.1.3检验工具
百分表。 5.2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 5.2.1检验方法
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图4所示位置,在回转架旋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算出百分表最大读数差。
0
图4
5.2.2公差
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公差按表2的规定。
表2回转架旋转时端面圆跳动的公差
单位:mm
弯管最大外径
公差 0.10 0.12 0.20 0.30 0.40
≤60 >60~114 >114~159 >159~273 >273
2 JB/T2671.3—2010
5.2.3检验工具
百分表。 5.3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5.3.1检验方法
按图5所示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回转架加工面的图5所示位置,在旋转最大弯曲角度α内任意位置,回转架旋转至预选角度时自行停止,计算出百分表最大读数差A1,在同一预选角度重复进行五次,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1即为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L+10
3
图5
5.3.2公差
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公差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
表3弯曲角度定位重复精度的公差
单位:mm
公差△1 0.70 1.00 1.70 2.80
测量点距弯曲中心的位置L
200 300 600 800
注:若弯管机结构所限,当检验项目无法按上述L位置检验时,可在旋转最大弯曲角度α内选定位置检验,公差值
按△1=L·tan0.2°计算。计算后的公差值,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3.3检验工具
百分表。 6工作精度检验
工作精度检验时,弯曲管件的材质和条件应符合JB/T2671.1的规定。 6.1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 6.1.1检验方法
按图6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管件弯曲段的最大与最小外径,按式(1)计算得出圆度(椭圆度)误差△2。
Dmx =Dmin ×100%
(1)
42=
D
式中: Dmax—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大外径; Drrin -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小外径; D- 一管材的实际外径。
-
3 .0
JB/T2671.3—2010
Dmir 图6
6.1.2公差
弯曲管件的圆度公差按表4的规定。
表4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的公差
弯曲半径R mm 1.3D≤R≤1.5D R>1.5D~2D R>2D~3D R>3D
公差△2 (%) 12 10 8 6
6.1.3检验工具
游标卡尺等。 6.2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 6.2.1检验方法
按图7所示,用游标卡尺和专用样板(或金属直尺)测量管件的起皱节距t和波浪度8。专用样板测量部位半径产为弯曲半径R减去管材的实际外径D的一半(D/2)。
图 1
6.2.2公差
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公差应不大于D/100;起皱节距t应大于45。 6.2.3检验工具
游标卡尺、专用样板(或金属直尺)。 6.3弯曲管件的减薄量 6.3.1检验方法
按图8所示,将弯曲的管件从弯曲段中间的横截面处切开,用游标卡尺测量管件最薄处壁厚(或用测厚仪测量管件的减薄量)按式(2)计算得出减薄量b。
b = So -Smin ×100% .
(2)
So
式中: Smin 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小壁厚;
4 CEPX
JB/T2671.32010
So——管件的实际壁厚。
Smin
图 8
6.3.2 公差
弯曲管件的减薄量公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5弯曲管件减薄量的公差
公差b (%) 23 18 .15 13 10
弯曲半径R
mm 1.3D≤R≤1.5D R>1.5D~2D R>2D~2.5D R>2.5D~3D
R>3D
6.3.3检验工具
游标卡尺、测厚仪。
5 C
JB/T 2671.3—2010 代替JB/T3851--1985
弯管机 第3部分:精度 Tube bending machinesPart 3: 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0-07-01实施 JB/T2671.3—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简要说明.. 预调检验. 几何精度检验 5.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 5.2 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 5.3 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6 工作精度检验 6.1 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 6.2 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 6.3 弯曲管件的减薄量.. 表 1 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的公差表2 回转架旋转时端面圆跳动的公差,表3弯曲角度定位重复精度的公差表4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的公差,表5弯曲管件减薄量的公差
3
+ 5 P
JB/T2671.3—2010
前言
JB/T2671《弯管机》拟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技术条件;一第2部分:参数;
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是JB/T2671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3851—1985《弯管机精度》。 本部分与JB/T3851--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检验方法;
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要求。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长治市钜星锻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颁新弯管设备有限公司、长治市科维锻压机械
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申国庆、宋杰、周昌华、张治原、姚保富。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3851—1985。
II C
JB/T2671.3—2010
弯管机第3部分:精度
1范围
JB/T2671的本部分规定了缠绕式弯管机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在冷态条件下,进行缠绕式弯曲管材的弯管机(以下简称弯管机)。 本部分不适用于弯曲半径小于1.3倍管材直径的锅炉行业专用顶镦弯管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26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923锻压机械精度检验通则(GB/T10923-2009,ISO230-1:1996,NEQ) JB/T2671.1-1998弯管机参数
3简要说明
3.1精度检验方法应符合GB/T10923的规定。 3.2弯管机上安装弯曲模的底平面为弯管机几何精度的检验基准面。 3.3本部分所列的精度检验顺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次序,为了装拆检测工具和检验的方便性,可按任意次序进行检验 3.4弯管机的预调检验可不作出厂检验记录。 4预调检验
按图1所示,将水平仪放在弯管机安装弯曲模的底平面上,沿弯管机床身的左右方向(见图1a))和前后方向(见图1b))进行检验,其水平仪的指示值不得大于0.20/1000。
a)
图1
5几何精度检验 5.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 5.1.1检验方法
根据弯管机主轴的结构不同,对应选择以下一种检验方法: a)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主轴图2所示位置,在回转架旋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
算出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 b)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图3所示的弯曲模的定位圆键的圆柱面上,在回转架旋
1 JB/T2671.3—2010
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算出百分表最大读数差。
V
L
图 2
图3
5.1.2公差
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公差按表1的规定。
表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的公差
单位:mm
公差 0.05 0.08 0.12 0.20 0.30
弯管最大外径
≤60 >60~114 >114~159 >159~273 >273
5.1.3检验工具
百分表。 5.2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 5.2.1检验方法
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图4所示位置,在回转架旋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算出百分表最大读数差。
0
图4
5.2.2公差
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公差按表2的规定。
表2回转架旋转时端面圆跳动的公差
单位:mm
弯管最大外径
公差 0.10 0.12 0.20 0.30 0.40
≤60 >60~114 >114~159 >159~273 >273
2 JB/T2671.3—2010
5.2.3检验工具
百分表。 5.3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5.3.1检验方法
按图5所示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回转架加工面的图5所示位置,在旋转最大弯曲角度α内任意位置,回转架旋转至预选角度时自行停止,计算出百分表最大读数差A1,在同一预选角度重复进行五次,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1即为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L+10
3
图5
5.3.2公差
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公差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
表3弯曲角度定位重复精度的公差
单位:mm
公差△1 0.70 1.00 1.70 2.80
测量点距弯曲中心的位置L
200 300 600 800
注:若弯管机结构所限,当检验项目无法按上述L位置检验时,可在旋转最大弯曲角度α内选定位置检验,公差值
按△1=L·tan0.2°计算。计算后的公差值,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3.3检验工具
百分表。 6工作精度检验
工作精度检验时,弯曲管件的材质和条件应符合JB/T2671.1的规定。 6.1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 6.1.1检验方法
按图6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管件弯曲段的最大与最小外径,按式(1)计算得出圆度(椭圆度)误差△2。
Dmx =Dmin ×100%
(1)
42=
D
式中: Dmax—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大外径; Drrin -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小外径; D- 一管材的实际外径。
-
3 .0
JB/T2671.3—2010
Dmir 图6
6.1.2公差
弯曲管件的圆度公差按表4的规定。
表4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的公差
弯曲半径R mm 1.3D≤R≤1.5D R>1.5D~2D R>2D~3D R>3D
公差△2 (%) 12 10 8 6
6.1.3检验工具
游标卡尺等。 6.2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 6.2.1检验方法
按图7所示,用游标卡尺和专用样板(或金属直尺)测量管件的起皱节距t和波浪度8。专用样板测量部位半径产为弯曲半径R减去管材的实际外径D的一半(D/2)。
图 1
6.2.2公差
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公差应不大于D/100;起皱节距t应大于45。 6.2.3检验工具
游标卡尺、专用样板(或金属直尺)。 6.3弯曲管件的减薄量 6.3.1检验方法
按图8所示,将弯曲的管件从弯曲段中间的横截面处切开,用游标卡尺测量管件最薄处壁厚(或用测厚仪测量管件的减薄量)按式(2)计算得出减薄量b。
b = So -Smin ×100% .
(2)
So
式中: Smin 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小壁厚;
4 CEPX
JB/T2671.32010
So——管件的实际壁厚。
Smin
图 8
6.3.2 公差
弯曲管件的减薄量公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5弯曲管件减薄量的公差
公差b (%) 23 18 .15 13 10
弯曲半径R
mm 1.3D≤R≤1.5D R>1.5D~2D R>2D~2.5D R>2.5D~3D
R>3D
6.3.3检验工具
游标卡尺、测厚仪。
5
上一章:GB/T 26654-2011 汽车车轮用铸造镁合金 下一章:JB/T 12137-2015 风力发电机组主轴锻件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11870.3-2014 重型弯管机 第3部分:精度 JB/T 12520.3-2015 开卷机 第3部分:精度 JB/T 7177.3-2015 精冲机 第3部分:精度 JB/T 11813.3-2014 纵剪机 第3部分:精度 JB/T 7418.3-2014 外圆磨床 第3部分高精度机床精度检验 JB/T 6341.3-2015 钢球磨球机 第3部分:高精度机床 精度检验 JB/T 13910.3-2020 堆垛机第3部分∶精度 JB/T 2858.3-2017 螺纹磨床 第3部分:精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