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 180. 10 E 92 备案号:29418--2010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249---2010 代替 SY/T 5249—2000
地面液压驱动可控震源
Land hydraulic driving vibrator
201010一01 实施
2010一05一01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52492010
目 次
前言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产品分类 4 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7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
-#:
欢迎光欢临
................
.....·.....
SY/T 5249---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SY/T5249--2000《地面液压驱动可控震源车》。 本标准与SY/T5249-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第2章的标题“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对其中的弓引用标准进行广增加和修改; 一将第3章的标题由“型号与基本参数”改为“产品分类”;对3.1中的可控震源型号的编制方法作了变更;因可控震源技术领域的扩大,可控震源向大吨位方向发展,对3.2中的“基本参数”做了增加和修改;一将第 4章、第 5章、第6章、第7章内容进行了增加和修改。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定北奥石油物探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装备事业部、南
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知非、徐小刚、张志勇、张会敏、王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 52491991,SY/T 5249—2000。
I
SY/T 5249—2010
地面液压驱动可控震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液压驱动可控震源(简称可控震源)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地面地球物理勘探用可控震源设计、制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95—2002,ECE Reg.No.51,NEQ)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3766--2001,ISO4413:1998,.EQV) GB/T 7935 液压元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9656汽车安全玻璃(GB 9656--2003,ECE R43:2000,NEQ) GB/T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 12539 汽车肥爬陡坡试验方法 GB/T 1254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最小转弯通道圆直径和外摆值测量方法 GB/T 12544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 14039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GB/T14039-2002,ISO4406:1999,
MOD)
GB/T 18697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T18697—2002,ISO5128:1980,EQV) 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5 工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6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QC/T 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
3产品分类 3.1型号
Kz x(X)_xxX
设计序号 AS 代表铰接转向式可控震源;省略代表直梁式可控震源可控震源名义振动力;取两位数是用名义振动力(kN)的十分之一表示或者取三位数是用名义振动力(1bf)的百分之表示
可控震源自编代号
SY/T 5249—2010
3.2基本参数
可控震源的基本参数见表 1。
表1 基本参数
名藍称
基本参数
最大名义振动力,kN(lbf) 130 (29000) 200 (45000) 230 (51000) 280 (62000) 340(75000) 400 (90000) 最大静载压重,kN(lbf) 130 29000)≥200 (45000)|≥230 (51000)≥280 (62000)≥340 (75000)≥400 (90000) 重锤质量,kg
≥3500
≥4500
2000
≥2600
≥5500
≥6500
制动距离(初速度 25km/h), m 最大振幅极限频率,Hz 振动平板离地间隙,mm 最高车速,km/h 最小转弯直径,m 最大爬坡度,% 驻车坡度,% 工作环境温度,℃
≤14
≤15
≤13
17
8 450 25-40 ≤30 ≥45 ≥36 -20~ 50
4 技术要求
4.1般要求 4.1.1可控震源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4.1.2所有焊接件应符合JB/T5943的要求,对车架重要部位应进行消除应力处理,重要焊缝进行手工超声波探伤,应符合 GB/T 11345 的规定。
38
4.1.3整车装配要求应符合 JB/T 5945的要求;紧固件扭紧力应符合QC/T 518的规定。 4.1.4 所有涂漆层应符合 JB/T 5946 的要求。 4.1.5所有外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驾驶室内最大噪声限值为83dB(A),其车外最大噪声限值为 97dB(A)。
4.1.6 4.1.7 4.1.8 整车传动平稳、 4.1.9 4.1.10 4.1.11 工作环境温度低于-20℃,采取特殊处理后应保证正常工作。 4.2 外观 4.2.1 整车在静止和运动中不得泄漏油、气、水。 4.2.2所有线路、管路及杆件应在行车和振动中不松动,无磨破、渗漏、损坏现象,线路所要穿越的孔眼应有护套。 4.2.3电线的规格、颜色应符合QC/T414的规定。 4.2.4与电瓶接线柱和与起动机相连的各主电源线连接应紧固可靠,防止因松动出现打火现象。 4.2.5各种仪表、报警装置应排列整齐、灵敏可靠。 2
各操作件动作应灵活、准确可靠,应无卡滞现象,工作中应不自行脱位。
无异响。
:
气路、液压系统应进行密封试验。
照明系统各种指示灯、照明灯装备应齐全。
SY/T 52492010
4.2.6凡需安全提示的部位应有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蓄能器只许充氮气!”等。 4.2.7各种标牌应字迹清晰、固定牢靠。 4.2.8可控震源应装备灭火器,灭火器应安装牢靠并便于取用。 4.2.9整车易伤人的过热部位和运动部位应加装防护装置。 4.2.10导柱、提升缸、重锤活塞杆表面无加工刀痕和划痕、镀层均匀、润滑良好。 4.3发动机 4.3.1发动机技术状况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或技术协议的规定。 4.3.2当使用环境温度不低于-5℃时,应能顺利启动;当使用环境温度在-5℃~-20℃时,采取措施后,应能启动。 4.3.3发动机在额定工况内各种不同转速下应工作正常、无异响,油压、油温、水温均应处于发动机的技术规范之内。 4.4驾驶室 4.4.1驾驶室应设保温层,外表面应平整、光滑。外形规整,内部设施布局合理、固定可靠,并不应有任何可能使人致伤的尖锐凸起物。 4.4.2空调及暖风装置应工作正常;空调系统采用非氟制冷剂。 4.4.3刮水器动作应平稳,雨、雪天行驶应具有良好的视野清晰度。 4.4.4门窗应开关自如,行驶和振动中不得自行脱开。后视镜和遮光板应可靠地稳定在所需的位置上,行驶和振动中不得自行改变位置。 4.4.5驾驶室内部应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低于1kg。 4.4.6驾驶室门窗应使用符合 GB9656规定的安全玻璃。 4.5液压系统 4.5.1液压系统应设过载保护和液压冲击保护装置。高压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应不大于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 1.25 倍。 4.5.2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应符合GB/T7935和GB/T3766的规定。 4.5.3在安装伺服阀之前,用外循环装置对振动液压系统进行清洗,重锤的清洗次数不少于8h;清洁后振动系统油液的清洁度等级应符合GB/T14039中的15/12级~18/15级。 4.5.4往液压油箱加油时,应通过滤芯过滤精度不大于10μm的过滤器加油。 4.5.5振动系统伺服阀滤芯过滤精度不大于5μm。 4.6振动器 4.6.1振动器组装之后应进行密封试验,应不渗漏。 4.6.2振动器锤体与活塞杆上下相对运动应灵活,应无卡滞和爬行现象。 4.6.3振动平板焊接后,应进行热处理及探伤检验。 4.6.4振动平板升降应灵活、平稳。 4.7整车行驶性能 4.7.1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最小转弯直径、制动距离、最大驻车坡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4.7.2转向系统在任何操作位置上应不与其他零部件有干涉现象, 4.8振动性能
振动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振动性能技术指标
备注
项目名称最大振动出力,kN
指标 ≥设定值×90%
3
SY/T 5249—2010
表2 (续) 指标
项目名称最小振动出力,kN 平均振动出力,kN 最大相位差,(°)基波平均相位差,(°) 注:最大设定值等于最大静载压重。
备注
≥设定值×60% ≥设定值×70%
不计起始与终了过渡带不计起始与终了过渡带
不计起始段不计起始段
25 ≤2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
目测及相应检测方法应符合4.2,4.4.1,4.4.3,4.4.4,4.4.5,4.4.6,4.6.2和4.6.4的要求。 5.2行驶性能试验 5.2.1 行驶试验
试验选择公路、土路和山路,路长比例分别为20%,40%和40%的多种路面进行行驶试验,总里程不得少于100km,并应符合4.1.8和4.2.1的要求。 5.2.2最高车速的测定试验
最高车速的测定试验按GB/T12544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2.3爬坡试验
爬坡试验按GB/T12539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2.4最小转弯直径的测定方法
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按GB/T12540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2.5驻车制动试验
驻车制动试验按以下试验方法进行: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可控震源在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5min。 5.2.6 行车制动试验
在平直的硬路面上,整车已稳定行驶在25km/h时,踩下制动踏板(同时松开加速踏板)直至整车停止,测量制动距离。试验次数不得少于三次,取制动距离的平均值。 5.3 其他试验 5.3.1驾驶室防雨密封性试验
驾驶室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淋雨试验室人工降雨试验时,将可控震源门窗可靠关闭,进行降雨强度5mm/min~7mm/min,方向与铅垂成45°角,降雨时间不少于15min 的试验。 5.3.2噪声测定
驾驶室内噪声及车外噪声测定按GB/T18697和GB1495测定。 5.3.3气动系统密封性试验
当气压升到最高气压(0.8MPa)时接上驻车制动,停止空气压缩机工作,每1h其气压降低应不超过 0.01MPa。 5.3.4液压系统密封性试验
液压系统在工作压力下,稳压15min,检查液压系统,应无泄漏现象。
1
SY/T 5249—2010
5.3.5振动器密封性试验
振动器组装后进行密封性实验,试验压力为30MPa,保持3min;各油路及其密封处应无泄漏现象。 5.4振动性能检测 5.4.1试验前的准备
按表3中的参数振动100次,观察振动过程是否平稳,检查各处有无漏油、漏气现象。
表3振动准备扫描信号参数
参数值
参数名称
信号类型频率范围,Hz 扫描时间,s 起始、终了斜坡时间,s 振动幅度(压重),% 锁相信号振幅控制
线性 20~~30 20 0. 5 10 输出力自动振幅控制
5.4.2 测试环境及条件
a)测试场地为平整砂土地表; b)环境温度为10℃~40℃; c)液压油工作温度为30℃~65℃; d)测试推荐频率为 7Hz~118Hz,8s,0.5s斜坡、线性扫描信号; e)相位控制方式采用逐周期相位校正,振幅控制方式采用基值力,自动振幅控制;锁相信号采
用震源输出力。
5.4.3试验设备及记录仪器
a)试验设备采样准确度1ms,计算有效位数1.0×10-3,记录仪器转换位数不小于12位,测试
加速度表精确度1.0×10-3; b)推荐使用可控震源计算机分析系统(VCA)及相应的测试程序,或可控震源质量分析系统
(VQC88 及 Sandwich)。
5.4.4测试过程与步骤
可控震源性能测试过程与步骤应按相应要求进行。特别要注意检查在以下过程与步骤中的正确性:
a)电源电压值与极性的接人; b)测试连线; c)测试用传感器的校准; d)数据采集门槛值设定; e)数据存储路径与文件名命名; f)测试参数组。
5.4.5试验报告的基本格式与内容
a)封面要求:
试验报告封面应包括:被测可控震源型号及出厂编号、环境温度、地表条件、测试时间、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