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050-2010 硬质合金 X射线荧光测定金属元素含量 熔融法

GB/T 26050-2010 硬质合金 X射线荧光测定金属元素含量 熔融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1:10:49



相关搜索: 硬质合金 射线 荧光 测定 含量 含量 金属元素 26050

内容简介

GB/T 26050-2010 硬质合金 X射线荧光测定金属元素含量 熔融法 ICS 77.160 H 16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50—2010
硬质合金
X射线荧光测定金属元素含量
熔融法
Hardmetals--Determination of contents of metallic elements byX-rayfluorescence-Fusion method
(ISO4503.1978,MOD)
2011-10-01实施
2011-0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050-2010
前言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4503:1978《硬质合金 X射线荧光测定金属元素含量 熔融法》。
本标准与ISO4503:1978在结构略有变动,增加了5.6条和8.6条,将国际标准的8.6条改为8.7条。 本标准与ISO4503:1978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
置的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附录A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入:赵永昌、章秋霖、陈邦明、曾俊力、罗盛任
1 GB/T26050—2010
硬质合金
X射线荧光测定金属元素含量
熔融法
警告一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碳化物和硬质合金中钻、铬、铁、锰、钼、镍、锯、钼、钛、钨、钒和锆含量的X射线荧光分析法适用领域
n
本标准适用于铌、钼、钛、钒、钨和锆的碳化物。 本标准也适用于这些碳化物和粘结金属的混合物。 本标准还适用于用这些碳化物制成的所有牌号的预烧结和烧结硬质合金,测定范围见表1。
表 1
质量分数/%
元素 Co Cr Fe Mn Mo Nb Ni Ta Ti V W Zr
最小 0. 05 0. 05 0. 05 0. 05 0. 05 0. 05 0. 05 0. 10 0. 3 0.15 45 0. 05
最大 50 2. 0 2. 0 2. 5 5. 0 15 5. 0 30 30 4. 0 95 2. 0
方法原理测量被测元素的特征X射线光谱的强度。为了消除粒度和元素间相互影响,将试料溶解在合适的
3
混合酸中,转化为硫酸盐,或者直接进行氧化。然后,把其硫酸盐或其氧化物和四硼酸钠和钡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熔化在一起。 4干扰元素
干扰元素的影响,例如钛和钨对钒的线干扰,应予以考虑。 GB/T26050—2010
5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5.1无水过氧化钡或无水碳酸钡。 5.2无水四硼酸钠或无水四硼酸锂。
[
为了确保无水,把四硼酸钠加热到约400℃,四硼酸锂加热到约670℃。 5.3氢氟酸(pl.12g/mL)。 5.4硝酸(1+1)。 5.5 硫酸(1十1)。 5.6溴化锂溶液(240mg/mL)。 6仪器与设备 6.1X射线荧光光谱仪。 6.2炉子:用以在700℃~900℃下氧化试料,并在约1100℃下制备硼酸盐熔化物。
注:如能采用带自动的高温熔融、混合、搅拌、铸模一体化功能的高频熔样机更好。 6.3 铂皿:50mL100mL或20mL(平底)
注:以95%Pt+5%Au的血较好。 6.4铂合金板:具有磨光的表面的铂合金,如85%Pt+10%Rh十5%Au或者95%Pt十5%Au。该板应保持表面温度为300℃~400℃,这样使硼酸盐片(见8.4)容易松散并耳不开裂。 6.5黄铜环,或者耐热钢筒,或者石墨筒。
注:可以用石墨或者耐热钢模代替铂合金板(6.4)和黄铜环。 6.6湿的或干的研磨装置。 7样品 7.1试样应该在研钵中被粉碎成粉末,研钵应由不致于改变试样成分的材料制戒。被粉碎的材料,当用酸溶液方法时,应通过2mm筛,用氧化法时,应通过0.18mm筛。 7.2分析应该使用两份或三份试样来进行。
8分析步骤
8.1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土0.001g。如铂血为20mL(平底),试样量可按比例减至0.2g,精确至±0.001g。
注:如果试样中含有润滑剂,则必须采用润滑剂含量的校正值, 8.2将试料置于铂皿中,用预先选用的溶解步骤(8.2.1)或者用氧化步骤(8.2.2)转化试样。如果钼含量大于0.1%就不得用氧化步骤,
注:如果用氧化步骤,须在瓷舟上转化试样。 8.2.1加15mL硝酸(5.4)到未氧化或者部分氧化过的试料上,适度地加热铂血,滴加2mL氢氟酸(5.3),把铂血保持在适度温度。在试料完全溶解后,加人1mL~2mL硫酸(5.5)。使其干燥,在近 600℃下加热,直到不再有SO:蒸气逸出为止,冷却。
存在着钼从一个埚转移到另一个埚的可能性,所以,在加热操作中,应该注意避免这种转移。 因此,不在同一个炉子中加热钼含量高低不同的样品。 8.2.2在空气中,在700℃~900℃的炉子内氧化试料约1h。如果达到了完全氧化,按照8.3的规定继续进行试验。如果没有达到完全氧化(如含有高钛量的硬质合金)按照8.2.1的规定继续进行试验。 8.3把试样和由((15士0.01)g四硼酸钠(5.2)与(4士0.01)g过氧化钡(5.1)或(4.5士0.01)g碳酸钡 2 GB/T26050—2010
(5.1)所组成的熔融缓冲混合物充分地混合,适当地加热铂皿,直到其内容物完全熔融,反应已平息为止。用盖盖住铂皿。通过在约1100℃温度下,熔化10min~15min来溶解氧化物。回荡熔化物以得到均匀体。 8.4把熔化物倒入已预热的黄铜环(6.5)中,该黄铜环放在铂合金支板(6.4)上,支板置于一个约 300℃~400℃的加热装置上。让其冷却,致使硼酸盐片从支板上疏松下来,把带有环的硼酸盐片放在石棉板上,冷却到室温。 8.5在一个湿的或干的研磨装置(6.6)上,研磨硼酸盐片,直至得到一个平滑光洁的表面。立刻冲洗,干燥该表面。
注:应该在220号砂纸上作最后的湿研磨或干研磨,当使用干研磨时,务必避免一个试样通过砂纸被另一个试样
污染。
8.6如采用高频熔融制样机(6.2注),先称取0.2g试样精确至土0.001g,经氧化后与6g土0.001g 四硼酸锂分别放人专用20mL铂血(平底)中充分混合后,加人0.7mL溴化锂溶液(5.6),置于高频熔样机上,在1150℃温度下熔化10min~15min,其氧化物被完全熔融成均匀的玻璃片。
注:采用此条款操作,可省略8.3、8.4、8.5所规定的操作。 8.7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 9X-射线荧光分析 9.1为了得到最佳的脉冲值,全部测量参数,包括X射线管的阴极材料,均应予以选择。 9.2 应使用表2所示的分析线。
表 2
元素分析线注:推荐全部被测元素,在第一级反射中,用LiF(200)晶体。对于钛,在第二级测量时,可用季戊四醇晶体。
Ta,W La1
Co,Cr,Fe,Mn,Mo,Nb,Ni,Ti,V,Zr
K.l.2
9.3当需要时,应进行背底校正。 10标准曲线的制备
标准曲线,应该在具有表1所规定的化学成分、大致相当于待分析的硬质合金牌号的合成试样的基础上进行绘制。这些试样应该通过混合已精确知道其成分含量的金属或其适当的化合物来进行制备。 该混合物应按8.1~8.7的规定进行分析。 11结果表示 11.1偏差
两次或三次单独测定值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表3所给值。
表 3 两次测量的偏差/%
含量/% 0.05~0. 4 >0.4~2 >2~10 >10~30 >30~95
三次测量的偏差/%
0. 04 0. 20 0.30 0. 4 1. 0
0. 05 0. 25 0. 35 0. 5 1.2
11.2最终结果
报出合格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修约到表4所给出的精确度。
3 GB/T26050—2010
表 4
含量/% 0.05~0.4 >0.4~30 >30~95
修约精确度/%
0. 01 0. 1 1
12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标准编号; b) 鉴定试样所需的各种细节; c) 所得结果; d) 本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或认为是附加的各种操作; e) 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现象的细节。
4 GB/T26050--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04503:1978相比的技术差异及原因
表A.1给出了本标准与ISO4503:197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A.1 本标准与IS04503:197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原 因
本标准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
考虑到安全性
警告增加了无水四硼酸锂溴化锂溶液增加注铂皿20mL(平底)增加20mL铂Ⅲ的称样量增加注增加采用高频熔融制样机操作

5. 2 5. 6 6. 2 6. 3 8.1 8. 2 8. 6
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标准的执行
5
上一章:GB/T 26051-2010 硬质合金 钴粉中硫和碳量的测定 红外检测法 下一章:GB/T 26052-2010 硬质合金管状焊条

相关文章

X射线荧光熔融法测定锰系合金中硅、锰和磷含量 GB/T 36164-2018 高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 GB/T 36164-2018 高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铸铝合金主元素含量 YS/T 806-2020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8043-2013 首饰 贵金属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YB/T 4907-2021 锰铁、锰硅合金和金属锰 锰、硅、铁、磷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30905-2014 无机化工产品 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