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60.20 J 33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74.1--2010
焊接材料的检验
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
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Test methods for welding consumables-
Part 1 : Preparation and testing of deposited metal specimens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steel,nickel and nickel alloys
(ISO 15792-1:2000,Welding consumables—Test methods- Part l:Test methods for all-weld metal test specimens in steel
nickel and nickel alloys,MOD)
2011-06-01实施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774.1—2010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一般原则 4 试验用母材
1
试件制备 6 焊接条件 7 热处理 8 取样位置和试样尺寸 9 复验 10 试验报告
5
GB/T25774.1--2010
前言
GB/T25774《焊接材料的检验》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数金属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
一第2部分:钢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一第3部分:T型接头角焊缝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本部分是GB/T25774《焊接材料的检验》的第1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5792-1:2000《焊接
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试样制备方法》。
考虑我国焊接材料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验的实际情况,采用ISO15792-1:2000时做了如下技术内容修改: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5178、ISO9016:2000及ISO13916:1996等国际标准,用已被等同采用的我国相应标准替代;
一增加了12种试件类型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按国内习惯,对于IS015792-1中的1.0和1.1类型的试件,以及增加的2.2、2.3、2.7、2.8类
型的试件,未采用$8mm的拉棒,而采用$6mm的拉棒;一在第4章试验用母材”中增加了隔离层厚度不小于3mm的要求;一明示了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尺寸的要求。 本部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标准名称修改为“焊接材料的检验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
及检验”。 本部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建德市新安江电焊条厂、北京金
威焊材有限公司、武汉铁锚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高盛平、储继君、徐和生、边境、程宁、侯永泰、陈默。
I
GB/T25774.1—2010
焊接材料的检验
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
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1范围
GB/T25774的本部分规定了钢、镍及镍合金焊接材料的熔敷金属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的制备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材料或其他电弧焊熔敷金属力学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577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650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2650—2008,ISO9016:2001,IDT) GB/T2652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652—2008,ISO5178:2001,IDT) GB/T1859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GB/T18591一2001,
ISO13916:1996,IDT) 3一般原则
试验的焊接材料按相关的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选取,熔敷金属的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按以下要求进行制备。 4试验用母材
试验用母材应与焊接材料产品标准中要求的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验用材料一致。若采用其他母材,应采用试验的焊接材料在坡口面和垫板面至少焊接两层隔离层,隔离层的厚度加工后不小于3mm,以确保稀释最小。 5试件制备
试件应制备成带垫板的V型坡口形式,垫板固定焊在试件的背面,见图1和表1。 试板焊前应予以反变形或拘束策,以防止角变形。试件焊后不充许矫正,角变形超过5“的试件应予
报废。
各类型的试件尺寸见表1。试件类型按相关焊接材料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选择。 6焊接条件
试件应在平焊位置制备,除非焊接材料产品标准中规定了其他位置,才允许采用其他位置焊接。 启焊时试板温度应加热到焊接材料产品标准规定的预热温度,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道间温度,试板
温度超过时,应在静态大气中冷却。预热温度和道间温度可使用表面温度计、测温笔或者热电偶,按 GB/T18591规定进行测量,推荐试件纵向中部距焊缝中心25mm处的表面做为测温点。
1
GB/T 25774.1—2010
道间温度和焊接规范按焊接材料产品标准要求。如果必须中断焊接,应将试板在静态大气中冷却。 重新焊接时,试板应加热到规定的道间温度。
B
26
图 1 试件尺寸表 1 试件类型和尺寸
根部间隙6 坡口面角度β
试板厚度t 试板宽度α 试板长度1 垫板厚度t mm
试件类型
(") 10+g5 10+5 10+g.5 10+g5 10+s 10+5 10+5 10+5 10+s 10 +g.5 15+g.5 15+#s 22.5± 22.5± 22.5#5 22.5 22.5* 30~45 30~45 30~45
mm ≥80 ≥90 ≥100 ≥150 ≥150 ≥200 ≥150 ≥150 ≥125 ≥125 ≥150 ≥125 >90 ≥90 ≥90 ≥90 ≥125 ≥80 ≥80 ≥80
mm 10 12 14 16 20 25 20 24 24 28 12 12 6. 5 10 10 12 12 5 7 12
mnm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250 ≥250 ≥300 ≥300 ≥100 ≥100 ≥150 ≥150 ≥250 ≥100 ≥100 ≥150
mm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1. 0 1.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12 12 16 20 25 30 20 25 20 30 20 25 12 12 20 20 20 14 14 20
2
GB/T25774.1—2010
7热处理
除去氢处理外,热处理应在试件上进行,或经机械加工切断后进行。热处理按焊接材料产品标准规定进行。
去氢处理在加工拉伸试样前后均可进行。试样可进行不高于250℃,不超过16h的去氢处理。 8取样位置和试样尺寸
拉伸试样的取样位置见图2,冲击试样的取样位置见图3。取样时可采用机械切割或热切割,当采用热切割时,应至少保证10mm的机械加工余量。镍及镍合金材料仅允许采用机械加工方法。
N
G/
图2 拉伸试样取样位置
2
S
图3冲击试样取样位置
拉伸试验按GB/T2652进行,对于1.0、1.1、2.2、2.3、2.7、2.8类型的试件,采用$6mm的拉棒,其他类型的试件采用$10mm的拉棒,试样尺寸见图4和表2。
冲击试验按GB/T2650进行,试样尺寸见图5和表3。 9复验
任何一项检验不合格时,按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复验。 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件和焊接材料
试件类型;一试板材料;垫板材料;
GB/T25774.1--2010
焊接材料型号、牌号和隔离层层数(如存在);焊接材料的烘干规范(如需要);焊接材料的批号或炉号;焊接材料尺寸。
b) 采用的焊接条件
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电源;电流类型和极性:电流(送丝速度)、电压和焊接速度;干伸长;保护气类型和流量; -焊道数/焊层数;不摆动焊道或摆动焊道;预热温度;道间温度。
热处理(包括去氢处理)
c)
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条件。
d) 与本标准规定不一致的情况。
试验结果
e)
试验温度;射线检查(如需要);届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吸收能量;缺陷。
一原始标距; L. 平行长度; d—拉棒直径;
Lo
一过渡弧的半径。
图4熔敷金属拉伸试样
4
GB/T25774.1—2010
表2熔敷金属拉伸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Le* ≥L+d/2 ≥L.+d/2
试板厚度 ≤14 ≥16 注:试样夹持端尺寸根据试验机夹具结构确定。 a仲裁试验时,平行长度采用L。十2d,除非材料尺寸不够。
d 6±0.07 10±0,07
Lo 5d 5d
4
≥0. 75d ≥0.75d
图5冲击试样
表3冲击试样尺寸及偏差
符号及序号
名 称
公称尺寸 55mm 10 mm 10 mm 45° 8mm 0.25mm 27.5mm 90° 90°
机加工偏差 ±0.60 mm ±0.075mm ±0.11mm
长度高度宽度缺口角度缺口底部高度缺口根部半径缺口对称面一端部距离试样纵向面间夹角缺口对称面一试样纵轴角度
h w 1 2 3 4 5
±2° ±0.075mm ±0.025mm ±0.42mm
±2° ±2°
注:除端部外,试样表面粗糙度应优于Ra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