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10 CCS F 01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6031—2022
电石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diagnosis of energy saving
ofcalciumcarbideplant
2023-04-01实施
2022-09-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603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化工分公司、中国化工节能技
术协会、内蒙古白雁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电化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新元洁能有限公司、神木市电石集团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平煤神马集团电化有限公司、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宁夏乾洋循环化新材料有限公司、乌海中联化工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北京化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阳、季晓春、李永亮、江军、辛文辉、杨传玮、范建林、高智祥、金国钢、李欢、米卫军、李韶飞、赵鹏涛、石广伟、曹明霞、赵永远、贾振祥、姚小平、安延雷、牛洪亚、徐生智、张军锋、张锐、苏天科、徐宏明、张国梁、马顺、刘猛、周俊华、闫海生、高红、曹玲、李志海。
HG/T 6031—2022
电石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石企业节能诊断工作的基本原则、诊断方法、诊断要点、工作程序、报告编写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以石灰石、兰炭、焦炭和无烟煤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电石的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28 工业余能资源评价方法 GB/T 2587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 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13234 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 16664 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21343 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21367 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749 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 GB/T 28750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 GB/T28751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节能诊断 diagnosis of energy saving 对用能单位的用能工艺技术装备、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开展的全面检查、对比、评估的过
程,其目标是为用能单位发现用能问题、查找节能潜力、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提供建议和参考 3. 2
能效标杆 energy efficiencybenchmark 用能单位在某一时期选定的要达到或超越的能效水平。
1
HG/T6031—2022
4基本原则
4.1专业性原则
节能诊断实施单位应挑选合适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并开展工作。 专家组成员的专业领域应覆盖被诊断单位的主要工艺以及热力、电气、能源计量和能源管理等诊
断工作所需专业。专家组成员应熟悉电石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熟悉节能诊断工作的内容要求、 评价标准、工作流程等。
4.2系统性原则
节能诊断实施单位应对被诊断单位进行系统性诊断,涵盖其能源输人存储、输送分配、加工转换、最终使用的全过程,并进行全系统分析。
节能诊断所提出的节能措施应避免出现局部节能而全系统能耗升高的情况,节能诊断应按工作计划有分工、有步骤地开展。 节能诊断报告宜依照规范化的框架编制,形成完善、规范的节能降耗系统解决方案。
4.3实操性原则
节能诊断实施单位应根据被诊断单位的具体特点,提出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节能措施及建设方案、用能工艺调整意见、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和能源管理制度完善措施等,并尽可能提出以上改进措施在电石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应用案例与实施效果;应避免在节能诊断建议中仅做原则性、方向性的描述。
5节能诊断方法
5.1标准对照法
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等,对电石企业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比对,包括能耗设备是否属于淘汰范围、有无能效提升空间、工艺路线是否先进、计量仪表配备是否完整、能源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等。 5.2类比分析法
通过与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或能效先进水平的能效标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被诊断单位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
类比分析法应判断所参考的类比企业能效水平是否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所选用的能效标杆应其有时效性。
当采用类比分析法时,节能诊断实施单位应提供类比设施或节能措施信息,并提出有可操作性的节能措施。 5.3专家判断法
专家组应熟悉电石生产过程和技术,在此前提下,在采用上述两种节能诊断方法的同时,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技能,对被诊断单位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对企业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集中商议,充分考虑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具体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
HG/T6031—2022
6节能诊断要点
6.1一般要点 6.1.1工艺和设备 6.1.1.1梳理电石企业技术路线、工艺流程、产能、产量、消耗指标等基本情况,对于企业综合能耗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可参照GB/T2589进行。 6.1.1.2梳理电石企业详细工艺流程图及物料、能量平衡表或者网络图,可参照GB/T3484、 GB/T28749、GB/T28751等的相关要求进行诊断。 6.1.1.3对于电石企业重点耗能工艺和设备、工艺流程中高耗能工序,可参照GB/T2587的相关要求进行诊断。列出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包括但不限于电石炉、整流设备、电机、空压机、破碎设备、石灰窑、烘干设备、炉气净化设备、压缩机等,查找其中存在的能效问题。查找淘汰设备并列出淘汰设备清单。 6.1.1.4计算和分析电石企业主要产品的单项能源消耗及综合能耗情况,按照GB21343等标准以及工业节能主管部门发布的重点产品能效指标、能效领跑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技术和设备方案是否合理;分析原材料及动力消耗、能耗情况。 6.1.1.5梳理近3年能源消耗品种、实物消耗量、热值等和单位能耗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情况以及当地能源价格情况(煤炭、燃油、燃气、电、蒸汽、工业水、氮气、压缩空气等价格)。 6.1.1.6分析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 6.1.1.7梳理近3年节能增效方面开展的工作、实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方向的新举措。 对现有能耗进行评价,包括存在的问题、节能潜力、已采用节能措施的说明,列出已经实施的节能改造设备清单和采用技术类型,对企业或节能项目的节能量计算按照GB/T13234、GB/T28750进行。 6.1.2公用工程 6.1.2.1分析电石企业公用工程,主要包括水、电、风、氮气、制冷等系统的基本情况。 6.1.2.2分析电石企业余热余压资源情况(热源、温度、压力、余热数量)、已经使用的技术;厂内厂外蒸汽利用情况,查找余热余压资源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工作可按照GB/T1028、GB/T 3486进行。 6.1.2.3分析电石企业循环水系统运行情况。 6.1.2.4分析电石企业电机系统运行情况。 6.1.2.5分析电石企业耗能.工质使用情况。 6.1.2.6分析电石企业输配电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工作可按照GB/T3485、GB/T16664进行。 6.1.3能源管理措施 6.1.3.1分析能源管理标准与基础制度制定情况。 6.1.3.2按照GB17167、GB/T21367的相关要求,梳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分析能源计量器
3
HG/T6031—2022
具存在的问题。
6.1.3.3分析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按照GB/T23331的相关要求进行诊断。 6.1.3.4考察能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6.2重点工序和装置诊断要点
电石企业节能诊断应包括其主要生产系统,含电石生产系统(原料配料、电石高温还原、电石产品的冷却)、石灰生产系统(破碎、熳烧、筛分)、炭材干燥系统、电石炉气净化及回收、电石破碎与包装等。重点诊断以上主要工序和装置的工艺合理性,识别影响其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判断和评价其改进空间。
相关变量包括但不限于: a)能源、原辅料及中间产品质量参数,包括炭材的发热量、炭材的水分及固定碳、氧化钙含
量、石灰活性等。
b)生产过程中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工艺参数、环境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
1)电石炉:操作电流、电极电压、功率因数、入炉原料配比、炉内烟气温度、炉压,热风
炉的烟气温度、炉膛压力、烘干窑尾气温度、循环水压和温度等; 2)石灰窑:燃气品种(电石炉气、天然气、煤气等)及用量、尾气温度、单位产品能耗、
动力消耗、出灰温度、石灰破损率等; 3)炭材干燥方面:烘干燃料消耗、动力消耗、炭材破损率等。
c)余热回收利用参数,包括炉气余热、炉前显热、尾气等的回收量、品位和利用量等。
7节能诊断工作程序
7.1概述
节能诊断工作一般包括6个环节:
确定节能诊断任务并成立联合工作组;
—制定节能诊断工作方案; —收集被诊断单位的资料;一召开节能诊断工作启动会; —现场节能诊断;一编制和提交节能诊断报告。
7.2确定节能诊断任务并成立联合工作组
首先应明确开展节能诊断工作的必要性。节能诊断实施单位与电石企业沟通协商后明确节能诊断工作意向,应与电石企业成立联合工作组,并沟通协商初步确定节能诊断范围。
联合工作组根据电石企业技术工艺特点等具体情况,组建一个专业性的节能诊断专家组。专家组应明确组长、副组长、小组成员,专家组组成人员的专业背景应以工艺技术、公用工程、能源计量和能源管理为主。专家组规模(一般不少于3人)可根据节能诊断对象生产工艺、能耗复杂性和节能诊断范围确定。 7.3制定节能诊断工作方案
工作组根据节能诊断任务和专家组组成人员的专业背景,制定节能诊断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具体对接人员。 4
HG/T6031—2022
7.4收集被诊断单位的资料
收集被诊断单位涉及能源的相关信息,包括近3年企业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概况,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以及各工序能耗,主要用能设备清单,企业主要用能系统介绍(包括电气系统、 热力系统、电炉尾气系统、水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等),能源统计管理、能源消耗定额制度及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企业能源考核的指标和目标,节能项目实施情况等。及时提供专家组进行前期的资料审核。
专家组可进行初步诊断,对企业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初步形成节能诊断工作重点方向,梳理出无成本项目、低成本项目和需一定成本项目,并在节能诊断工作启动会中讨论。专家组成员应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对基本资料进行文件审核,提出补充资料清单。 7.5召开节能诊断工作启动会
工作组可择机组织节能诊断工作启动会。会上应介绍本次节能诊断的工作方案,向企业负责人介绍基本情况,并准备详细的资料供各位专家查阅,专家通过讨论初步形成节能诊断关键点。会议中专家组可提出需要企业现场补充的资料,企业应予以准备,以便现场节能诊断查阅。
工作组向各位专家通报现场节能诊断的行程和人员分组安排,并向各位专家发送现场节能诊断日程安排和节能诊断意见反馈表。必要时可签订保密协议。 7.6现场节能诊断
现场节能诊断主要对企业关键用能工艺、装置、公用工程、能源计量和能源管理体系进行摸底调查,主要通过现场测量、踏勘、现场工作人员访谈等方式进行。
现场节能诊断通常为期3天~5天,节能诊断工作首日各小组组长直接与企业人员对接。每日节能诊断工作结束后可举行碰头会,分析现场节能诊断中的发现。现场节能诊断结束后,与企业人员举行节能诊断工作初步成果对接会,听取企业人员意见。 7.7编制和提交节能诊断报告
报告编制任务应由工作组人员负责。主要工作包括分析企业用能情况、对比有关指标、汇总专家意见、补充参考资料等。在报告编制期间,工作组与专家组成员应充分沟通以统一和完善内容。形成节能诊断报告初稿后与企业沟通,完成报告定稿。
8节能诊断报告编写要求
8.1节能诊断报告编写一般原则
节能诊断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节能诊断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评价和建议应有针对性,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提出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便于使用。
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应编入附录。 节能诊断内容较多的报告,其重点诊断项目可编写分报告,主要的技术问题可另外编写专题技术
报告。 8.2节能诊断报告内容要求和深度要求
节能诊断报告内容要求和深度要求见表1。
n
HG/T6031—2022
表1 节能诊断报告内容要求和深度要求
项目
内容节能诊断日的
内容及深度要求
备 注
根据节能诊断要求和企业具体情况确定节能诊断日的,
简要说明。
1.节能诊断事项说明
简要说明。 描述清晰。
节能诊断依据
列出有关标准、法规。 以节能诊断类型确定节能诊断具体的能耗范围,由双方商定。 企业简介,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税员工数、总资产、占地面积等相关指标,主 企业介绍简明抛要。 要产品简介及生产能力。
节能诊断范围
企业简况
主要工艺介绍简明扼要;清晰表述流程图中主要工艺(或工序)的能耗情况。
主要工艺、主要设备的名称及生产能力:主要工艺流程图:从原料到成品的流程;主要工艺能源消耗情况。
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概况
燃料系统包括煤炭、燃油和燃气等。 电力系统包括配电、电力线路及主要供电
2.企业基本情况
对主要供能系统表述应简明扼要(供能系统除输配环节单元外,还包括企业白产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生产单元即能源转换站房)。
燃料、电力、热力、 设备。 耗能工.质、供水等系 热力系统包括热力站、管网。
耗能工质系统包括转换站、主要转换设备、气体、循环水等。 供水系统包括主要供水设备。 绘制企业能源流向图;对企业能源流向图做简要文字说明。 企业领导应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
统基本情况
企业能源流向概况
目标包括五年计划期间
企业能源管理方针和 律、法规,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
益,确定能源管理方针和日标,推进目标责 日标和年度日标。评价和
日标
诊断目标责任实施情况。
任制管理。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和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能源管理负责人现状。 对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运
节能管理网络,管理机构的责权;企业能源 行情况有评价和诊断意
职责
见。
管理机构运行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综述;能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依据管理文件,追踪检查每一项能
对企业能源管理计划、
3.企业能源管理 企业能源文件管理 源管理活动是否按文件规定开展并达到预期 执行、检查、总结文件有
评价和诊断意见。
运行状况分析
效果。 能源计量器具表和能源计量网络情况;能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完好率和受检率情况; 对企业现有能源计量情
况审核清楚。 对企业现有能源统计报
计量存在问题分析。
企业能源统计现状.包括原始记录、台 表的完整、准确性有诊断账、报表、分析报告等情况。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意见。
企业能源定额管理情况.包括能耗定额制 对定额管理的有效性有
企业能源定额管理
审核意见。
定、下达、考核情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