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012732019
(2019年确认)
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MDT)
测井技术应用规范
Specification of the modul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 application
2019—12—05实施
2019—12—05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12732019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9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市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273—2010修改为Q/SY01273—2019 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12732019
目 次
前言
m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缩略语和术语测前设计
4
..
5 作业准备 6 数据采集 Fr 资料解释 8 成果及归档
0
......
...
AS/0
Q/SY01273—2019
前言
为了指导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在油气层识别与油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斯伦贝谢公司MDT仪器的技术指标和特点为例,结合油田应用实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冀东油田公司,新罡油田公司,大庆油田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凤鸣,孙中春。赵杰。高卫国。司兆伟。 张文昌,叶运清、徐风陈
再峰。
S
III
AS/0
Q/SY012732019
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MDT)测井技术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MDT测用技术在测井设计,作业准备,数据采集,解释评价与成果归档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裸眼井条件下的礼原型、低用生裂缝 孔障型储集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呼川而质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费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SY86油气勘探开发测升资料管理规范 Q/SY156测井设计编综制规范 Q/SY1147测井评价报告编写规范
3缩略语和术语
下列缩略语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 1
MDT modul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 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
3. 2
CFA composition fluid analyzer module 流体组分分析模块。
3. 3
LFA live fluid analyzer module 含气流体分析模块。
3. 4
超压 super charge 由于钻井液进入地层导致MDT所获取的近井地带压力大于原状地层压力的状态。
3. 5
干测试drytest 5min内地层压力测试恢复值小于泥浆柱压力20%的测试状态,该压力恢复值不代表地层压力。
3. 6
测量项目 test item MIDT测并技术所提供的测量内容,包括测压,实时流体分析和流体取样等
4测前设计 4.1设计原则 4.1.1总体设计原则按Q/SY156执行。
1
Q/SY012732019
4.1.2按照地质目的对井型、并身结构和钻并液性能等测并环境提出要求。 4.1.3根据地质目的、储层特征和测井环境设计测量方式和测量项目。 4.1.4根据现场君性,物性和含油性初步评价成果进行测前设计。 4.1.5根据现场采集。快速评价成果可实时调整测前设计。 4.2设计内容 4.2.1测并目的。 4.2.2 测井环境要求(井型。井身结构、钻井液性能等)。 4.2.3 测量方式:包括单探针、多探针和双封隔器等。 4.2.4 测量项目见表1。
MDT测前设计表
序号
测量井段
实时流体分析 流体取样
测量点深度
测压
nnii
C
4.3设计要求 4.3.1测量点深度选择:
a)孔隙度,渗透率较高。 b)并壁规则。确保仪器尘射良好。
4.3.2测压设计:
a)根据不同的地质目的确定压力测量点数量。 b)根据储层孔隙度、透率高低和岩石胶结程度选择相应的探针类型。 心)以建立压力一深度剖面为目的时,预探井需连是设计压力测量点:评价井需在目的层段逐层
设计压力测量点。 d)以估算流体密度为目的时,储层相对均质且单层厚度大于3.Um: 一储层内测量点数至少3
个,且相邻测量点间距不小 于1.0m:在预润的流体性质变化早而附近加密测量点,保证同类流体性质的层段有3 以上测量点
4.3.3实时流体分析设计:
a)在初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人油藏为单元设计实时流体分 新谢量点,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实
时调整设计。 b)当水基钻井液与地层水电阻率差异较大,且预测气泪比较低时,选择LFA模块:当预测气
油比较高时,选择CFA模块。 c)当水基钻井液与地层水电阻率相接近,且酸碱度有差异时,可增加PH值测量。 d)在一个储层单元内,有多个可能含油储层需要认识的情况下,若依据已有资料判断整体含油
可能性较大时,首先选择其中含油性较差的储层设计实时流体分析:若依据已有资料判斯整体含油可能性较小时,首先选择其中含油性较好的储层设计实时流体分析。
e)对于单一可能含油气储层,在该层上段且孔,渗条件好的位置设计实时流体分析测量点。 f)当预测平均流度在1mD/cP以下时。需选择双封隔器模块和流体分析模块组合进行实时流体
分析。
4.3.4流体取样设计:
)根据不同地质目的设计常规取样或油气PVT取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