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847—2015
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shale gas evaluation techniques by well logging
2015—08—04发布
2015-11-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847-—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岩石物理实验分析 4. 1 岩样选取与制备 4.2 有机碳含量(TOC)测定 4.3 矿物组分及黏土含量测定 4. 4 孔隙度测定 4.5 饱和度测定 4. 6 含气量测定 4. 7 核磁共振实验测量 4.8 岩石力学参数实验测量测井项目与精度要求
3
4
5
5. 1 测井项目 5. 2 精度要求测井评价内容与方法 6. 1 页岩气储层识别 6.2 总有机碳含量(TOC)计算 6. 3 矿物组分计算 6. 4 孔隙度计算 6. 5 含水饱和度计算 6. 6 含气量计算 6.7 脆性指数计算 6. 8 地应力评价· 6. 9 裂缝评价测井综合评价 7. 1 源岩品质评价 7. 2 储层品质评价… 7. 3 工程品质评价… 7. 4 产能级别预测测井解释成果 8. 1 测井解释结论 8. 2 测井解释成果图表 8.3 测井解释报告
6
7
8
12 I
Q/SY1847-—2015
13 14 15 16 17 1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附录B(资料性附录) 页岩气测井评价标准附录C(规范性附录) 页岩气测井解释结论图例附录D(规范性附录) 页岩气测井解释成果图附录E(规范性附录) 页岩气测井解释成果表参考文献 .............
......
.......
......
..
...
.......
......
II
Q/SY184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非常规油气专业标准化直属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
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灿灿、刘国强、李霞、杨小兵、程相志、李潮流、谢冰、石强、陈鹏。
II
Q/SY1847—2015
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储层的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测井项目与精度要求、测井评价内容与方法、测
井综合评价和测井解释成果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测井综合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45 沉积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GB/T19559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 GB/T19560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SY/T5163 沉积岩中黏土矿物和常见非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方法 SY/T5336 岩心分析方法 SY/T5368 岩石薄片鉴定 SY/T 5945 测井解释报告编写规范 SY/T6351 岩样声波特性的实验室测量规范 SY/T6490 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关键井 keywell 揭示研究区块中沉积、构造、储层和含气性等页岩气藏基本特征的控制井,是以系统的取心、分
析化验和测井资料为基础,获取区块烃源岩特性、岩性、物性、电性、含气性、脆性和地应力各向异性等页岩气藏“七性”特征为主要目的的参数井。 3.2
常规井 conventional well 基于关键井而开展的以页岩气分布层段与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和压裂层段优选等为基本目的的开
发井。 3.3
脆性指数 brittlenessindex 岩石发生破裂前的瞬态变化快慢(难易)程度的表征。
3. 4
脆性矿物 brittlemineral
1
Q/SY1847—2015
页岩中的硅酸盐矿物(石英、长石和岩屑碎屑)和碳酸盐矿物。
4 岩石物理实验分析
4.1岩样选取与制备 4.1.1岩样选取
钻井取心程序及井场岩样处理按SY/T5336的规定执行。露头采样程序及现场岩样处理按SY/T 5368的规定执行。考虑有机碳含量、矿物岩性、岩石力学和脆性等参数的差异,在目的层位上选取具代表性的页岩样品。 4.1.2 岩样制备
页岩柱塞岩样的制备按SY/T5336的规定执行。 粉碎法制备页岩岩样时,首先进行岩样的清洗,称重并保存;根据实验需求对粉碎岩样进行颗粒
大小的筛析,筛析后的粉碎岩样为15g~30g。 4.2有机碳含量(TOC)测定
每一页岩层段应按不大于0.25m间距采样,测定有机碳含量按GB/T19145的规定执行。 4.3矿物组分及黏土含量测定
在页岩层段按不大于0.25m间距采样,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全岩矿物组分和黏土矿物含量。 全岩矿物含量、黏土矿物分析及相对含量测定按SY/T5163的规定执行。 4.4孔隙度测定
在页岩层段选取代表不同孔隙类型的岩样(采样间距为0.25m),测定孔隙度,测量方法有柱塞样氮气法和粉碎样氨气法。
柱塞样氨气法孔隙度测量按SY/T5336的规定执行。 当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或者孔隙连通性差时,采用粉碎样氨气法测量岩样孔隙度。
4.5 5饱和度测定
页岩饱和度测量采样间距不大于0.5m,测量方法有Dean-Stark溶剂提取法和Retort干馏法。 Dean-Stark溶剂提取法按SY/T5336的规定执行,确定总含水饱和度。 通过控制不同温度,采用Retort干馏法确定自由流体和束缚流体的饱和度。
4.6含气量测定
含气量测量时,每3m至少取样1颗。利用岩心解析实验测定解析气量和残余气量,根据地面与地下温压差等因素计算出损失气量,确定总含气量,按GB/T19559的规定执行。
选取不同有机碳含量、不同黏土含量的页岩典型岩样(至少5颗),进行等温吸附实验模拟,确定页岩在地层状态下对天然气的最大吸附气量,按GB/T19560的规定执行。 4.7核磁共振实验测量 4.7.1系统参数
系统参数按SY/T6490规定执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