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1891—2021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edical Oxygen Generators
with Molecular Sieve
2021-02-23发布
2021-08-23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1891—2021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edical Oxygen Generators with Molecular Sieve
JJF 1891—2021
归口单位: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 单 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计量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明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891—2021
本规范起草人:
夏勋荣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赵 鹏(甘肃省计量研究院)孙 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顾加雨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姚绍卫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颜廷善(南京明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庞 侃(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1891—2021
目 录
引言 1
(IⅡ) (1) (1 )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5) (6) (7) (8) (10) I
范围· 2 引用文件·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分子筛 3. 2 吸附 3.3 解吸 3. 4 变压吸附 3.5 制氧分子筛. 3.6 露点· 3.7 最大推荐流量· A
概述· 5 计量特性· 5.1 流量示值误差· 5. 2 输出气体的氧气浓度· 5.3 输出气体的水分含量..· 5.4输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5.5输出气体的一氧化碳含量 6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流量示值误差··· 7.2 输出气体的氧气浓度. 7.3输出气体的水分含量. 7. 4 输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7. 5 输出气体的一氧化碳含量· 8校准结果表达· 8.1 校准记录· 8.2 校准证书 9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原始记录(参考)格式附录B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校准证书结果页(参考)格式附录C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D露点温度与绝对湿度、体积比单位换算表
7
JJF1891—2021
引言
本规范的编写以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一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和依据。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
JJF1891—2021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连续供氧的小型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计量特性的校准,不适用于通过带管道的医用气体装置向若干个患者供气的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也不适用于易燃麻醉气体或清洗剂条件下使用的医用分子筛制氧机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5832.2一2016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2部分:露点法 GB/T11605—2005 湿度测量方法 GB/T33032一2016分子筛术语 YY/T0298一19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YY0732一2009医用氧气浓缩器安全要求 YY1468一2016用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氧气浓缩器供气系统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GB/T33032—2016、GB/T5832.2—2016和YY/T0298—19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分子筛molecularsieve
具有均匀的微孔,其孔径与一般分子大小相当的一类固体物质。
3.2吸附adsorption
气相(或液相)与固相组成吸附体系(吸附相)时,在相界面处的组分产生富集的现象。 3.3解吸desorption
已被吸附剂吸附的气体(或液体)的分子释放回气相(或液相)的现象。 3.4变压吸附pressureswingadsorption;PSA
加压吸附、减压解吸的循环操作过程。
3.5制氧分子筛molecularsieveforoxygengeneration
对氮气吸附作用大于对氧气的吸附作用,可吸附分离氮氧的分子筛。
3.6露点dewpoint
将不饱和空气等湿冷却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3.7最大推荐流量maximumrecommendedflow
设备制造商在说明书或仪器铭牌上标称或推荐的最大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
1
JJF1891—2021
4概述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以下简称制氧机)一般由制氧主机、流量计、湿化器和氧浓度状态指示器等组成。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空气压缩机产生吸附时所必须的气体压力及用于分离氧气的原料(空气),接着在空气预处理系统中进行气体降温、除水、过滤等功能,然后通过控制阀控制经过处理的压缩空气进入分子筛吸附塔,进行周期性的吸附和解吸。分子筛吸附塔是紧密填充分子筛的密闭容器,其利用分子筛在加压状态下对气体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分离出空气中的氧气。控制及报警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及故障报警。最后经过产出气处理系统对制氧机产生的氧气进行收集、过滤、调压、湿化等处理以供医疗机构和家庭中缺氧患者给氧使用,达到改善身体的供氧状况的目的。具体工作过程见图1。
空气压缩机
空气预处理
控制阀
控制及报警系统
废气排出
分子筛吸附塔
产出气处理系统
输出图1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5计量特性
5.1流量示值误差
制氧机流量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应为土10%或土200mL/min(二者取较大值)。
5.2输出气体的氧气浓度
输出气体的氧气浓度应不小于90%。 5.3输出气体的水分含量
输出气体的水分含量应不大于67uL/L。 5.4输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输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300umol/mol。 5.5输出气体的一氧化碳含量 2
JJF1891—2021
输出气体的一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5umol/mol。 注:以上指标不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温度:(5~35)℃。 6.1.2相对湿度:≤80%。 6.1.3大气压力:(86106)kPa。 6.1.4工作电源:(220±22)V,(50±1)Hz。 6.1.5通风良好,环境中应无影响测量结果误差的干扰气体。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1流量检测仪
测量范围:(0~10)L/min;最大允许误差:士3%。
6.2.2氧浓度测定仪
测量范围:(0~100)%;最大允许误差:士3%。
6.2.3露点仪
温度范围:(-70~十20)℃;最大允许误差:士3℃。
6.2.4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
测量范围覆盖(0~2000)μmol/mol;最大允许误差:士5%FS。
6.2.5一氧化碳气体分析仪
测量范围覆盖(0~10)μmol/mol;最大允许误差:士5%FS。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流量示值误差 7.1.1待校制氧机开机运行30min后,在制氧机的流量范围内选择最大流量的20%、 50%和100%3个流量点进行流量示值的校准,每个流量点校准一次。对于不能调节流量的制氧机,校准点为其正常工作的流量点。 7.1.2将制氧机气体输出端口与流量检测仪的输入口相连,缓慢打开制氧机流量计的流量调节阀或按键调节制氧机输出流量示值:分别调节流量至3个校准点,当流量检测仪和制氧机流量达到稳定时,读取流量检测仪的示值,按式(1)计算示值误差。以各流量点中的示值误差最大值作为该制氧机的示值误差。
E==N×100%
(1) 3
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