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2019—2022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温度性能测试规范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 for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Liquid Constant Temperature Testing Equipment
2023-06-27实施
2022-12-2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2019—2022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温度性能测试规范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 for Temperature
JJF2019—2022
Performance of Liquid Constant
Temperature Testing Equipment
归口单位: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泰安磐然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2019—202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孙浩(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蒋静(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王凌 (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参加起草人:
金志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田昀(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林军(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徐震震(泰安磐然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JJF2019—2022
目
录
引言
(Ⅱ) ( 1) (1) (1) (1) (2) (2) (2) (2) (2) (2) (3) (3) (3) (3) (4) (5) (6) (7) (9) (10) (12) (14)
范围· 2 引用文件· 3术语 4 概述 5计量特性· 5.1温度性能· 5.2安全性能· 6测试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1
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7
7. 1 测试、检查项目· 7.2 绝缘电阻的检查..· 7. 3 测试方法· 7. 4 数据处理 8 测试结果表达 9 复测时间间隔· 附录A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温度性能测试原始记录参考格式附录 B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测试证书(报告)内页参考格式附录 C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温度偏差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 D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温度均匀度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E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温度波动度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
JJF2019—2022
引 言
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
JJF2019—2022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温度性能测试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温度范围为(一80~300)℃的液体恒温试验设备温度性能的测试,其他类似设备的温度性能也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测试。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5170.1一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GB/T5170.2一2017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2部分:温度试验设备 GB/T26808一2011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低温恒温槽 GB/T28850—2012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3.1工作空间workingspace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中能将温度性能保持在规定要求内的空间。 3.2温度偏差temperaturedeviation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内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实测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两个偏差分别称为温度上偏差和温度下偏差。 3.3温度均匀度temperatureuniformity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某一瞬时的工作空间内各测量点最高温度与最低
温度的差值的平均值。 3.4温度波动度temperaturefluctuation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规定时间间隔内的工作空间内各测量点温度变化的最大值。 4概述
液体恒温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设备),一般由槽体、加热和/或制冷器以及温控系统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将设备设定到指定温度值,温度传感器将感受的工作介质温度转换为模拟电信号,经控制电路处理后,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热和/或制冷器的加热和/或制冷能量,使槽体内的工作介质保持恒温。设备的槽体一般为长方体或圆柱体,设备所使用的工作介质有水、乙醇、硅油、防冻液等。
1
JJF2019—2022
5计量特性
5.1温度性能
设备的温度性能包括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及温度波动度。典型设备的温度性能要求见表1。
表1典型设备的温度性能要求
温度范围
项目
(-80~100)℃
(100~300)℃
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温度波动度
±1.0℃ 0.5℃ 0.5℃
±2.5℃ 1.0 ℃ 1.0℃
注:以上技术要求不用于合格判定,仅供参考。
5.2安全性能
常温下,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2。
测试条件 6.1环境条件
6
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设备周围应无强烈振动及腐蚀性气体存在,并无明显空气流动,应避免其他冷、热
源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环境条件还应满足测量标准器正常使用的要求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温度测量标准一般由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显示(记录)仪组成,其在与设备对应温度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不大于设备温度偏差最大允许值的绝对值的1/3。
温度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技术要求见表2。
表2温度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技术要求
序号
名称温度测量标准
技术要求
测量范围
分辨力:不低于0.01℃ MPE:±(0.15℃+0.002|t/)
(-80~300)℃
(0~8) Mn 直流电压:500V
2
绝缘电阻表
10级
注: 1 温度传感器尺寸应尽量小,并且能整体浸入工作空间。
温度测量标准技术要求为包含传感器和温度显示(记录)仪的整体要求。 温度测量标准各通道的测量结果应包含修正值。 也可采用满足要求的其他设备
2 0 A 5 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温度测量标准进行性能核查,
2
JJF2019—2022
7测试项具和测试方法
7.1测试、检查项目
测试项目: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和温度波动度。 检查项目:绝缘电阻。
7.2绝缘电阻的检查
用绝缘电阻表测量设备的外壳或接线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其结果应符合5.2的要求。 7.3测试方法 7.3.1测试温度点的选择
测试温度点为设备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下限和中间点,也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选择。
7.3.2工作空间的确定
设备的工作空间按制造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确定。若产品说明书未规定工作空间,则应根据表3确定工作空间,但工作空间上表面距离液面不应小于30mm。如果加热(制冷)装置位于槽体的底部或侧面,则工作空间的计算应从加热(制冷)装置靠近工作空间的表面开始计算。如槽体具有挡板、隔板等隔离设施,则从挡板、隔板开始计算。
表3工作空间要求
槽体内尺寸
距底面、液面(或隔板) 距槽壁(或挡板、加热器、冷却器)
长方体槽体(WXLXH)圆柱体槽体(DXH)
≥0.15H ≥0.15H
≥0.15W或0.15L
≥0.15D
注:以操作者正常操作为基点,W表示槽体左右方向尺寸,L表示槽体前后方向尺寸,H表
示液体介质液位的高度,D表示槽体的直径
7.3.3测量点的位置
温度传感器布放位置为设备温度性能测试时的测量点位置。当工作空间为长方体时,温度传感器应布放在工作空间内的角点及几何中心点。当工作空间为圆柱体时,温度传感器应布放在工作空间平面的象限点及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
当设备工作空间内有置物装置时,可按实际情况将温度传感器布放在相应位置并用图示说明。
温度传感器测量点序号用1,2,3,...数字表示。 7.3.3.1当工作空间深度小于15cm时,温度测量点数量为5个,温度传感器应布放在工作空间1/2深度水平面上,见图1所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