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1140—2017
工业分析仪
Industrial Analyzers
2017-12-26实施
2017-09-26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G1140—2017
工业分析仪检定规程
JJG 1140—2017
VerificationRegulation of
Industrial Analyzers
归口单位: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 单位:通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
贵州省计量测试院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
本规程委托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G1140—2017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李洪浩(通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毛 文(贵州省计量测试院)王龙 (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
参加起草人:
方静 (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 王旭东(通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刘剑兵(通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吴鹏程(贵州省计量测试院)
JJG1140—2017
目 录
引言
(Ⅱ)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5) (5) (6) (9)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概述· 4 计量性能要求· 4.1称量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4.2炉温控温误差和稳定度· 4.3仪器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5通用技术要求 5. 1 外观.. 5.2安全性能 6计量器具控制 6.1检定条件 6.2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6.3检定结果的处理· 6.4检定周期· 附录A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附录B 检定记录格式
1
-
JJG1140—2017
引言
本规程是以JJF1002一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01一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为基础性规范进行制定
在本规程制定过程中,结合当前工业分析仪计量和检测性能,并参考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
称量示值误差和重复性选择采用了JJG1036一2008《电子天平》7.3.5示值误
差和7.3.4重复性的要求;
一炉温控温误差选择采用了GB/T212一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3.1.1、 4.1.1、5.1.1方法提要中的要求;稳定度等同采用了JJF1376一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5.2中对炉温稳定度的要求;
仪器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等同采用了GB/T212一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4.4灰分测定的精密度和5.6挥发分测定的精密度中的要求。
本规程为首次发布。
II
JJG1140—2017
工业分析仪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煤质分析工业分析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1036—2008电子天平 JJF1376一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 GB/T212一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概述
工业分析仪(以下简称仪器)的测量原理为热重分析法。将远红外加热设备与称量用的电子天平结合在一起,在特定的气氛条件、规定的温度、规定的时间内称量试样在受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以此计算出试样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等工业分析指标。
仪器由控制系统、测试系统(包括高温炉、电子天平、热电偶等)、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主要用于煤、焦炭和水煤浆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分析。
仪器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4计量性能要求
4.1 称量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称量示值误差应不超过土1.0mg;重复性应不大于1.0mg。 4.2炉温控温误差和稳定度
炉温控温误差和稳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燃烧炉的工作温度: a)测定水分时,炉温:(105~110)℃; b)测定灰分时,炉温:(805~825)℃; c)测定挥发分时,炉温:(890~910)℃。
℃
表1炉温控温误差和稳定度 107
815
温度测量点控温误差稳定度
900
±3 ±2
±10 ±10
I
JJG1140—2017
4.3 仪器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仪器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应符合表2的规定。
%
表2仪器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和重复性范围
项目水分
重复性 0.10
最大允许误差
<15.00 15.00~30.00 >30.00
±0.30 ±0.50 ±0.70 ±0.50 ±1.00
灰分
0.10
<20.00 20.00~40.00
挥发分
0.20
注:最大允许误差以干燥基(d)值表示。
5
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
仪器应完整标注名称、型号、制造日期、仪器编号、制造厂名;仪器不应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各紧固件和电缆接插件均应紧固:插接良好:各运动件运行平稳;各功能键完好,工作正常。 5.2安全性能 5.2.1绝缘电阻
仪器电源各端子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0MQ2 5.2.2绝缘强度
在仪器电源进线和机壳之间施加1500V/50Hz的交流电,漏电流设定为5mA的条件下,历时1min,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计量器具控制
6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6.1检定条件 6.1.1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80%; c)供应电源:AC(220±10))V,(50±0.5)Hz; d)周围无强烈振动,无强电和磁场干扰,无腐蚀气体存在,通风良好。
6.1.2检定用标准物质及设备 6.1.2.1有证标准物质
采用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有证标准物质“煤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系列中,灰分和挥发分标准物质应符合表3的要求。 2
JJG1140—2017
表3 煤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中灰分和挥发分的要求标物名称
%
含量范围 <15.00 15.00~30.00
扩展不确定度(k=2)
≤0.15 ≤0.20 ≤0.25 ≤0.20 ≤0.35
灰分
>30.00 <20.00
挥发分
20.00~40.00
6.1.2.27 检定用设备
a)仪表:热工仪表校验仪,0.05级; b)热电偶:贵金属热电偶,2级; c)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B级; d)码:标称值为1g,Fi等级; e)秒表:最小分度值0.1s。 以上所采用设备,均应检定合格后使用。
6.2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6.2.1 检定项目见表4。
表4 检定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 8
检定项目外观称量示值误差称量重复性炉温控温误差炉温稳定度仪器示值误差仪器重复性安全性能指标
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十”为需要检定的项目,“一”为不需要检定的项目。 6.2.2 检定方法 6.2.2.1外观
通过目察和手感进行检查,应符合5.1的要求 6.2.2.2称量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对1g的码进行6次称量,计算称量结果的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称量示值误差,按公式(2)计算称量重复性。
Am=m-m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