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152022 代替Q/SY01015—2017
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交付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delivery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202209—01实施
2022—07—14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10152022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系统架构
5
5.1 架构图 5.2 采集层 5.3 交付层 6 交付准备
中国中中心 .........
数据编码 7.1 编码结构 7.2 基本要求 7.3 编码规则 7.4 编码生成 8数据采集 8.1 采集内容 8.2 分工与职责 8.3 采集实施 8.4 质量控制 8.5 数据安全 8.6 采集进度 8.7 采集流程 9 数据存储
i.....
门
-
数宇李生体构建 10.1 基本要求 10.2 构建方法 11 数据资产管理 12 跨平台交付· 12.1 交付要求 12.2 交付验收
10
10
10
10 10
Q/SY 010152022 附录A规范性) 实体对象分类表附录B(资料性) 数字化交付系统软硬件配置附录C(规范性) 实体对象结构化数据表附录D(规范性) 实体对象非结构化数据表附录E(规范性) 实体对象半结构化数据表附录F(规范性) 实体对象数据计量单位定义表
..* 11 88 * 89 436 468 477
ΛS/0
.....
Il
Q/SY 0101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SY01015—2017《油气田地面建设数字化工程信息移交规范》,与Q/SY01015- 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将文件名称由《油气田地面建设数字化工程信息移交规范》更改为《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
交付规范》 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引用文件更改为GB/T22239GB/T36627和GB/T
36630(见第2章,2017年版的第2章): e)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术语和定义更改为“数字化”“物理实体”“实体对象”等16
项(见3.1~3.16,2017年版的31~3.7) d)增加了一般要求” 一章(见第4章) e)将“数字化工程信息移交平台”更改为 “系统架构”(见第5章,2017年版的第6章): f)将“基本要求”更改为“交付准备”(见第6章, 2017年版的4.1: g)增加了“数据编码” 一章(见第7章) h)删除了“工程信息分类” (见2017年版的42), 将工程信息格式。 数字化工程信息移交内容
和流程更改为*数据采集(见第8章,2017版的4.3.4.4和第5章): i)增加了“数据存储 章(见第9章): i)增加了“数字李生体构建” 一章(见第10章): k)增加了“数据资产管理” 一章(见第11章): 1)增加了“跨平台交付”一章(见第12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手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工程建设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班兴安,三 王鸿捷、郭成华、胡耀义、汤晓勇、 陈渝、文土豪、何益萍、苗
新康、崔新村、李昱江、梁谷、黄湛、余冬、王冬冬、刘晓天、 王永波 郑晓春、刘就建、徐勇、柳立,陈恺瑞、杜侠玲、傅贺平,魏志强,邓臣。郭志楠、邓文东,王亚民,赵兴元、刘棋、王毅,邢超、姜泉、赖晓斌、刘家李、徐斌汪丹、王雅熙、肖芳、陈雨晖、廖飞。秦慧艳、万仕平、李祁迁、王长锋、周波、智钩瀚、魏士、张晓亮。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Q/SY01015—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AS/D
Q/SY 010152022
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交付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交付的一般要求、系统架构、交付准备、数据编码、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字李生体构建、数据资产管理和跨平台交付等内容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新建、改/扩建。已建和生产检维修阶段的数字化交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车要求 GB/T36627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试评估技术指南 GB/T 36630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产品安全可控评价指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化digitalization 应用信息技术,将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政工验收等阶段的信息转变为结
构化,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并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的过程。 3.2
物理实体physical entity 现实世界中构成油气田地面工程的设备、管道、仪表、电气和建(构)筑物等工程本体。
3.3
实体对象 Rproject entity object 油气田地面工程物理实体的数字化表达
3.4
数字化交付digitaldelivery 以实体对象为核心,基于不同自的,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信息进行传递的行为。
3.5
数据编码data code 对数据进行分类,标识并赋予代码的过程或结果。
3.6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
1
Q/SY 010152022
通过某种方法或工具,从油气田地面工程中获得数据的过程,
3.7
属性attributes 实体对象特性的描述,包括对象命名、位置信息。基础参数,活动,事件等。
3.8
供应方data delivery party 提供工程数字化交付数据的主体。
3.9
采集方 data acquisition party 实施工程数字化信息采集的主体
3.10
接收方 receiving party 接收工程数字化交付数据的主体
3.11
数字李生体digital twin 油气田地面工程物理实体及其状态的数字副本, 通过实测、仿真和分析来实现感知、诊断、预测
物理实体的状态,优化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 3.12
数据模型datamodel 数据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的抽象
3.13
颗粒度granularity 数字李生体中实体对象信息的最低表达程度。
3.14
数据资产data asset 以物理或电子方式记录的,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并能够被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数据资源。
3.15
数据资产管理 data asset management 基于数据资产的价值,成本。收益开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16
跨平台交付 cross-platform delivery 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数据 组件或服务在不同平台或应用系统之间的传递。
4一般要求
4.1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交付应与工程建设保持同步,并贯穿运行、维护和改造的全生命周期。 4.2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交付应结合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及运营需求,确定数字化交付的内容。 4.3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交付应按照统一的数据编码、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应用标准和流程进行交付。 4.4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交付系统应具备采集和处理数据、建立数据分层交付和应用机制、实现数据交互和形成数据资产的能力。 4.5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交付系统应优先选择国产化的产品,并向数据权属拥有者完全开放,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