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S/T 1445.5-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比浊法

YS/T 1445.5-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比浊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7 17:04:42



相关搜索: 化学分析 离子 元素 部分 测定 含量 含量 硫酸根 比浊法 氢氧化物 硫酸钡

内容简介

YS/T 1445.5-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比浊法 ICS 77. 120. 40 CCS H 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1445.5—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比浊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nickel cobalt aluminum composite hydroxide-
Part 5:Determination of sulfate content-
Barium sulfate turbidimetry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1445.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YS/T1445《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的第5部分。YS/T144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重量法;一第2部分:钻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一第3部分:铝、铜、铁、锌、钙、镁、钠、锰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第4部分: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氯化银比浊法;
第5部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硫酸钡比浊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紫金矿冶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华友钻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航、刘春峰、罗海霞、谢英豪、张学梅、左鸿毅、黄萍、陈彦彬、王玉娇、秦群、 徐华、刘述敏、杜少林、熊敏英、龙秀甲、夏露、田勇、付海阔、何海梅、谢柏华、黄晓婷。
I YS/T1445.52021
引言
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是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钻铝酸锂的前驱体。产品标准 YS/T1127一2016《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已于2016年7月11日发布,并于2017年1月1日实施。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中的化学成分对于产品的质量影响非常大,是必须测定的指标。因此,急需建立一套针对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标准。
YS/T1445《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重量法;一第2部分:钻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第3部分:铝、铜、铁、锌、钙、镁、钠、锰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第4部分: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氯化银比浊法;一第5部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硫酸钡比浊法。 本文件的制定统一了产品的化学分析方法,其制定是基于供需双方的需求。对于把控镍钻铝三元素
复合氢氧化物的产品质量,及减少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因检测误差造成的商业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Ⅲ YS/T1445.5—2021
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硫酸钡比浊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镍钻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10%~1.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试料用盐酸溶解,加人氯化钡、甘油-乙醇混合稳定剂生成细微的硫酸钡沉淀悬浊液,在一定时间内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4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扣除试剂空白,从工作曲线查得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浓度。
5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及以上纯度的试剂。 5.1水,GB/T6682,二级及以上纯度。 5.2盐酸(p=1.19g/mL)。 5.3盐酸(2十1)。 5.4氯化钡溶液:称取60g氯化钡置于500mL烧杯中,加水搅拌溶解,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止过夜,过滤。 5.5甘油-乙醇混合稳定剂溶液:将100mL甘油和200mL无水乙醇分别与水混合均匀,移人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止过夜,过滤。 5.6硫酸根离子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9075g优级纯硫酸钾(预先在105℃~110℃烘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含1000μg硫酸根离子。 5.7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移取10.00mL硫酸根离子标准贮存溶液(5.6)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
1 YS/T1445.5—2021
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硫酸根离子。
6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附3cm比色皿。
7样品
7.1样品粒度应不大于0.150mm。 7.2样品分析前应在100℃~105℃下烘干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8试验步骤
8.1试料
称取1.0g样品(7),精确至0.0001g。 8.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8.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8.4测定 8.4.1将试料(8.1)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15mL盐酸(5.3),摇匀,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弃去初滤液,保留中段滤液。移取5.00mL试液2份,分别置于2个50mL容量瓶中。 8.4.2一份溶液加人5mL甘油-乙醇混合稳定剂溶液(5.5),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后作为样品空白溶液。 8.4.3另一份溶液加水至30mL左右,加人5mL甘油-乙醇混合稳定剂溶液(5.5),加人5mL氯化锁溶液(5.4)(每加一种试剂均需摇匀)。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后作为待测样品溶液。 8.4.4移取部分溶液(8.4.2和8.4.3)置于两个3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随同试剂空白溶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40nm处测量吸光度。待测样品溶液(8.4.3)吸光度减去样品空白溶液(8.4.2)吸光度即为实际样品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浓度(溶液测定保证在10min内完成)。 8.5 5工作曲线的绘制
移取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5.6),分别置于6 个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5.3),与试料溶液(8.4.3)"加水至30mL左右”开始同步操作。将部分溶液移入于3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40nm处测量其吸光度(溶液测定保证在 10min内完成)。以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9试验数据处理
硫酸根离子含量以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Wso计,按公式(1)计算:
2 YS/T1445.5—2021
(l-pe)VVs X10-6
×100%
.....(1)
so
mV2
式中: p1 P2 Vi- -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3 分取后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样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空白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Vz——分取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10 精密度 10.1重复性
精密度数据是在2020年由10家实验室对3个不同水平的样品进行共同试验确定的。每个实验室对每个水平的样品在重复性条件下独立测定7~11次。测量的原始数据见附录A。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
表1重复性限
wsot /% r/%
0. 20 0. 03
0. 83 0. 07
0. 43 0. 05
10.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
表2再现性限
usot /% R/%
0. 20 0. 06
0. 43 0. 09
0. 83 0. 13
11试验报告
本章规定试验报告所包括的内容。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验对象;使用的标准(包括发布或出版年号);分析结果及其表示;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观察到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
3 YS/T1445.5—2021
附录A (资料性)
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
精密度数据是在2020年由10家实验室对3个不同水平的样品进行共同试验确定的。每个实验室对每个水平的样品在重复性条件下独立测定7次11次。测定的原始数据见表A.1。
表A.1 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
质量分数/%
n
实验室 水平数
2
10
11
2
8
5
6
9
1
2
0.208 0.199 0.215 0.236 0.207 0.210 0.234 0.216 0.220 0.194 0.205 0. 455 0. 444 0.406 0.396 0.421 0. 453 0. 444 0. 424 0.438 0. 413 0. 443 0.820 0. 837 0.848 0.858 0.841 0.883 0.862 0.855 0.879 0.861 0.853 0. 179 0. 183 0.178 0.187 0.185 0.166 0.175 0.177 0.172 0.198 0.179 0.418 0. 395 0.385 0.408 0.397 0.386 0.422 0. 379 0.390 0.410 0. 416 0.770 0. 753 0. 744 0.752 0.769 0.758 0.795 0. 764 0.740 0. 787 0.748 0.216 0.237 0. 207 0.225 0.225 0.221 0.220 0.227 0.208 0.224 0.218 0.453 0.416 0.426 0. 445 0.427 0. 454 0.424 0.459 0. 447 0.439 0. 440 0. 834 0.869 0.867 0. 870 0.840 0.867 0.897 0.918 0.908 0.883 0.849 0.181 0.215 0.224 0.197 0. 189 0.227 0.201 0.216 0.190 0.200 0. 195 0.362 0.384 0. 379 0.380 0. 377 0. 409 0. 380 0.394 0.381 0.373 0.398 0.789 0.752 0.813 0. 777 0.821 0.826 0.778 0.800 0. 767 0.784 0.828 0.212 0.225 0.233 0.217 0.233 0.217 0.238 0.224 0.196 0.197 0.197 0.453 0.447 0.429 0.445 0. 421 0. 407 0.457 0.456 0.432 0.406 0.428 0.827 0.835 0.851 0. 873 0.880 0. 874 0.838 0.834 0.818 0.828 0.845 0. 185 0.218 0.231 0.204 0.227 0.213 0.227 0.236 0.236 0.218 0.218 0. 417 0.404 0.421 0.401 0.420 0.435 0.391 0.410 0.403 0.421 0.442 0.808 0.811 0.834 0.805 0.775 0.785 0.818 0.783 0.765 0.835 0.808 0.160 0.165 0.162 0.167 0.165 0.163 0. 171 0.167 0.169 0.172 0.166 0. 467 0.459 0.483 0. 511 0.493 0.489 0.500 0.498 0. 497 0.505 0. 494 0.770 0. 742 0.861 0.823 0.750 0.778 0.786 0.779 0.836 0.803 0. 795 0. 199 0.212 0.198 0. 209 0.206 0.201 0.213 0.205 0.214 0.208 0.200 0. 448 0.432 0.428 0. 439 0.450 0.448 0.429 0. 431 0.441 0. 438 0. 454 1. 111 1. 099 1. 115 1.120 1.129 1. 143 1.138 1.189 1.123 1. 114 1. 119
-
2 3
2
3
2
3
3
-
2
3
1
5
2
3
2
6
3
1
7
2
3
1
2
8
3
4
上一章:YS/T 1446-2021 焊管用锆带 下一章:YS/T 1445.4-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氯化银比浊法

相关文章

YS/T 1445.4-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氯化银比浊法 YS/T 1445.2-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YS/T 1445.1-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 YS/T 1445.3-2021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铝、铜、铁、锌、钙、镁、钠、锰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 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1127-2016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YS/T 1377-2020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氧化物 YS/T 928.6-2013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硫酸根离子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YS/T 928.6-2013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硫酸根离子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