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803.2—2018
三维设计导则
第2部分: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guidelines-
Part 2 : Grou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oil and gas fields
2019-02-01实施
201812-25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6803.2—2018
目 次
前言·
Ⅱ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三维协同设计基本要求三维协同设计平台
4
5
6 三维协同设计流程 7 各专业三维设计流程及工作内容 8 模型及数据库检查 9 模型审查 10 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基础库及模板建设 11 软件接口 12 数字化移交参考文献
5
19
· 20 : 24 :25 25 ..· 26
Q/SY 06803.2—2018
前言
Q/SY06803《三维设计导则》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炼油化工建设项目;第2部分: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
本部分为Q/SY0680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班兴安、宋光红、汤晓勇、陈恺瑞、汪灏波、于建林、廖飞、傅贺平、徐晓鹤、孙立、李佳、张炯、何彦、高宇、李尹建、唐强、张毅、王长锋、高建林、闫东军、闫婉、刘健、夏成宓、吕成飞、董君。
II
Q/SY 06803.2—2018
3.4
工程设计支持engineering design support (EDS) 协同设计平台规划、建设和维护部门或团队,工作范围包括收集整理公司各业务部门需求、开展
工程协同设计平台的整体规划、配合各业务部门开展平台建设、推动各业务部门使用平台开展协同设计,以此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工程设计成果数字化移交。 3.5
材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BOM) 按单张工程图纸进行的材料明细统计结果。该统计结果一般用于施工计划与材料控制管理。在管
道三维设计成果文件中也称“安装材料表”。 3.6
材料统计 material take off (MTO) 分专业按某区域单元对工程材料进行统计,包括全厂MTO、装置MTO 等,一般用于材料采购,
也称“综合材料表”,或“安装材料汇总表”。 3.7
材料编码material codification 材料唯一的标识代码,通常用字符串(定长或不定长)或数字表示,一般按一定的材料编码规则
生成。 3.8
材料选择图material selection diagram (MSD) 通过对工艺物流的组成、温度、压力等工况进行研究分析后,在工艺PFD上标注各部分管道、
设备材料选择信息,所形成的项目材料选择基础文件。 3.9
数据一致性检查data consistency check 在通过三维设计软件生成设计图表成果文件之前,按照设计规定,逐项检查三维模型中的各对象
之间的关联性和属性值的一致性,以确保成果文件的顺利生成。 3.10
二三维校验 schematic 3D integrity check 工艺管道三维设计过程中,通过协同设计平台数据库,将工艺智能P&ID 的管道、设备、仪表等
数据传递至三维模型中,并在三维设计过程中或设计完成后,进行二三维图形及数据的一致性检查。 3.11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
营的过程和结果总称。 3.12
人机工程学 ergonomics 研究人一机关系的学科,解决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工作效能和健康等问题。人机工程学通过
设计良好的人一机工作界面,实现工作人员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发挥效能,提高效率,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4 三维协同设计基本要求
4.1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三维设计应采用多专业三维协同。
2
Q/SY 06803.2—2018
4.2多专业协同设计范围和深度应满足各专业信息共享,以及项目数字化移交、信息化建设、智能化运维管理的要求。 4.3开展三维协同设计的项目,宜进行智能P&ID设计,并进行二三维校验和数据传递。 4.4协同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模型应由本专业在三维设计平台中创建、导入、修改和导出,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负责。 4.5各专业的成果宜基于本专业三维模型提取,以确保模型与施工图纸的一致性。 4.6三维模型应分阶段开展审查,对模型的状态进行分析,会商解决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工作程序,优化布置方案。 4.7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时,应根据现场变更内容对三维模型进行修改 4.8三维模型和数据库应定期备份,保证数据安全。
5三维协同设计平台 5.1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建设要求 5.1.1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应以模型为主要工作对象,以后台数据为核心内容,设计工作直接面向虚拟厂(站)。 5.1.2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应集成多专业协同设计的软件或工具,各专业软件或工具之间通过接口开发后能进行数据和模型的传递或共享。 5.1.3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应建立多专业三维元件库和材料数据库,驱动三维设计,以获得准确的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 5.1.4三维协同材料数据库建设、管理以及材料统计宜通过材料管理软件,并采用统一的材料编码,提高工程材料在设计、采购、仓储、施工全过程管理效率。 5.1.5协同设计平台可直接与数字化移交平台进行集成,设计与数字化移交同时进行。 5.2三维协同设计平台构成
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应由下列子平台或系统构成(各部分逻辑架构如图1所示): a)厂(站)三维设计平台通过集成和开发多专业的三维设计工具或软件,开展三维设计,是三
维协同设计平台的核心部分。 b)工艺系统设计平台集成了工艺流程参数、设备属性参数、控制逻辑流程等信息,是三维协同
设计的系统数据集成中心。 c)工程材料设计系统定义了标准的工程材料数据库,可为工艺系统设计和厂(站)三维设计提
供工程主数据。 d)数据集成与移交平台主要用于工程信息成果的共享和移交,以及电子信息归档管理。
工艺系统设计平台 厂(站)二维设计平台 工程材料设计系统
数据集成与移交平台
图1三维协同设计平台构成
3
Q/SY 06803.2—2018
6三维协同设计流程 6.1三维协同设计基本流程
三维协同设计基本流程可按图2执行。
其他设计及计算
模型及数据检查
平台及数据库
成果发布
三维设计策划
三维布置设计
模型审查
建设
工艺系统设计
图2三维协同设计基本工作流程
6.2三维协同设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工作内容 6.2.1阶段划分
三维协同设计应按三维设计策划、30%、60%、90%和100%五个阶段开展工作(如图3所示)。
项目策划文件 WBS/PBS
总图、P&ID、初版
设备订货资料模型审查意见
设备订货资料模型审查意见
最终订货资料评审关闭意见
设备资料
项目统一技术规定
三维设计策划
30%阶段
60%阶段
90%阶段
100%阶段
80%MTO 埋地管网施工图部分建筑、结构基
策划文件统一技术规定材料等级及等级库
布置方案图长周期材料清单
建筑、结构、总图
遗留问题清单其他成果文件
施工图
总图
础图
图3三维协同设计工作阶段划分及主要输入与输出
6.2.2三维设计策划阶段工作内容
三维设计策划阶段应依据项目总体策划文件,确定三维设计输入条件,确定三维设计进度计划,发布三维设计相关规定,并根据最终批准的项目策划文件开展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和三维数据库建设。 6.2.2.1三维协同设计项目策划阶段应建立完整的项目输入条件清单,最终模型必须对项目输入条件逐项关闭。项目主要输人条件如下:
a)批复意见、专项评价报告、用户方或建设方特殊要求等。 b)设计工作界面及界区条件等。 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阶段性设计成果。 d)设备制造资料。 e)过程评审意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