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53.060 CCS J 83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949.4—2022/ISO22915-4:2018
代替GB/T26949.4—2016
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操作者位置起升
高度不大于 1 200 mm 的栋选车 Industrialtrucks--Verification of stability-Part 4:Pallet stackers,double stackers and order-picking trucks with operator position elevating up to and
including1200mmliftheight
(ISO22915-4:2018,IDT)
2023-02-01实施
2022-07-1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949.4—2022/ISO22915-4:201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26949《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的第4部分。GB/T2694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平衡重式叉车;
一第3部分: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 .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栋选车;第5部分:侧面式叉车(单侧);
第7部分:两向和多向运行叉车1)第8部分:在门架前倾和载荷起升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第9部分: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平衡重式叉车;第10部分:在由动力装置侧移载荷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第11部分:伸缩臂式叉车;第12部分: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伸缩臂式叉车;
一第13部分:带门架的越野型叉车;一第14部分:越野型伸缩臂式叉车;
-
第15部分:带铰接转向的平衡重式叉车;第16部分:步行式车辆;
-第20部分:在载荷偏置条件下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一第21部分: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大于1200mm的栋选车;
第22部分:操作者位置可或不可起升的三向堆垛式叉车。 本文件代替GB/T26949.4一2016《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
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抹选车》,与GB/T26949.4一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ISO5053更改为ISO5053-1(见第3章,2016年版的第3章);更改了表1脚注的说明(见表1脚注,2016年版的表1脚注)。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22915-4:2018《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栋选车》。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
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龙工(上海)叉车有限公司、浙江加力仓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1)正在修订中,修订后文件名称调整为《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7部分:双向和多向运行叉车》。
I
GB/T 26949.4—2022/IS0 22915-4:2018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晓平、王丹、周素华、赵春晖、王英、傅敏、马乙、王军、罗家福、王胜乾、马广荣。 本文件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468一2008,2016年第一次修订时发布为GB/T26949.4一
2016,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Ⅱ
GB/T26949.4—2022/ISO22915-4:2018
引 言
稳定性是考核工业车辆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以及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抹选车是解决仓储物流搬运的高效设备,在仓储物流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仓储用车辆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国内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等仓储车辆制造商的增加和国外对进人其市场准人要求的提高,稳定性作为考核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以及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 的抹选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需要对此类产品的稳定性验证要求进行规范统一,并与国际接轨。
GB/T26949《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旨在确立ISO5053-1所定义的工业车辆的稳定性及其验证
方法。GB/T26949拟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平衡重式叉车;第3部分: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栋选车;一第5部分:侧面式叉车(单侧);第7部分:两向和多向运行叉车;第8部分:在门架前倾和载荷起升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第9部分: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平衡重式叉车;第10部分:在由动力装置侧移载荷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第11部分:伸缩臂式叉车;第12部分: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伸缩臂式叉车;第13部分:带门架的越野型叉车;第14部分:越野型伸缩臂式叉车:第15部分:带铰接转向的平衡重式叉车:第16部分:步行式车辆;第17部分:货物及人员载运车;第20部分:在载荷偏置条件下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第21部分: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大于1200mm的栋选车;第22部分:操作者位置可或不可起升的三向堆垛式叉车。 第23部分:卡车携带式叉车;第24部分:越野型回转伸缩臂式叉车。 本文件仅涉及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以及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抹选车。
-
II
GB/T26949.4-—2022/ISO22915-4:2018
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操作者位置起升
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栋选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验证以下工业车辆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平台地板离地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栋选车。
本文件适用于带有可倾斜或不可倾斜门架或货叉,额定起重量不大于5000kg的同类型工业车辆。
本文件也适用于在相同作业条件下装有载荷搬运属具的同类型工业车辆,以及装有附加载荷提升装置的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栋选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5053-1工业车辆.术语和分类第1部分:工业车辆类型(Industrialtrucks-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Part 1:Types of industrial trucks)
注:GB/T6104.1—2018工业车辆术语和分类第1部分:工业车辆类型(ISO5053-1:2015,IDT) ISO22915-1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1部分:总则(Industrialtrucks-Verificationofstabili-
ty—Partl:General)
注:GB/T26949.1—2020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1部分:总则(ISO22915-1:2016,IDT)
3术语和定义
ISO5053-1和ISO2291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试验条件
4.1总则
见ISO22915-1。 4.2车辆在倾斜平台上的位置 4.2.1载重桥和驱动/转向桥
图1定义了车辆的载重桥和驱动/转向桥。
1
GB/T26949.4—2022/ISO22915-4:2018
标引符号说明: A-A——车辆纵向中心平面; B-B驱动/转向桥; C-C-—载重桥。
图1载重桥和驱动/转向桥
4.2.2试验1、试验2、试验6、试验7和试验8
车辆应放置在倾斜平台上,其驱动/转向桥B-B和载重桥C-C应平行于倾斜平台的倾斜轴线X-Y
见表1。 4.2.3试验3、试验4、试验5和试验9
车辆应放置在倾斜平台上,使M-N线平行于倾斜平台的倾斜轴线X-Y,见表1。 M点位于驱动/转向桥B-B在倾斜平台上的投影,且定义如下: a)对于具有单个非铰接驱动/转向轮的车辆:M点是驱动/转向桥中心线与驱动轮轮宽中心面的
交点在倾斜平台上的垂直投影。 b) 对于具有刚性支撑的单脚轮或双联脚轮的车辆:M点是脚轮轮轴中心线与单脚轮轮宽中心面
或双联脚轮的两轮之间中心面的交点在倾斜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同时刚性支撑的脚轮轮轴中心线应平行且远离X-Y,使得稳定性最低。
c) 对于驱动/转向桥安装在铰接架上,耳铰接架铰接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内的车辆:M点是铰接
架横向轴线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A-A的交点在倾斜平台上的垂直投影。 d) 对于具有一个非刚性支撑的脚轮和单个刚性支撑的驱动/转向轮的车辆:M点是驱动轮轮轴
中心线与驱动轮轮宽中心面之间的交点在倾斜平台上的垂直投影,同时驱动轮与X-Y平行,非刚性支撑的脚轮应远离X-Y使得稳定性最低对于具有非铰接双联驱动/转向轮的车辆:M点是驱动桥中心线B-B与靠近X-Y的驱动轮轮
e)
宽中心面的交点在倾斜平台上的垂直投影,同时驱动轮与X-Y平行。 f). 对于底盘具有非铰接、刚性支撑脚轮的车辆,M点是脚轮轴中心线和脚轮轮宽中心面的交点
在倾斜平台上的垂直投影,同时刚性脚轮轮轴中心线应平行且远离X-Y,使得稳定性最低。 g) 对于具有位于中心平面A-A上的单个非铰接驱动轮(已转向),且具有非刚性支撑脚轮的车
辆:M点是驱动轮轮轴中心线与驱动轮轮宽中心面的交点在倾斜平台上的垂直投影,同时驱动轮轮轴中心线平行于倾斜轴线X-Y,距X-Y最近的脚轮轮轴中心线应平行并且远离X-Y,使得稳定性最低。
如表1所示,N点定义为最靠近倾斜轴线X-Y的载重轮在倾斜平台上的接触面中心点。 4.3载荷基准点位置
进行试验1时,当货叉从低位起升后,载荷基准点E的水平位置不应变动,如图2所示。
2
GB/T 26949.4—2022/ISO 22915-4:2018
使门架垂直,将规定的试验载荷起升至距倾斜平台上方约300mm处。货叉垂直段前表面垂直,由于货叉或货叉架与试验载荷的质心有固定关系,则可在货叉或货叉架上设立E点,如图2a)所示。E点应作为倾斜平台F点的参考基准。当门架起升时,在倾斜平台上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F,点,如图2b) 所示。可使新的F1点重新回到初始位置F点,如图2c)所示。
对于带可倾斜门架的车辆,可在其设计值允许范围内调整门架倾角来改变F1点的位置,如图2 所示。
对于带不可倾斜门架的车辆,可在其设计值允许范围内通过调整货叉或货叉架使得F,点重新回到初始位置F点。
a)
b)
.
图2载荷基准点的位置
4.4模拟运行试验的起升高度
进行模拟运行试验(试验2、试验4、试验5和试验8)时,从货叉叉根处开始测量,货叉上表面应高于倾斜平台300mm或尽可能靠近外伸支腿,两者中取较大值。 4.5双层堆垛车上部载荷的位置
对于具有两个载荷运行,其中一个载荷在支撑腿上,另一个载荷在货又上的车辆,放置上层载荷的货叉上表面根部应在:
标准载荷中心距为500mm时,距离支撑腿的承载面1100mm;标准载荷中心距为600mm时,距离支撑腿的承载面1300mm。
5稳定性验证
车辆的稳定性应根据表1进行验证。
GB/T26949.4—2022/ISO22915-4:2018
6
%(+9)
7
>
7
K
F
%(21'T+?S0+01)≤ / %(1S0+12)
%92?鲁注或2注 2 [+) I+8)
8m
道 7
7 7
F
o 0
%(a记
402 酸 9碗
中食
1
7
7
见
见
1
d 下
% 0
T
上
试
区
证 试验性稳 -
/9 (29'0+2) %9?窖 4/9 %(220+2)5 %2¥鲁 1
%
定 P*q
试
为 4
表
o
A
7
试
2最
%81 %
7
试 7 1验试
-
7
7
A
空
X
7
7
4
运 堆 有 无 大 最 行 直
行 禁
向 向纵 横
运 删
裁
式
车 面柔
荷
的
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