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718.3—2015
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
第3部分:中低频雷电流分流及监控系统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pen floating-roof tanks against lightning-
Part 3: Medium and low frequency lightning current
splitter and monitoring system
2015-11-01实施
2015—08-04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718.3—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4中低频雷电流分流及监控系统功能及组成 4.1功能 4.2结构组成 5雷电流分流及监控系统技术参数 5.1 雷电分流装置 5.2 监控系统
2
3
安装技术要求 6. 1 雷电流分流装置的安装 6.2 监控系统的安装
安装数量检测 7. 1 性能检测 7.2 现场检测日常维护要求
6.3
7
8
Q/SY1718.3—2015
前言
Q/SY1718《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1部分:导则;第2部分:高中频雷电流分路器;第3部分:中低频雷电流分流及监控系统。
本部分为Q/SY1718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戴丽平、陈思学、娄仁杰、王红英、付强、朱颖、李云峰、张诗博、陈虎、 王小虎、孟艳玲、杨成、舒波。
II
Q/SY 1718. 3—2015
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
第3部分:中低频雷电流分流及监控系统
范围 Q/SY1718的本部分规定了外浮顶油罐中低频雷电流分流与监控系统功能及组成、技术要求、 安装要求、安装检测方法、日常维护要求。
1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外浮顶油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件。
GB3836.1一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15599—200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APIRP545:2009地上易燃液体储罐的雷电防护推荐作法(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aboveground storage tanks for flammable or combustible liquids)
NFPA 780:2011 雷电保护系统的安装标准(Standar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中频频率 intermediate frequency 300kHz~3000kHz的频率。
3. 1
3. 2
低频频率 low frequency 30Hz~300kHz的频率。
3. 3
最大通流量 maximum current rate 雷电流顺利通过分流线与罐壁时,分流线没有发生损坏的最大电流,
3. 4
最大冲击阻抗 maximum impulse impedance 在100kA,10/350μs冲击电流状态下,雷电分流装置内分流线全长冲击阻抗值。
4中低频雷电流分流及监控系统功能及组成 4.1功能
中低频雷电流分流器是大型外浮顶油罐浮盘中低频雷电流泄流装置,通过可伸缩式导线盘及分流
Q/SY 1718. 3—2015
b) 分流线长度:23m~30m。 c) 最大冲击阻抗(10/350μs波形):<32。
最大通流量:≥100kA。
d) 5.2 监控系统
雷电流分流装置的监控系统由雷电流传感器、雷电流记录发射器、接收器和监控管理平台组成。 雷电流分流装置的监控系统技术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雷电流强度感应范围:0.5kA~200kA。 雷电流分流器的雷电流测试精度:土±5% 信号传输距离:不小于2500m。 无线自组网通信器发射功率:50mW;工作频率:470MHz~475MHz。 雷电流传感器和雷电流记录发射器的防爆等级:ExdembIⅡICT4(见GB3836.1一2010中的第29章)。
a) b) c) d) e)
安装技术要求 6. 1 雷电流分流装置的安装
6
雷电流分流装置的安装包括以下内容:
采用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见GB15599—2009中的4.1.2)将分流装置固定在罐壁上沿,将分流线接在浮盘泡沫挡板上,接触面涂导电膏。
a)
b) 安装时分流线应自然垂直于浮盘
分流装置上端与罐壁间接触电阻值≤30m.2(见APIRP545:2009中的4.2.1.2.2和NFPA 780:2011中的7.4.1.3.2) 分流装置下端与泡沫挡板间接触电阻值≤30m2(见APIRP545:2009中的4.2.1.2.2和 NFPA780:2011中的7.4.1.3.2)。
c)
d)
6.2 监控系统的安装
监控系统的安装包括以下内容
监控系统太阳能极板安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螺栓固定底座四角。通过万向调节杆臂调整电
a)
池板方向,使其面朝太阳。 传感器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接分流装置分流导线。 安装监控器的分流装置与罐壁上沿接触处用L型绝缘板绝缘,用两只M12螺栓进行固定,将分流导线接在雷电流传感器一端,如图2所示。
b) c)
6.3 安装数量
安装数量包括以下内容: a) 沿浮盘圆周每小于30m安装一个有效可靠的雷电分流装置(见GB15599一2009中4.1.3)
每座油罐宜安装一台监控系统。
b) c)操作室安装一套监控平台。
3
Q/SY 1718. 3—2015
卷线盘、
绝缘板
固定架
固定螺栓
等爽
一傅惠图2 传感器安装图
7 检测 7.1 性能检测
中低频雷电流分流与监控系统应由国家气象局认定的具备资格的雷电防护装置检验机构检测,检测项目如下:
雷电分流装置检测项目:端对端电阻值、最大冲击阻抗、最大通流量、收放疲劳试验。
a) b)雷电流监测系统检测项目:雷电流强度感应范围、测量精度,
7.2现场检测
现场检查包括以下内容:检测仪器采用毫欧表。
a)
b)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在建新油罐,没有盛装过油品,检测前可不进行可燃气体检测;罐内有油品或盛装过
1)
油品,检测前需开具动火作业许可证,检测二次密封空间、二次密封上部、泡沫挡板与罐壁间空间的可燃气体浓度,当超过10%LEL(爆炸下限)时,不应进行检测。
2) 在油罐上部,用毫欧表的一端接至分流装置接地端子上,另一端与罐壁接触,测量其
接触电阻值,接触电阻值<30mQ。 3) 在浮盘上,用毫欧表的一端接至分流线下端,另一端与泡沫挡板接触,测量其接触电
阻值,接触电阻值<30mQ。
c)检测周期为每半年检测一次。
日常维护要求
8
日常维护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 使用单位每半年检查分流线上下端与罐壁、泡沫挡板的压接情况,确保上下端与罐壁、泡沫
挡板接触良好。如果发现接触不良,应立即紧固,使其与罐壁、泡沫挡板接触良好。 b) 每半年检查分流线伸缩状态和分流装置防护罩螺栓的紧固状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