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261—2014
代替 Q/SY 1261—2010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生产运行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compressed natural gas filling station filling stations
2014—08—22 发布
2014—10—01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目次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 5运行管理区域划分 6 生产调度管理. 6.1管理要求.. 6.2 生产经营计划管理 6.3生产组织及现场管理. 6.4 生产调度例会管理 6.5生产调度数据汇报管理 6.6 生产调度报表管理 7调压计量区生产运行管理. 7.1 过滤 7.2 调压 7.3 计量 8 脱硫、脱水区生产运行管理 9压缩区生产运行管理. 10 储气区生产运行管理 10.1 储气瓶组的运行管理, 10.2储气井运行管理 11售气区生产运行管理. 11.1加气站总体计量管理. 11.2售气机选型及运行管理 11.3售气机操作. 11.4售气机软管使用, 12 生产辅助区生产运行管理, 12.1控制及配电区运行管理 12.2冷却水系统运行管理. 13加气站转运车操作管理.· 14其他生产管理. 14.1变更管理. 14.2危害识别及辨识 14.3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 14.4 集中放空和集中排污管理, 14.5加臭. 14.6防雷防静电. 15加气站人员HSE管理. 15.1加气站人员持证上岗.
4
3
5 5 5
6
6
2
15.2安全员和计量员 15.3外来人员和车辆管理.· 16 消防管理.: 17应急管理. 17.1 应急预案管理 17.2 应急演练 .. 18客户服务管理,附录 A(资料性附录)T卡跟踪系统参考文献
8 8 8 9 9 9 9 10 172
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了Q/SY 1261一2010《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运行管理规范》。与Q/SY 1261一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了 Q/SY 1261一2010 的章节结构; -调整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生产运行的一般要求(见第4章);; -增加了运行管理区域的划分(见第5章);根据运行管理区域,重新编写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运行管理,增加了各生
产区 HSE 管理的内容(见第7章至第 14章,2010 年版的第 6 章);
增加了“外来人员与车辆管理”(见15.3); -细化了应急管理的内容(见第17章,2010 年版的8.6); -增加了T卡跟踪系统(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宏江、刘、刘强、王为、潘彪、薛继旭、张星、黄莹、钱迪、李军、谷柏强、张伟。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生产运行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 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生产运行管理区域的划分及生产运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常规站、母站的生产运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规范 CJJ/T 148 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JB/T 10298 汽车加气站用天然气压缩机 SY/T 6659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TSG R0005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Q/SY64 油气管道动火规范 Q/SY 1234 HSE 培训管理规范 Q/SY 1235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 Q/SY 1237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 Q/SY 1238 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 Q/SY1245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规范 Q/SY 1362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Q/SY 1421 上锁挂牌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0号关于加强地下储气井安全监查工作的通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办特
【2008】637号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机械工业部(86)机生字76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指导意见中油安(2009】
42号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通则(中油安(2009)318号)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CNG 加气站 gas station CNG 常规加气站、CNG加气母站和 CNG 加气子站的总称。 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专门场所。
3.2
售气机 gas dispenser
售气机、加气机、加气柱、中压加气柱、中压售气机、高中压售气机、高中压加气柱等的统称。 3.3
压缩天然气转运车 gas tube trailer 长度不同的12 管(瓶)以内的槽车、拖车、长管拖车、管束箱拖车、罐车等的统称。
转运车分为高压转运车和中压转运车。
4 一般要求
4.1应建立健全交接班安全例会制度及安全周例会制度。 4.2 工作前安全分析按 Q/SY 1238 的要求执行。 4.3启动前安全检查按Q/SY1245的要求执行。 4.4 工艺危害分析按 Q/SY 1362 的要求执行。 4.5上锁挂牌管理按Q/SY 1421 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4.6 动火管理按Q/SY 64 的要求执行。 4.7应建立巡回检查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设备设施(如压缩机、阀门等)定期维护保养制度 4.8 应编制如下的操作规程:
a)CNG 售气机加气操作规程。 b)转运车加气及应急操作规程。 c)可燃气体报警仪操作规程。 d)过滤器、分离器、排污及放空操作规程。 e)计量及气质分析操作规程。 f)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属地管理规程。 g)CNG 压缩机操作规程。 h)污染物处理规程。 i)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人员持证上岗及培训管理规程见Q/SY 1234和Q/SY 1235。
4.9加气站应配备作业指导书和操作卡,在工艺设备发生变更时,应进行变更评审。操作卡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机启停机、加气、卸气、分离器排污等操作。
5 运行管理区域划分 5.1依据加气站的压力等级和功能,将加气站划分为调压计量区、脱水区、压缩区、储气区、售气区、生产辅助区。 5.2 调压计量区含过滤、调压和计量功能。 5.3脱水区分为前置和后置脱水,脱水设备出口管道应设置露点检测仪。 5.4 撬装 CNG 压缩机等装置的压缩区,按照 JB/T 10298 的规定执行。 5.5天然气母站的缓冲储气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储气瓶缓冲减少压缩机出口气流脉动减少脉动对管线造成的振动,避免产生管道和设备失效。 5.6售气区为中压、高压天然气的质量计量及质量计量转为容积计量的区域。 5.7生产辅助区包括站内变配电、仪表风系统、冷却水装置、控制柜及控制系统等区域。
6 生产调度管理
6.1管理要求
2
6.1.1执行生产经营计划,做好生产运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汇总,完成生产等指令以及相关决策的上传、下达,并收集相关反馈信息,及时汇报处理。 6.1.2掌握各标准站和子站天然气销售情况、母站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时下达或调整调度指令。 6.1.3站场设备、管道发生事故、供电系统出现故障等异常情况,按照管理流程执行调度应急处理预案。 6.1.4按规定时间编写和上报生产运行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度生产运行工作总结及分析报告,做到上报资料数据准确无误。 6.1.5各种生产运行资料、数据和报表应保密。
6.2 生产经营计划管理 6.2.1依据上级下达的生产经营指标,编制完成指标的工作实施计划。 6.2.2对完成生产经营指标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经营指标的顺利实现。 6.2.3及时掌握用户的用气计划和生产运行的综合情况,做好申请气源指标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调节工作,及时了解、预防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生产工作安全、高效、稳定、协调进行。
6.3 生产组织及现场管理 6.3.1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加气站点、设备、车辆的现有条件,与各部门相互沟通,紧密协作,指挥生产运输车辆往返母站、标准站和子站间的拉运工作,考虑路途、时间、 过路费等因素,尽量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优化运输车辆使用效率。 6.3.2各加气站的供气、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应实行统一指挥、调度,并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6.3.3传达生产运行的各项指令,及时收集各加气站的生产、安全、服务和设备等方面的信息,并定时上报。 6.3.4设备故障、停电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发生,造成母站设备不能正常运作时,应迅速做出应急安排,最大限度地保证子站的供气,将断气站点数量缩小到最小范围。 6.3.5在事故处理措施指令发出后,应随时了解事故的处理情况,及时协调事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3.6 做好准确翔实的调度记录,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6.4 生产调度例会管理 6.4.1应建立调度生产周例会制度。 6.4.2例会内容应包括上周生产工作情况、营销情况、下周工作重点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6.4.3每半年应组织一次生产运行工作总结会,讨论分析生产经营情况,形成生产经营分析报告。 6.4.4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相关人员进行传达。
6.5生产调度数据汇报管理 6.5.1生产调度遵守逐级请示汇报制度 6.5.2日常生产动态和有关情况由值班人员或值班干部向生产调度请示、汇报,调度负责协调处理或向上级汇报、反映。
3
6.5.3在处理需要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应立即向上级汇报、请示。 6.5.4相关生产活动或问题处理完成后,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填写相关记录。 6.5.5汇报内容包括工艺设备运行动态和主要运行参数、销量情况、设备维护保养、客服及维抢修、上游气源情况等。 6.6 生产调度报表管理 6.1每天应收集整理准确的生产运行数据和生产动态信息。 6.6.2 建立各种原始记录、台账、报表,应做到格式统一、内容完整齐全。 6.6.3完成各类生产运行相关的记录、台账、报表的填写,要求数据准确,书写规范、 工整。 6.6.4各类报表应注重时效性,应真实、完整、迅速反应生产情况,报表内容不应缺项、 漏项,填报数据应准确无误。 7调压计量区生产运行管理
7.1过滤
7.1.1新投产加气站时,管道中会存在很多杂质及液体,应增加对进站过滤器的清理及更换滤芯的频率。 7.1.2不同季节,特别是北方的冬季,上游管道压力变化时,会有一定的凝析液/轻烃析出,凝析液/轻烃对低压干燥脱水的分子筛寿命会产生巨大影响,应视液量及时排污和调整排污频次。 7.2调压 7.2.1应检查调压计量撬的运行状态。 7. 2.2 应定期对调压设备进行定期维保。
7.3 计量 7.3.1进站区的计量装置为监督计量,应每日对上游交接计量、进站监督计量、售气销售计量,并进行记录和比对分析。 7.3.2天然气温度、压力、密度及天然气压缩系数会对天然气容积式计量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应按照 SY/T 6659 的规定执行。
8 脱硫、脱水区生产运行管理 8.1应关注进入低压进气脱水装置前的液态(例如轻烃)的处理,保护分子筛,增加分子筛的使用寿命。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在总工艺布置时,脱水装置后应增设细小粉尘过滤器(例如1μ规格的滤芯),去除脱水后分子筛析出的粉尘,保护压缩机入口的一级进气阀,增加 CNG压缩机组的可靠性。 8.2脱水装置上应设立在线水露点仪。北方地区的水露点应低于-60℃;南方地区的水露点应低于-55℃。 8.3在线水露点分析仪应每年进行校验一次,且不超出该仪器维护校验周期。 8.4 脱水装置分子筛更换时的氧化铁自燃因素应在加气站危险辨识中考虑。 9 压缩区生产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