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115—2014 代替Q/SY1115—2007
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规程
Specification of drilling operation for oil and gas well with sulfide
2014-01-15发布
2014一03-15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115—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防护方法
1
地质及工程设计 6 井场及钻井设备布局 7 井控装置和井用管材的特殊要求 8 应急预案的制定 9 硫化氢防护培训 10 硫化氢的监测及人身安全防护 11 钻井安全作业 12 应急响应 13 井喷及井喷失控的处理
5
2
I
Q/SY 111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SY1115一2007《含硫油气井钻井操作规程》的修订,与Q/SY1115一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名称;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防护方法两章(见第3章和第4章);一增加了地层塌压力、地层破裂压力、油气藏类型、二氧化碳的预告(见5.1.1); —修改了抗硫井控设备、工具和井用管材使用(见5.2.1,2007年版的3.2.1,3.2.2);
增加了抗硫水泥固井和水泥返高要求(见5.2.3);增加了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出口端安装防回火装置的要求(见7.10);删除了防喷器大修后的高温回火处理(见2007年版的5.15);删除了钢材拉应力控制要求(见2007年版的9.3.2);修改了在含硫地层中取心的硫化氢防护(见11.4,2007年版的9.8);增加了固并前提高地层承压能力要求,对于固并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应采取措施补救(见 11. 7. 1, 11. 7. 4);
-
——增加了溢流关井要求(见11.8.1); —一修改了最大允许关井套压的确定方法(见11.8.4,2007年版的9.12.3);
增加了高含硫油气井溢流的处理方法(见11.8.5)。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钻井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强、杨开雄、王茂林、周颖、晏国秀。
II
Q/SY 11152014
6井场及钻井设备布局
6.1井场及钻井设备布置的有关要求应按SY/T5466中的相应规定执行。 6.2井场周围应空旷,风能在井场前后或左右方向畅通流动。 6.3钻井设备的安放位置应考虑当地的主要风向和钻开含硫油气层时的季节风风向。井场内的发动机、发电机、压缩机等易产生火花的设备、设施及人员集中区域宜布置在相对井口、放喷管线出口、 液气分离器及除气器的排气管线出口、钻井液罐等容易排出或聚集天然气的装置的上风方向。 6.4发电房、值班房、录井房、锅炉房和储油罐等的摆放,以及井场电器设备、照明器具和输电线路的安装按SY/T5225中的相应规定执行。 6.5井场周围应设置两到三处临时安全区,一个位于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方向处,其余与之成90°~ 120°分布。 6.6在井场大门口、钻台、循环系统、防喷器远控台等点上安装风向指示器(如风向标、风飘带、 风袋、风旗等)。 6.7钻人含硫油气层前,应将机泵房、循环系统及二层台等处设置的防风护套和其他类似的围布拆除。寒冷地区在冬季施工时,对保温设施可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以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
7并控装置和并用管材的特殊要求
7.1用于含硫油气井的井控装置和并用管材,其材质应符合GB/T20972.1,GB/T20972.2,GB/T 20972.3的规定, 7.2用于含硫油气并的套管、油管的选用应符合SY/T6857.1的规定。 7.3用于含硫油气井的钻杆的选用应符合SY/T6857.2的规定。 7.4在钻具中应加装钻具止回阀,但下列特殊情况除外:
a)堵漏钻具组合。 b)下尾管前的称重钻具组合。 c)处理卡钻事故中的爆炸松扣钻具组合。 d)穿心打捞测井电缆及仪器钻具组合。 e)传输测并钻具组合。
7.5钻开高含硫油气层前在井口安装剪切闸板防喷器直至完井或原钻机试油结束。剪切闸板防喷器的压力等级、通径应与其配套的井口装置的压力等级和通径一致。 7.6钻井井口和套管的连接及防喷管线、放喷管线在现场不应焊接 7.7钻井液回收管线、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应使用经探伤合格的管材。防喷管线应采用标准法兰连接。 7.8放喷管线至少应接两条,布局要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其夹角为90°~180°,保证当风向改变时至少有一条能安全使用;管线转弯处的弯头夹角不小于120°;管线出口应接至距井口100m以远的安全地带。 7.9放喷管线出口不应正对井场附近的居民住宅,距各种设施不小于100m,且具备放喷点火的条件。 7.10 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通径不小于排气口通径,并接出距井口50m以远有点火条件的安全地带,出口端安装防回火装置;进液管线通径不小于78mm。真空除气器的排气管线应接出罐区,且出口距钻井液罐15m以远。 7.11至少应在一个主放喷口及液气分离器点火口安装固定点火装置,同时配备移动点火器具。
3
Q/SY 1115—2014 7.12井控装置、管材和井下工具及其配件应严格分类保管,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损伤。
8 应急预案的制定
8.1应将硫化氢防护应急纳入井控突发事件应急中,与钻井相关各级单位根据在应急中的职责,并结合硫化氢防护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a)) 应急反应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b) 参与应急工作人员的岗位和职责。 c) 环境调查报告。 d) 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的准备。 e) 应急演练、评估与修订计划。 f) 现场监测制度。 g) 紧急情况报告程序。 h)) 应急技术方案与措施 i) 应急实施程序(包括人员撤离程序和点火程序)。 j)相关方的联络人员和联络方式。
8.2钻井队的应急预案还应增加下述内容:
a) 应急抢险防护设备及设施布置图。 b) 井场警戒点的设置及职责。 c) 人员救护措施 d) 井场及营区逃生路线图和简易交通图。 e) 周边情况的信息收集及联系电话。
8.3钻井队制定应急预案的程序:评估可能的危害程度一确定危害区域一准备应急预案初稿一取得当地政府认可和支持一主管领导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批准一对预案进行人员培训和演练。 8.4制定应急预案时需要注意下述问题:
a) 周边环境调查包括地形、交通、建筑、人员分布、附近的医院和消防部门所在地等情况 b) 建立不同半径危险区域范围内的撤离单位和人员的通知清单及通信联络方式。 c) 设立路障、联络、并控等人员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授权及相关联系人的通信电话。 d) 对并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进行防硫化氢知识宣传,使他们了解硫化氢防护基本知识、
简单的逃生、自救互救方法。 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征求当地政府部门意见,并得到认可和支持,以确保该预案的科学性和适
e)
用性。
8.5应急预案演练是训练和检验作业人员执行和完成其任务的重要手段,应将应急预案下发到所有负责执行该应急预案的人员手中,施工单位与相关单位组织演练,并根据情况考虑是否与地方人员共同组织联动演练,使每个参与者熟练掌握该预案内容,并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该预案, 8.6对应急预案应定期复核,随时对条款或覆盖范围的改变进行更新。特别应观察和考虑住宅、公园、商店、学校、公路,以及油气井作业内容和井场设施等的变化
硫化氢防护培训
9
所有参与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
岗。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及考核应按SY/T6277和SY/T5087中的相应规定执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