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5019.13—2017
外径1422mm天然气输送管道技术规范
第13部分:冷弯管制作
Specification for OD1422mm nature gas pipeline
Part 13 : Fabrication of cold bending
2018-03-01实施
2017一12一22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05019.13—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冷弯管制作准备 3.1设备与人员要求· 3.2制作环境要求. 4原料管 4.1原料管的基本要求 4.2原料管的堆放 5冷弯管制作
5.1 基本参数 5.2 冷弯管试弯 5.3 冷弯管制作技术要求冷弯管质量检验
6
6.1 防腐层 6.2 椭圆度 6.3 弯曲角度 6.4 起波高度和波峰间距 6.5 冷弯管质量检验记录标识冷弯管保管和运输 9 健康、安全与环境附录A(资料性附录) 冷弯管试弯附录B(资料性附录) 冷弯管试弯记录附录C(资料性附录) 弯管委托单附录D(资料性附录) 角度测量仪的使用方法附录E(资料性附录) 冷弯管制作记录附录F(资料性附录) 冷弯管质量检验记录
7
8
-
6
8
11 12 13 14
Q/SY05019.13—2017
前言
Q/SY05019《外径1422mm天然气输送管道技术规范》分为以下13个部分:
第1部分:X80M级螺旋缝埋弧焊管用热轧板卷;第2部分:X80M级螺旋缝埋弧焊管第3部分:X80M级直缝埋弧焊管用热轧钢板;第4部分:X80M级直缝埋弧焊管;第5部分:IB555/X80感应加热弯管第6部分:IB555/X80感应加热弯管母管;第7部分:DN1200以上管件;第8部分:DN1400绝缘接头;第9部分:DN1550快开盲板;第10部分:56"Class900全焊接球阀;第11部分:线路工程;第12部分:线路焊接;第13部分:冷弯管制作。
本部分为Q/SY05019的第1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部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起草人:刘宇、冯斌、文运明、高广林、赵胜、陈涛、王建辉、王福宾、周延、单慕晓、
苏鑫、岳莎莎、孙巧飞、郑建军、陈杰、石晓松、刘辉。
II
Q/SY05019.13—2017
外径1422mm天然气输送管道技术规范
第13部分:冷弯管制作
1范围
Q/SY05019的本部分规定了外径1422mm、钢级为X80冷弯管制作准备、原料管、冷弯管制作、 冷弯管质量检验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外径1422mm、钢级为X80管线钢冷弯管的制作及检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25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 SY/T6530非腐蚀性气体输送用管线管内涂层 Q/SY05019.4外径1422mm天然气输送管道技术规范第4部分:X80级直缝埋弧焊管
3冷弯管制作准备 3.1设备与人员要求 3.1.1 1冷弯管机及外模、芯轴等配套设备性能参数和指标应满足外径1422mm、X80、壁厚30.8mm 及以下的冷弯管制作工艺要求。 3.1.2 设备应能显示系统压力和主油缸起升高度 3.1.3 所用测量仪器应校验合格,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1.4 冷弯管制作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上岗,作业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2 制作环境要求 3.2.1冷弯管制作场地应平整,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满足制作要求的操作空间。 3.2.2 2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如无有效防护措施,不应进行冷弯管制作:
a)环境温度低于-20℃。 b)管体温度高于60℃。 c)风速大于10m/s。
4原料管 4.1 1原料管的基本要求 4.1.1 1冷弯管制作所采用的原料管宜采用带有三层结构聚乙烯外防腐层和内涂层的直缝埋弧焊钢管。
1
Q/SY05019.13—2017
钢管质量性能应符合Q/SY05019.4的相关要求,钢管外防腐层应符合GB/T23257的相关要求,内涂层应符合SY/T6530的相关要求。 4.1.2 2原料管应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标识应完整、清晰。原料管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外防腐层和内涂层应无损伤。 b)端部管口表面应无裂纹、结疤、折叠、分层和划痕等损伤。 c)钢管内、外表面不应有泥垢、油污及其他影响冷弯管质量的有害物质。 d)内、外焊缝成形良好,与管体母材应平滑过渡。
4.1.3 冷弯管制作宜采用长度不小于11m的原料管。 4.2 原料管的堆放
4.2.1 原料管在冷弯管场地堆放时,不应超过两层,底部应垫高200mm以上,垫层不应损害防腐层。 4.2.2 底层原料管的外侧应设固定管子的楔形物,楔形物不应损坏防腐层。 4.2.3 原料管现场露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如需存放3个月以上时,应采取苦盖措施。
5冷弯管制作 5.1 基本参数 5.1.1 冷弯管基本参数如图1所示。
L
说明: D 外径,单位为毫米(mm);
壁厚,单位为毫米(mm); R 曲率半径,单位为米(m):
整管弯曲角度,单位为度(°); L 直管段长度,单位为米(m)。
X
图1冷弯管基本参数示意图
2
Q/SY05019.13—2017
5.1.2冷弯管基本参数及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冷弯管基本参数及要求
壁厚t mm
曲率半径R
外径D mm 1422 17.8 ~ 30.8 X80
直管段长度L
制作要求
钢级
m ≥ 2.0
m ≥ 50D
弯制步距为300mm~400mm,每步距的弯曲角度不大于0.3°
5.1.3单管弯曲角度不应大于6°。 5.2冷弯管试弯 5.2.1冷弯管制作前应参照表1进行试弯,不同壁厚应分别进行试弯。 5.2.2冷弯管试弯时,应对试弯样管的防腐层、椭圆度、起波高度、波峰间距、弯曲段壁厚等外观质量进行检验,弯曲段的实测壁厚与钢管公称壁厚的偏差应在一1.5mm~+2.0mm,其他外观质量应符合第6章的要求。试弯样管检验合格后确定正式弯制时的操作工艺参数(弯制步距、芯轴油缸压力、 位置、冷弯管机系统压力、主油缸起升高度等)。 5.2.3冷弯管试弯的方法参见附录A,试弯应填写《冷弯管试弯记录》,格式参见附录B。 5.2.4试弯的冷弯管经检验合格后,可用于工程。 5.3冷弯管制作技术要求 5.3.1冷弯管的制作应按弯管委托要求和试弯确定的操作工艺参数进行,格式参见附录C。 5.3.2制作前应将冷弯管机的外模、芯轴和原料管的内、外表面擦拭干净。 5.3.3冷弯管制作前,应按试弯确定的弯制步距在原料管外表面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单管弯制过程应连续进行。 5.3.4冷弯管制作过程应将芯轴中心与上模中心对中,液压控制保证芯轴充分撑起。 5.3.5冷弯管制作过程中,应采用线坠、绘制平行线等监控措施保持冷弯管处于平面弯曲状态。 5.3.6 采用直缝埋弧焊钢管制作冷弯管时,应将制管焊缝放置于时钟面2点至3点或9点至10点之间,且制管焊缝位置应不小于冷弯管机托管模50mm(见图2)。
受压侧 (内弧)
12点
2点 焊缝
个10点
=
3点 S
2E
受拉侧(外弧)
图2冷弯管制作时制管焊缝位置示意图
5.3.7冷弯管制作过程中应采用角度测量仪在冷弯管的校准点上进行角度测量,校准点宜设在距管端 500mm处。角度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参见附录D。
3
Q/SY05019.13—2017
5.3.8每一个步距弯制后,应将芯轴调整到原状。 5.3.9 冷弯管制作过程参照附录E的格式进行记录。
6冷弯管质量检验 6.1防腐层 6.1.1 应采用目测法对冷弯管防腐层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防腐层表面应平滑、无麻点、无裂纹,内涂层应无影响使用的损伤。 6.1.2应采用电火花检漏仪对冷弯管防腐层进行针孔检测。检测电压应符合GB/T23257的规定,结果以无漏点为合格。 6.1.3 :冷弯管制作过程对防腐层造成的损伤,应按GB/T23257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补。 6.2 椭圆度 6.2.1 宜采用内径千分尺或外卡钳和钢板尺组合对冷弯管的椭圆度进行检测。 6.2.2 检测位置应包括两端管口及弯曲段起点、中点和终点。 6.2.3 冷弯管管端的椭圆度不应大于0.8%,弯曲段的椭圆度不应大于2.0%。 6.3 弯曲角度 6.3.1 应采用角度测量仪对冷弯管的弯曲角度进行检测,角度测量仪的精度应不低于0.25。 6.3.2 冷弯管单管弯曲角度与委托角度的偏差应为土0.5°
6.4起波高度和波峰间距 6.4.1 宜采用钢板尺和塞尺进行起波高度和波峰间距的检测,参见图3。
h
说明:
一起波高度,用塞尺测出垂直钢板尺至波谷的尺寸,单位为毫米(mm);
h
波峰间距,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图3起波高度和波峰间距的示意图
6.4.2 2应在冷弯管的内侧进行起波高度和波峰间距的测量,参见图3。 6.4.3冷弯管起波高度(h)不应大于3mm,波峰间距(f)与起波高度(h)的比值不应小于150。 6.5冷弯管质量检验记录
冷弯管质量检验应填写质量检验记录,格式参见附录F。
7标识
应采用颜色易于辨认的油性记号笔在距管端防腐层边缘150mm处的冷弯管外表面进行标识,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