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668-2014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低温管道 氮气冷试技术规范

Q/SY 1668-2014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低温管道 氮气冷试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5:00:40



相关搜索: 低温 管道 天然气 液化 氮气 接收站 1668 技术规范

内容简介

Q/SY 1668-2014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低温管道 氮气冷试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668—2014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低温管道
氮气冷试技术规范
Code for nitrogen cold test of cryogenic piping in
liquefied natural gas receiving terminal
2014-08—22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668—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冷试基本要求 4 冷试区域划分
氮气供应系统冷试基本步骤冷试验收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 冷试检查记录附录B(资料性附录) 冷试临时设施明细表
5
6
7
T Q/SY166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昕、胡文江、宫明、王旭东、管兵、苏建伟、何宁、王立国、卢浩、王显明。
II Q/SY1668—2014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低温管道氮气冷试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试运投产前低温管道氮气冷试的基本要求、冷试区域划分、冷试步骤及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试运投产前的低温管道氮气冷试。
:术语和定义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氮气冷试 nitrogen cold test 在进料之前,利用液氮气化后的低温气体,对低温工艺管道进行的冷却性试验。
2. 2
低温管道 cryogenic piping 运行介质温度小于或等于-20℃的工艺管道。
2. 3
漏冷losecooling 低温管道通过外部保温层传递热量,造成管道内低温介质冷量损失的过程。
2. 4
位移displacement 工艺管道由于热胀冷缩而发生移动,管道上某点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它的位置变化叫
做这点在工艺管道移动过程中的位移。 2. 5
保冷 cold insulation 为了减少低温管道及设备的冷量损失,在其外壁包裹隔热材料以减少从外界的吸热量,从而保持
管道及设备低温。
3冷试基本要求
3
3.1冷试准备
3.1.1 被测试管道已施工完毕,吹扫、压力试验、气密检查已完成。 3.1.2被测试管道及相连系统干燥置换已达标。 3.1.3液氮来源已落实,氮气供应系统安装完毕,并具备运行条件。 3.1.4冷试方案已制定,作业人员经过培训。 3. 2 技术要求 3.2.1冷试介质宜采用低温氮气。
1 Q/SY1668—2014
3.2.2 低温氮气宜通过临时气化器加热液氮获得 3.2.3冷试温度应高于系统最低设计温度,宜控制在0℃~-170℃。 3. 2. 4 冷试压力不应高于系统设计压力。 3. 2.5 冷试流程中的所有阀门开、关应正常。 3.2.6控制系统及仪表应工作正常。 3.2. 7 冷试过程中同一位置管道上、下表面最大温差不宜超过20℃,温降速率宜控制在30℃/h,最大不应超过50℃/h。 3.2.8冷试过程中应定时进行温度、压力检查和监控,防止管道降温过快,做好监控记录,记录参见表A.1。 3.2.9 管道温降应均匀,防止位移过大滑动管托掉落,相邻两固定管托之间的管道位移应满足每米不大于3mm。 3.2.10冷试过程中出现阀门冻堵应及时处理。 3.2.11冷试结束后防止系统超压。 3.2.12冷试过程宜与LNG进料相衔接。 3. 3 HSE要求 3.3.1冷试作业人员应经过HSE培训。 3.3.2冷试系统应按照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标识清楚。冷试过程所涉及排放点、氮气人口阀门应挂牌表示有氮气存在。氮气排放点位置应设警示标志。 3.3.3冷试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冻服、防冻手套、护目镜等劳保用品 3.3.4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办理作业票。
4冷试区域划分
4.1宜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将工艺管道分区域进行冷试,宜将压力等级相同、连通、靠近的管道划分为同一区域,流程不宜过长。平行布置的管道宜同步进行冷试 4.2应在流程图中将各冷试区域的待冷试管道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并注明氮气注人点、排放点、 检查点及压力监测点。 4.3应在流程图中标明区域隔离和阀门开、关状态。
5氮气供应系统
5.1氮气质量要求及冷试临时设施 5.1.1液氮质量应满足冷试要求, 5.1.2应设置冷试临时设施,宜包括液氮槽车、气化器、混合器及必要的阀门、仪表,记录参见表 B.1。低温氮气供应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 5.1.3宜设置气源备用接口,保证氮气供应的连续性。 5. 2 流程及控制 5.2.1液氮从槽车里输出后分为两路,一路经气化器气化为氮气,另一路保持液态,两路介质在混合器里混合,混合后的低温氮气流向工艺管道 5. 2. 2 进人冷试管道内的氮气温度由通过混合器的气、液比例进行调节,通过温度计显示 5. 2.3 通过阀门调节供气量及氮气温度 2 Q/SY1668—2014
4区
O
L
C
00
00
X
说明: 1- 液氨槽车; 2~6 阀门;
气化器; 8- 混合器; 9- 温度计。
7-
图1低温氮气供应系统流程图
5.2.4 切换槽车时应先投用备用接口上的槽车,再切断供应氮气的槽车。
6 冷试基本步骤
6.1 按照4.3所标识的冷试流程图设置阀门开关状态。 6.2 打开沿途压力表阀(压力表暂时拆除)、放空阀或放净阀,待见气后关闭。 6.3启动氮气供应系统,打开阀门5和6,缓慢开启阀门2,慢慢向冷试区引入氮气,根据温度变化需要缓慢开启阀门4,温度控制按照3.2.7执行。 6.4 观测管道及滑动管托的位移量。如果位移量过大,适度提高氮气温度,或暂停预冷。 6.5 观测和记录支线、钢结构及相邻管道的变化情况。 6.6 观测管道温度变化速率。 6.7 工艺管道温度降至一50℃时,开启或关闭被冷试管道上所有阀门,检查是否有冻堵现象。 6.8将存在冻堵现象的阀门做好标识和记录,需要恢复到常温后重新干燥,处理完毕后,重新进行降温冷试, 6.9末端排放点温度达到-60℃,同时冷试区域中间点温度达到-150℃时冷却结束,关闭排放口阀门。 6.10 关闭氮气供给系统阀门,使工艺管道内微正压,同时观察系统压力,根据需要适当排放,防止超压。 6.11 从冷试区末端进行排气,或排向下一冷试区。
7 冷试验收要求
下列条件同时满足,可认为冷试合格: a)末端排放点温度低于-60℃,冷试区域中间点温度达到-150℃。 b) 管道阀门无冻堵现象,开关灵活, ) 系统内所有仪表在低温条件下运行正常。 d) 相邻两固定管托之间的管道最大位移应满足每米不大于3mm。
3 Q/SY1668—20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冷试检查记录
冷试检查记录见表A.1。
表A.1冷试检查记录表测量点位置:
管道名称:时间 01: 00 02: 00 03: 00 04: 00 05: 00 06: 00 07: 00 08: 00 09: 00 10: 00 11: 00 12: 00 13: 00 14: 00 15: 00 16: 00 17: 00 18: 00 19: 00 20: 00 21: 00 22: 00 23: 00 24: 00
日期:
管道温度 ℃
位移 mm
记录人
备注
4
上一章:Q/SY 1670.1-2014 投产方案编制导则 第1部分:原油、成品油管道 下一章:Q/SY 1669.1-2014 油气管道发电机组操作维护规程 第1部分:柴油发电机组

相关文章

Q/SY 05668-2019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低温管道氮气冷试技术规范 SY/T 7303-2016 液化天然气管道低温氮气试验技术规程 Q/SY 05489-2019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运行规范 Q/SY 08713-2020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试运投产安全技术规程 Q/SY 1713-2014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试运投产安全技术规程 Q/SY 05678-2019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装船规程 Q/SY 1678-2014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装船规程 Q/SY 05675-2019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质量盘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