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1869—2020
稠油油藏SAGD开发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AGD development design
for heavy oil reservoir
2020-10-12实施
2020—07—30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1869—202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Ⅲ
油藏工程 4.1 油藏描述要求 4.2 开发部署及指标设计要求 4.3 操作要求 4.4 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4.5 质量控制及 HSE 控制要求钻井工程
2
5
5.1 设计原则及要求 5.2 作业程序及要求 5.3 质量控制及 HSE 控制要求 6 采油工程 6.1 设计原则及要求 6.2 作业程序及要求 6.3 质量控制及 HSE控制要求油藏管理
Q/SY 0186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河油田分公司、工程建设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进、张学鲁、赵睿、马德胜、孙新革、李秀峦、樊玉新、杨智、席长丰、
桑林翔、关志刚、木合塔尔、高亮、路宗羽、游红娟、韩冰、蒋旭、王中元、王宝峰、宫宇宁。
III
Q/SY 01869—2020
注入井连续注汽、生产井连续生产的过程。
3.4
饱和温差sub-cool 生产井某点压力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与流体实际温度的差值。 示例:井下A点测温200℃,测压2MPa,2MPa对应饱和蒸汽温度213℃,则A点饱和温度为213-200=13(℃)。
3.5
连通判断 communication judgement 分析判别注入井和生产井间热力/水力连通特征所进行的操作。
4 油藏工程
4.1油藏描述要求
油藏描述方法和内容除按照Q/SY01189的要求执行外,还应遵循以下要求: a)要求通过岩心室内地质力学实验分析测取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同时在岩心样本对应层段现场
试注测取地应力参数。 b)要求通过岩心室内地质力学实验分析测取隔夹层岩石力学参数,重点描述隔夹层岩性、厚度、
位置、展布范围及渗透性。 c)要求通过岩心室内地质力学实验分析测取盖层岩石力学参数,对盖层岩性、厚度、平面和纫
向分布特征及完整性进行描述,根据岩心室内地质力学实验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操作压力,采用油藏工程计算或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盖层封闭性评价
d)应建立能反映油藏实际的储层非均质性和夹层展布特征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模型基础上
分别计算井控储量和 SAGD实际动用的连续油层储量。
4.2开发部署及指标设计要求 4.2.1部署原则
开发部署应按照以下原则: a)在连续油层范围内部署,连续油层厚度及渗透率下限应根据技术经济条件优化确定。 b)水平段轨道或直井距离断裂平面距离应至少在1个井距以上。 c)水平段轨道方向宜平行于构造走向。 d)生产井水平段应位于连续油层底界1m 以上,存在底水时,应位于纯油层底界2m 以上。 e)直平组合方式直井应沿水平段两侧均匀分布。 f)控制井和观察井应同时满足油层控制、水平井轨道设计、蒸汽腔监测及生产中后期辅助生产
需要,控制并和观察并与 SAGD 水平并比例不低于 1:1。
4.2.2井网井距
井网和井距确定方法及原则按照 SY/T 6510 中的要求执行。应充分类比同类型油藏 SAGD 项目,根据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或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优化,对比不同井网井距油汽比、稳产时间及最终采收率等指标,分析蒸汽腔扩展特征及生产规律,确定井网井距优化结果。 4.2.3水平井设计参数
水平井设计内容应包括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垂向间距、水平段倾角、生产井水平段在油层中的位置、注入井和生产井靶前位移。应采用类比论证与数值模拟方法,综合考虑油藏条件、工艺技术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