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47-2020
变速器轴类冷挤压件 技术要求
Cold extruded transmission shaft parts - General specifications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 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变速器轴类冷挤压件技术要求
JB/T13847-2020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75印张23千字
2021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
书号:15111·15765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2其他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参考文献,
图1冷挤压件径向圆跳动图2变速器从动轴冷挤压件图3 变速器从动轴成品图4 变速器主动轴冷挤压件图5 变速器主动轴成品. 图6 中凹形状的冷挤压件,图7 中空形状的冷挤压件,图8 冷挤压件的工艺流程. 图9 多工位挤压工步示例图10 预应力组合凹模结构示例。 图11 硬度测量取点示意图
表1 1热处理组合方案及交付状态组织及硬度要求表2冷挤压件线性尺寸及径向圆跳动公差试验方法表3冷挤压件表面质量及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
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
传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汉关、陶立平、金红、魏巍、张艳伟、黄泽培、安若维、周林、徐骥、张立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变速器轴类冷挤压件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速器轴类冷挤压件(以下简称冷挤压件)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赋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室温条件下通过精密压力机采用多工位连续冷挤压成形自动化生产的质量为10kg 以下且最大直径不大于Φ150mm的钢质变速器传动轴类冷挤压件。其他轴类冷挤压件及非连续冷挤压成形件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402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8541锻压术语 JB/T9180.2一2014钢质冷挤压件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85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冷挤压件外圆部位单边加工余量除腰鼓部位宜不小于1.0mm外,其余部位宜不小于0.8mm台阶端面加工余量宜不小于1.0mm。 4.1.2冷挤压件的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冷挤压件外圆直径公差宜符合JB/T9180.1一2014中表1普通级的规定:冷挤压件的径向圆跳动,同一模具侧的台阶相对外圆基准的径向圆跳动应小于0.4mm:不同模具侧的台阶相对外圆基准的径向圆跳动应小于0.8mm:如本标准图1所示。
A
日
[0.44B
0.8A-B
0.44B
4.1.3冷挤压件的表面质量应符合JB/T9180.2一2014中3.5的规定,冷挤压件表面不应残留油污、毛刺等,冷挤压件金属流线应与产品轮廓保持一致。 4.1.4冷挤压件的金属流线与力学性能应符合JB/T9180.2一2014中3.6的规定。冷挤压件非加工面脱碳层深度应小于0.15mm;冷挤压件的硬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热处理组合方案及交付状态组织及硬度宜符合本标准表1的要求。
表1热处理组合方案及交付状态组织及硬度要求
预备热处理后的组织及硬度 热处理组织:珠光体+铁素体硬度:150HBW~260HBW 同一批次同一测量位置硬度一致 不处理性应小于25HBW,测量外圆四周方向硬度一致性应小于15HBW
组合 原材料 预备热处理
热处理后的组织及硬度
1
完全退火
组织: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体积分数少于10%:无魏民体硬度:150HBW~190HBW 同一批次同一测量位置硬度一致性应小于25HBW,测量外圆四周方向硬度一致性应小于20HBW
正火
2
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
组织: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体积分数少于10%无魏氏体硬度:160HBW-270HBW 同一批次同一测量位置硬度一致性应小于25HBW.测量外圆四周方向硬度一致性应小于20HBW
正火
不处理
3
组织:珠光体+铁素体硬度:150HBW~270HBW 同一批次同一测量位置硬度一致性应小于25HBW,测量外圆四周方向硬度一致性应小于15HBW 组织: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体积分数少于10%,无魏氏体硬度:160HBW~220HBW 同一批次同一测量位置硬度一致性应小于25HBW,测量外圆四周方向硬度一致性应小于20HBW 组织:珠光体+铁素体硬度:160HBW~220HBW 同一批次同一测量位置硬度一致性应小于25HBW,测量外圆四周方向硬度一致性应小于15HBW
去应力退火
无
4
正火
5
中碳钢或中碳 球化退火合金钢
6
退火
一
4.1.5冷挤压件的内部缺陷应符合GB/T6402的规定,且冷挤压件不可出现中心裂纹的缺陷。 4.2其他要求 4.2.1结构 4.2.1.1变速器从动轴冷挤压件(或输出轴冷挤压件)典型结构如图2所示。其后续典型加工工艺为:粗加工→搓花键→滚齿→钻孔→热处理→热后精加工。变速器从动轴成品如图3所示。
腰鼓部分
图2 2变速器从动轴冷挤压件
图3变速器从动轴成品
4.2.1.2变速器主动轴冷挤压件(或输入轴冷挤压件)典型结构如图4所示。其后续典型加工工艺为:粗加工→滚齿1(小齿轮)一→滚齿2(大齿轮)→搓花键→钻孔→热处理→热后精加工。变速器主动轴成品如图5所示。
腰鼓部分
图5变速器主动轴成品
4.2.1.3冷挤压件对应齿轮部位外圆可为腰鼓形状,如图2及图4所示的腰鼓部分。 4.2.1.4冷挤压件应采用垂直锻造无飞边结构,如图2及图4所示。 4.2.1.5冷挤压件两段外圆之间可做成中凹形状,如图6所示。
中凹部分
图6中凹形状的冷挤压件
4.2.1.6冷挤压件可采用中空挤压,无需钻孔结构,如图7所示。
图7 中空形状的冷挤压件
4.2.2材料
冷挤压件使用的原材料宜符合GB/T3077、GB/T5216及GB/T6478的规定,并符合材料供货状态和其他方面的要求。 4.2.3工艺 4.2.3.1 冷挤压件的典型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其中多工位挤压工步示例如图9所示。
预备热处理
润滑处理
表面清理
冷挤压成形(正挤压、自由挤压I、镦锻、自由挤压Ⅱ)
热处理
下
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