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414—2011
气井井下节流器操作规程
Downhole chok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gas well
2011一05一09 发布
2011一07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414—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作业前准备 5 通井 6 投放井下节流器 7 打捞井下节流器 8 井下节流施工效果检验
7
QHSE管理规定附录A(资料性附录)井下节流工艺施工总结表
9
Q/SY 141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发明、刘华强、陈智、吴革生、于志刚、许吉瑞、马国兴、陈飞虎,
Ⅱ
Q/SY 1414—2011
a)井的基本数据:包括气井的井口装置规格型号、悬挂方式、悬挂器内径、完钻井深、油管管
串结构、地层压力、井底流压和温度、温度梯度、井斜数据、H2S含量、作业前生产情况以及流体性质等参数。
b)工艺设计应根据气井气质情况、气藏地质参数和单井配产要求,确定井下节流器的类型和
材质,计算井下节流工艺技术参数。
c) 施工设计应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明确详细施工步骤和安全应急措施。 d)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应识别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提出风险消减措施和具体的应急方案。
4.2气井井下节流工艺参数确定:
a)计算节流压差。 b)计算油管抗拉强度。 c)i 计算固定式节流器坐放短节下入深度或活动式节流器下入深度。 d)确定节流嘴直径。
4.3作业设备及工具准备:
a)吊车。 b) 液压钢丝试井车或液压撬装钢丝绞车,指重仪和计深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SY/T5073
2008 和SY/T 5320—2000中的规定。 c) 与井口装置匹配的转换法兰。 d)作业中应安装防喷器,井口防喷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等级应大于或等于井口最高压力值的
1. 25 倍。 e) 绳帽、加重杆、机械震击器、油管通井规(通井规最大外径应大于井下节流器最大外径
1mm~2mm,刚性长度应大于井下节流器长度)、井下节流器、打捞工具。
5通井
5.1关井,待油、套压平稳之后进行通井。 5.2准备通井工具串:绳帽、加重杆、机械震击器和油管通井规。 5.3关闭清蜡阀,换装井口转换法兰。 5.4将防喷器吊到法兰上端安装好,打开清蜡阀对防喷器进行试压,稳压15min不漏为合格。 5.5将整个通井工具串装入防喷管内用绳卡卡定,用吊车将防喷管及通并工具串吊到防喷器上端安装好。 5.6打开放空阀,缓慢打开清蜡阀置换空气,置换完毕后关闭放空阀,检查防喷管上下两端的密封情况,密封合格后,全开清蜡阀。 5.7将钢丝收紧,然后将钢丝计数器拨回零位,松开绳卡,以不大于50m/min的速度下放通井工具串,无卡阻现象为合格。如下入活动式井下节流器,则通并至设计深度以下20m处;如下入固定式并下节流器,则通并至节流器坐放短节处。 5.8以不大于50m/min的速度上提通井工具串,最后30m提升速度小于15m/min,待工具串进人防喷管,确认钢丝计数器回零后,用绳卡卡定。 5.9关闭清蜡阀,待防喷管泄压后,用吊车将防喷管及通井工具串一起吊下,拆卸清洗通井工具串。
6投放井下节流器
6.1投放固定式井下节流器 6.1.1准备坐放工具串:绳帽、加重杆、机械震击器、坐放工具和固定式井下节流器。 2
Q/SY 1414—2011
6.1.2将坐放工具串装入防喷管用绳卡卡定,用吊车将防喷管及坐放工具串一起吊到防喷器上端安装好。 6.1.3打开放空阀,缓慢打开清蜡阀置换空气,置换完毕后关闭放空阀,检查防喷管上下两端的密封情况,密封合格后,全开清蜡阀。 6.1.4将钢丝收紧,然后将钢丝计数器拨回零位,松开绳卡,以小于50m/min的速度下入坐放工具串,记录坐放工具串悬重和下入深度。 6.1.5坐放工具串下至坐放短节深度后停止下放,记录钢丝悬重,上提2m~4m,再快速下放,剪断坐放工具上的销钉。 6.1.6慢提钢丝,观察指重计,当钢丝悬重下降15kg 以上,表明连接销钉已剪断,丢手;否则重复6.1.5步骤直到坐放工具的销钉剪断。 6.1.7以不大于50m/min 的速度上提丢手后的坐放工具串,最后30m提升速度小于 15m/min,待工具串进入防喷管,确认钢丝计数器回零后,用绳卡卡定。 6.1.8关闭清蜡阀,待防喷管泄压后,用吊车将防喷管及丢手后的坐放工具串一起吊下,拆卸清洗坐放工具串。
6.2投放活动式井下节流器 6.2.1准备坐放工具串:绳帽、加重杆、机械震击器、丢手头和活动式井下节流器。 6.2.2将整个坐放工具串装入防喷管内用绳卡卡定,用吊车将防喷管吊到防喷器上端安装好。 6.2.3打开放空阀,缓慢打开清蜡阀置换空气,置换完毕后关闭放空阀,检查防喷管上下两端的密封情况,密封合格后,全开清蜡阀。 6.2.4将钢丝收紧,然后将钢丝计数器拔回零位,松开绳卡,以小于50m/min的速度将坐放工具串下至预定深度,同时记录坐放工具串悬重,投放过程中严禁上提钢丝,以防节流器坐封。 6.2.5慢提钢丝,观察指重计,当拉力超过下井工具串的重量20kg,表明卡瓦已坐在油管内壁上,坐封前应缓慢上提150kg预紧力,在确认卡瓦卡紧在油管壁上后,方可向上震击剪断销钉。 6.2.6缓慢下放工具2m~3m,确保震击器闭合,以大于150m/min的速度上提钢丝,剪断销钉。 若不成功,反复进行上提震击,直至连接销钉剪断。 6.2.7以不大于50m/min的速度上提丢手后的坐放工具串,最后 30m 提升速度小于15m/min,待工具串进入防喷管,确认钢丝计数器回零后,用绳卡卡定。 6.2.8关闭清蜡阀,待防喷管泄压后,用吊车将防喷管及丢手后的坐放工具串一起吊下,拆卸清洗坐放工具串。
7打捞井下节流器
7.1打捞固定式井下节流器 7.1.1准备打捞工具串:绳帽、加重杆、机械震击器和下击释放打捞工具。 7.1.2关井,换装井口转换法兰。 7.1.3将防喷器吊到法兰上端安装好,打开清蜡阀对防喷器进行试压,稳压15min不漏为合格。 7.1.4将打捞工具串装入防喷管用绳卡卡定,用吊车将防喷管及坐放工具串一起吊到防喷器上端安装好。 7.1.5待油、套压平衡10min后,打开放空阀,缓慢打开清蜡阀置换空气,置换完毕后关闭放空阀,检查防喷管上下两端的密封情况,密封合格后,全开清蜡阀。 7.1.6将钢丝收紧,然后将钢丝计数器拨回零位,松开绳卡,以小于50m/min的速度下入打捞工具串,记录深度和悬重。
3
Q/SY 1414—2011
7.1.7观察钢丝计数器,下入深度接近坐放短节时,将打捞工具轻放在固定式井下节流器打捞头上面,慢提钢丝,负荷大于井下打捞工具串自重时,表示打捞工具抓住了固定式井下节流器打捞头。 7.1.8反复向上震击打捞工具串,直到整个固定式井下节流器退出坐放短节。 7.1.9以不大于50m/min的速度上提打捞工具串,最后30m提升速度小于15m/min,待工具串进入防喷管,确认钢丝计数器回零后,用绳卡卡定。 7.1.10关闭清蜡阀,待防喷管泄压后,用吊车将防喷管和打捞工具串一起吊下,拆卸清洗各部件,完成打捞工作。
7.2打捞活动式井下节流器
7.2.1准备打捞工具串:绳帽、加重杆、机械震击器和打捞工具。 7.2.2关井,换装井口转换法兰。 7.2.3将防喷器吊到法兰上端安装好,打开清蜡阀对防喷器进行试压,稳压15min不漏为合格。 7.2.4将坐放工具串装入防喷管用绳卡卡定,用吊车将防喷管及坐放工具串一起吊到防喷器上端安装好。 7.2.5待油、套压平衡10min后,打开放空阀,缓慢打开清蜡阀置换空气,置换完毕后关闭放空阀,检查防喷管上下两端的密封情况,密封合格后,全开清蜡阀。 7.2.6将钢丝收紧,然后将钢丝计数器拨回零位,松开绳卡,以小于50m/min的速度下入打捞工具串,记录深度和悬重。 7.2.7离活动式井下节流器10m左右时停止下放,再次确认油、套压平衡后,将工具轻放在活动式并下节流器上面,慢提工具串,当负荷大于井下工具自重时,表示抓住了并下节流器打捞头,向下震击解封活动式井下节流器,若整个打捞工具串通过了工具原卡定位置,表明工具已解卡(若向下震击无法解封活动式井下节流器,则丢手,起出打捞工具串,下入盲锤下击解封,然后再下打捞工具进行打捞)。 7.2.8以不大于50m/min 的速度上提打捞工具串,最后30m提升速度小于15m/min,待工具串进入防喷管,确认钢丝计数器回零后,用绳卡卡定。 7.2.9关闭清蜡阀,待防喷管泄压后,用吊车将防喷管及打捞工具串一起吊下,拆卸清洗各部件,完成打捞工作。
8井下节流施工效果检验
8.1开井前的检查和准备按 SY/T 6125一2006 中的规定执行。 8.2若装有井口安全阀,应确认安全阀未关闭。 8.3缓慢打开井口控制节流阀,油压下降至设计压力前,将压力控制在场站流程的工作压力范围内。 8.4开井后观察油压下降速度,使油压降到设计压力,油压稳定30min以上为合格,交井。 8.5如井口压力、产量突变,应立即关井,分析原因,确定下步措施。 8.6如井口压力无法达到设计压力,应关井,分析原因,确定下步措施。
9 QHSE管理规定
9.1质量要求 9.1.1每批次的井下节流器应抽样进行水压密封试验,试验压力为作业井关井压力的1.2倍,保持 40min无渗漏为合格。 9.1.2井下节流器人井前应检查卡瓦是否活动自如,节流嘴是否装配到位。 4
Q/SY 1414—2011
9.1.3加砂压裂井和出砂井使用的并下节流器应具备防砂功能 9.1.4通井应达到井下节流器投放通道畅通无阻的要求。 9.1.5打捞和坐放井下节流器应符合SY/T5587.12一2004和SY/T5827一2005中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 9.1.6作业完毕后应填写施工总结,评价施工质量和效果,施工总结表格式参见附录A。 9.1.7对于实施了井下节流的井应建立台账,并进行后期动态跟踪分析和评价。
9.2健康安全要求 9.2.1作业人员进入井场前,应按规定穿戴整齐劳保和防护用品,如工衣、工帽、工鞋等。 9.2.2作业队伍进入井场后,应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明确作业目的、程序,落实安全措施及人员分工。 9.2.3作业前应对吊车提升系统、液压绳索作业车等设备和工具认真检查,井口防喷管等井控装置应符合作业井地层压力及所用工具要求,钢丝、防喷管、井下工具应适合使用井环境条件及井下条件。 9.2.4整个作业过程中钢丝拉力应控制在钢丝安全负荷内。 9.2.5整个作业过程应由专人指挥。作业时除操作人员外,其余人员离开井口10m以外。 9.2.6每一道施工程序完成后,应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步作业。 9.2.7若防喷管高度大于6m,应打绷绳固定。 9.2.8防喷管安装时,应注意井口安装人员与吊车之间的配合,防止吊装防喷管时高空坠物,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9.2.9防喷管安装试压中,如出现泄漏,应立即关闭清蜡阀,卸压完后进行整改。 9.2.10作业过程中如出现防喷盒泄漏,应立即通过手压泵向防喷盒加压至不漏为止。 9.2.11作业过程中如出现防喷管泄漏,应立即关闭防喷器或起出井内工具,关闭井口控制闸阀,再检查泄漏原因并整改。 9.2.12作业过程中如出现井口闸阀泄漏,应快速上提钢丝,提至防喷管内后关闭井口控制闸阀;若并口闸阀泄漏无法控制危及安全时,则立即剪断钢丝,撤出作业现场。 9.2.13在井口高空或有限空间作业中,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保险绳。 9.2.14对于含硫气井,施工作业应符合 SY/T 6610一2005的要求 9.2.15作业过程中如出现钢丝跳槽或打绞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用钢丝夹夹住钢丝,再将钢丝回槽,检查归位钢丝是否受损,如钢丝受损明显,应停止作业。 9.2.16泄压时严禁猛开泄压阀,避免造成压力突降,损坏工具,引发事故。 9.3环保要求 9.3.1排放出的废油脂、洗件油应按规定回收和处理。 9.3.2所有废旧棉纱、节流器零部件、密封件、纸屑等应放入垃圾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