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3.080 J7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76—2020
无纺布水刺泵装置
Spunlaced nonwovens pumpdevice
2021-04-01实施
2020-08-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976—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信息确认 4.1买方信息 4.2备选条目. 4.3卖方信息 5要求
IIT
2
5.1 环境适应性 5.2 一般要求... 5.3 性能要求.. 5.4寿命及可靠性 5.5 主要零部件. 5.6 密封及密封系统. 5.7 过滤与前置泵系统 5.8 减速机构 5.9 进出口管路连接. 5.10 排水和放气. 5.11 螺纹紧固件... 5.12 辅助设备.. 5.13 安装和维护 5.14表面保护 5.15质量保证 5.16成套性。 6试验和检验 6.1试验方法.. 6.2检验规则 6.3型式检验. 6.4抽样检验 6.5 出厂检验. 7交付准备 7.1 防锈保护 7.2开口.. 7.3 管件、辅助件、备件 7.4 安装和操作规程 8标志、包装和贮存 8.1 标志.
.3
T
.
.8 .8 .0
C
JB/T13976—2020
8.2包装. 8.3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泵装置数据表 A.1数据表的用途 A.2数据表的填写方式与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泵装置基本参数 B.1范围... B.2基本参数附录C (资料性附录)泵装置简图,
0
0
10 10 .15 15 ..15 17
图 C.1 泵装置简图,
17
表 1 基本性能指标,表2 额定工况下运行时噪声指标,表3 管路接口最大允许力和扭矩.. 表4试验项目及试验类型表A.1 泵数据表表B.1 泵装置基本参数表B.2 泵的柱塞(活塞)直径参考表
5
10 15 16
II
JB/T13976—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CA/TC2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高压清洗设备有限公司、无锡海升高压泵有限公司、庐江县新宏高压往复泵
阀厂、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欣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李力、薛胜雄、季静、陈喆、华钟麟、余龙、顾燕山、左胜红、朱华清、韩彩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JB/T13976—2020
无纺布水刺泵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纺布水刺泵(以下简称泵)及其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信息确认、要求、试验和检验、 交付准备、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介质为不含颗粒的清水,额定排出压力至50MPa,流量至800L/min,温度为 5℃~85℃的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T1095 平键键槽的剖面尺寸 GB/T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3836.1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T 7784 机动往复泵试验方法 GB/T7785 往复泵分类和名词术语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854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 JB/T9090 容积泵零部件液压与渗漏试验
3术语和定义
GB/T778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纺 non-woven 采用机动往复泵型式,以高压水通过针板形成水射流(水刺)直接“织”布的过程。
3.2
水刺泵 spunlacedpump 用于无纺“织”布的专用机动往复泵机组。
3.3
空气室dampener 抑制泵出口压力脉动的装置。
3.4
水针板 faller 将高压水形成列状密集水射流(水刺)的长板形喷嘴。
JB/T13976—2020
3.5
连续工作 hand-runningperformance 泵在额定工况下每天连续运转24h。
4信息确认
4.1买方信息
买方向卖方采购泵时,应向卖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供卖方选型,可以采用附录A提供的数据单以便
于该项工作。应考虑所有的相关信息,包括使用要求、环境要求、操作要求等。卖方应要求买方提供这些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可能影响泵的使用和寿命。 4.2备选条目
买方可以提出本标准规定范围之外的特殊要求。具体内容可以按协议或订货单,也可参见附录A,
4.3卖方信息
卖方至少应提供以下信息:
外形尺寸;装配尺寸;
机组重量;
一
进口连接尺寸;一出口连接尺寸。 卖方也可提供包括流量、压力、泵速等参数的数据单,其中应包括买方的要求。
5要求
5.1环境适应性 5.1.1当买方根据4.1提出环境、操作条件等参数要求时,泵和泵的零部件设计应适应液体流动的特性。 5.1.2 泵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最低空气温度为2℃;一最高空气温度为45℃;一最大相对湿度为80%。
5.1.3下列特殊的工作环境条件应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环境温度和湿度不在5.1.2规定的范围内;包括悬浮颗粒的空气污染;
-
外部有由机械引起的冲击和振动;
-
一通风不良;停机或库存时间超长。
5.2一般要求 5.2.1泵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2泵的基本参数参见附录B。 5.2.3泵应能适应买方根据4.1提出的要求,并可在规定的参数下24h连续工作。 5.2.4泵结构和零部件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装、维护、检查、搬运和易损件更换,应提供必需的启 2
JB/T13976—2020
盖螺栓、安装定位销、吊环螺钉等设施;在加油、更换密封垫和阀等情况下,尽量不需要拆卸主要部件。 5.2.5泵应能在安全阀开启压力及额定转速下安全运转。 5.2.6泵的零部件的设计应满足买方提出的工艺要求和环境要求,泵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和规定参数下工作时,磨损和疲劳破坏应在可控制范围内。 5.2.7 泵外露运动零部件的摩擦部位应采用适用于泵工作环境的耐腐蚀材料或采取其他措施。 5.2.8 泵在运行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泵额定流量不小于10m/h时,密封函泄漏量不应超过泵额定流量的0.01%;泵额定流量小于 10m/h时,密封函泄漏量应不超过1L/h。 各静密封面不应泄漏。 润滑油压及油位在规定范围内,油池油温应不超过75℃。 轴承、十字头导轨孔的温度应不超过85℃。 应无异常声响和振动(如撞击声,无规律、不均匀的声响和振动等)。 泵在额定工况运行时,原动机不应过载。
5.3 性能要求 5.3.1 泵在额定工况下,基本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中泵效率指标不适用于用液力变矩器、 无级变速器进行无级调速的泵。
表1 基本性能指标
额定排出压力MPa
项目流量泵效率%
>10~20 (95~110)%Q,
>20~31.5
≤10
≥86
≥85 不大于额定值
≥84
必需的净正吸入压头泵容积系数% 注:2.为泵的额定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
≥90
≥94
≥92
5.3.2 泵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噪声不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额定工况下运行时噪声指标
额定排出压力
MPa >10~20 噪声值 dB (A) 92 95 98
额定输入功率
≤10
>20~31.5
kw
>37~75 >75~160 >160~315
90 92 95
95 98 100
注:表中规定的噪声指标,不包括原动机的噪声。 5.3.3 泵装置排出压力脉动应不超出泵排出压力的土1%。 5.4寿命及可靠性 5.4.1在买方遵守运行规则的条件下,泵自投入运行到首次更换零部件(柱塞、填料、阀组等)的连
3
JB/T13976——2020
续运行寿命应不低于8000h。每条泵生产线的泵站配置备用泵一台套,在一年的连续运行周期充许泵站的泵置换备用泵一次,被置换泵允许维护。 5.4.2机体的主轴承在额定工况下的设计寿命应不少于25000h。 5.4.3泵装置选用的前置泵、过滤器(不含滤芯)、连接管路、安全阀、空气室等在连续运行寿命周期内不得出现故障或更换。 5.4.4泵装置在投入运行前调试试运转一个月,其间可更换零部件。若此期间运行正常,则试运转时间计入连续运行寿命。
5.5主要零部件 5.5.1轴及曲轴 5.5.1.1对轴及曲轴的无损检测应符合JB/T8543的规定。 5.5.1.2轴上的矩形或方形键应符合GB/T1095的规定。 5.5.1.3轴端应留有带螺孔的中心孔用于找正,便于联轴器安装。 5.5.2机身 5.5.2.1机身在额定负载下,应有足够刚度,以保证泵动力端在最大额定推力下工作正常,防止泵出现机身变形、异常振动等现象。 5.5.2.2机身全部开孔处均应有密封,以防止动力端润滑油泄漏及外端灰尘进入。 5.5.2.3机身的零部件渗漏试验应按JB/T9090的规定。 5.5.3液缸体、密封函、出口集液器、柱塞 5.5.3.1液缸体等承压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且不因输送介质的温度、压力和作用于其上的外力和外加扭矩等原因产生扭曲或严重的变形而导致输送介质的泄漏。 5.5.3.2液缸体、密封函、出口集液器等受液压零件,应在室温下及涂漆前进行液压试验,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JB/T9090规定。 5.5.3.3液缸体、密封函、出口集液器等过流零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5.5.3.4柱塞应采用陶瓷材料。 5.5.4连杆及连杆螺栓 5.5.4.1连杆应按JB/T8543的要求做无损检测。 5.5.4.2连杆螺栓与螺母、泵体高压螺栓与螺母和其他重要的螺纹连接处应规定装配扭矩。 5.5.5进、排液阀
进、排液阀应按JB/T9090做零部件渗漏试验。 5.6密封及密封系统 5.6.1下列部位应装备合适的密封:
一旋转轴伸出曲轴箱外的部位;一往复运动的十字头接长杆与曲轴箱的结合部位;一往复运动的柱塞与密封函的结合部位;一机身的检修孔处。
5.6.2密封的选择应根据制造商的推荐和使用的具体需要进行。 5.6.3密封函的泄漏液(或冲洗液)应给予集中,并使用管路引出泵外。管路的螺纹连接处应做密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