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80.99 J59 备案号:58480—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230—2017
带式阳极机械切割机床 技术条件
Belt type anode mechanical cutting machin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7-04-12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
机械行业标准
带式阳极机械切割机床 技术条件
JB/T13230—2017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5印张15千字
201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
书号:15111·14626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JB/T13230—2017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机床组成及附件和工具 4 安全防护 5 加工和装配质量
00000010
5.1 零部件加工和装配 5.2 外观质量、清洁度和防锈. 5.3 重要基础结构件. 5.4 重要固定结合面. 5.5 滑动结合面 5.6 主要件运转试验
6
6.1空运转试验. 6.2负荷运转试验.. 7标志与随机技术文件.
包装
8
表 1 空运转试验项目
JB/T1323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6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新明、王应、朱宁、徐明、于志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3230—2017
带式阳极机械切割机床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式阳极机械切割机床的机床组成及附件和工具、安全防护、加工和装配质量、运转试验、标志与随机技术文件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带式阳极机械切割机床(以下简称机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9061一2006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一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2011 标牌 GB/T16769—2008 3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3571—2009 金属切削机床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 JB/T8356—2016机床包装技术条件
3机床组成及附件和工具
3.1机床主要由床身、立柱、顶梁、电极带进给机构、活动横梁及电极带走带机构、电极带角度调整机构、工作台、工作液循环系统、加工电源及控制系统组成。 3.2机床应随机供应下列附件和工具:
一电极带:
-
导向器:机床调整用垫铁、地脚螺栓等。
4 安全防护
4.1 机床易接触到的部分不应有会导致人员伤害的尖棱、尖角、锐边、凸出部分和开口等。 4.2对高速运行的带轮与电极带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4.3对加工时产生的耀眼火光及飞溅的工作液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防护。 4.4对于因防护装置不足而残留的风险及某些不便防护的危险,应通过有效方式告知操作者。如可在使用说明书中说明,必要时还应在危险部位设置警告标志或标牌。 4.5在预定工作条件下,机床或其部件不应出现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动。机床的往复运动部件应采取可靠的限位措施。 4.6机床运转时不应出现不正常的尖叫声或冲击声。稳定加工时的噪声声压级不得超过85dB(A),噪
1
JB/T13230—2017
声测量方法按GB/T16769的规定。 4.7机床的电气安全防护要求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5加工和装配质量
5.1零部件加工和装配 5.1.1带轮应进行动平衡校验,并符合设计要求。 5.1.2张力机构运行应平稳、灵活,断带失压保护动作应可靠。 5.1.3馈电装置运行应正常、稳定,电刷、连接线等馈电元器件装配应可靠。 5.1.4活动横梁的配重机构运行应平稳、无阻滞。 5.1.5导轨、丝杠螺母、齿轮、轴承等的润滑应符合设计要求。 5.1.6工作液箱、供液管路、泵、阀等的连接处应密封、不渗漏,与工作液接触的零部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1.7机床的其他设计、制造及装配要求应符合GB/T9061的规定。 5.1.8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5.2外观质量、清洁度和防锈 5.2.1机床罩壳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损伤,外露焊缝应平整。 5.2.2加工件在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加工的表面应清理干净,表面处理后的加工件光泽应均匀一致。 5.2.3床身、电气控制箱内不应有切屑、杂物及污物。 5.2.4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凸出于零件表面,其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固定销钉应略凸出于零件表面。 5.2.5机床外露零件表面不应有磕碰、锈蚀。螺钉、销钉不得有扭伤、锤伤等缺陷。 5.2.6镀件、发黑件色调应一致,防护层不得有褪色、脱落现象。 5.2.7可拆卸的装配结合面的接缝处,在涂漆以后应切开,切开时不应扯破边缘。 5.2.8机床零件未加工的表面应予涂漆。漆膜外观应清洁,无明显凸出颗粒和粘附物,不允许有明显的凹陷不平、砂纸道痕、流挂、起泡以及漆膜脱落、发白或失光。 5.3 3重要基础结构件 5.3.1下列基础结构件为重要基础结构件:
一床身;一立柱;一工作台;一顶梁;一活动横梁。
5.3.2重要基础结构件在粗加工前、后应各进行一次时效处理。 5.4重要固定结合面
立柱与床身、顶梁与立柱的固定结合面为重要固定结合面,应紧密贴合,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验时不能插入。 5.5滑动结合面
工作台与床身导轨副的滑动结合面用0.04mm塞尺检验,塞尺在滑动面间的插入深度不应大于
2
JB/T13230—2017
20 mmc 5.6主要件 5.6.1机床的主要件为:
导轨副;一丝杠副;带轮:带轮轴:一加工电源特种变压器。
5.6.2机床主要件的关键项目包括:
导轨副的直线度及硬度;丝杠副螺距累积误差及硬度;一带轮的动平衡及带轮外圆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跳动;带轮轴轴颈对带轮安装外圆面的同轴度、带轮轴轴颈对带轮安装端面的垂直度;特种变压器的电流输出特性。
5.6.3机床主要件的关键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100%。
6运转试验
6.1空运转试验
机床空运转试验按表1进行。其中,电气装置(含加工电源及控制系统)试验中的供电电源适应能力试验为型式试验,其余为常规试验。
表1空运转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及要求
活动横梁、工作台等直线运动部件在全行程内移动,其进给和回退动作应灵活、平稳,无阻滞现象。有失压保护功能的失压保护应可靠。 带轮的旋转运动应平稳、灵活,无异常。
运动试验
a)供电电源适应能力试验:按GB5226.1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调节交流供电电压
分别为其额定值的110%和90%,系统连续运行2h,应无故障; b)电器检查:通电后检查各指示灯、显示器、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等的工作状
电气装置(含加工电源及控制系统)试验 c)急停器件试验:对急停器件进行急停动作试验5次,结果应符合GB5226.1的
态是否正常。操作程序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规定: d)功能试验:按产品设计要求进行; e)加工电源参数检验:按产品设计要求进行。
a)工作液箱、容器、泵、阀、管路、管接头等均不应渗漏; b)压力和流量调节装置应可靠、灵敏;压力表和流量表指示应正确、灵敏。
工作液系统试验
西
3
JB/T13230—2017
6.2负荷运转试验 6.2.1大电流切割试验
按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输出电流的70%进行切割试验,切割10min,机床运行应正常、稳定。 6.2.2加工试验(型式试验)
机床按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输出电流的40%加工运行60min以上,应正常、稳定。 加工过程中,馈电部位的温升应不大于40℃。
7标志与随机技术文件
7.1机床应有符合GB/T13306~GB5226.1.GB2894规定的标牌以及指示润滑、操纵和安全等的标志。 7.2机床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和JB/T8356的规定。 7.3机床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装箱单。 7.4机床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按GB/T9969和GB/T23571的规定,电气系统的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按GB5226.1的规定。
8包装
8.1机床包装前,应对有防锈要求的部件及附件进行防锈处理后再封装。 8.2机床包装应采取防潮措施。 8.3机床的包装还应符合JB/T8356的规定。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111·14626 定价:
12.00元
JB/T13230-2017
打印日期:2018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