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20.40; ICS 25.080.99 J59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3699.2-—2019
电解磨料线切割机床第2 部分:技术条件
Electrochemical abrasive wire sawing machines-
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20-04-01实施
2019-08-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3699.2—2019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附件和工具.. 5安全防护.. 6加工和装配质量 6.1 一般要求. 6.2 零部件加工和装配.… 6.3 外观质量和清洁度, 6.4 重要基础结构件. 6.5 重要导轨副和丝杠副, 6.6 结合面. 6.7主要件 7运转试验.. 7.1空运转试验 7.2负荷运转试验. 8精度检验、 9标志与随机技术文件. 10包装与贮存,
n
....
c080.8
.3 .3
4
表 1 空运转试验项目
JB/T 13699.2-2019
前言
JB/T13699《电解磨料线切割机床》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精度检验;一第2部分:技术条件。
-
本部分为JB/T1369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汪炜、鲍官培、赵建社、云乃彰、于志三、王应。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
JB/T 13699.2—2019
5安全防护
机床的安全防护要求应符合GB19998的规定。
6加工和装配质量
6.1一般要求
设计与制造机床时,本部分未规定的项目还应符合GB/T25373和JB/T6098的规定。电气系统应
符合GB5226.1的规定。 6.2零部件加工和装配 6.2.1零件的加工表面不应有锈蚀、毛刺、磕碰伤、划伤和其他缺陷。 6.2.2零件的易磨损部位应采取增加耐磨性措施。导轨滑块、丝杠、减速器等易磨损零件,应设注油润滑装置。导轨、丝杠等易被尘屑磨损的部位,应设防护装置。 6.2.3 3运动中有可能松脱的零部件应有防松装置。 6.2.4数控Z轴滚珠丝杠副装配时应采取措施,消除轴向间隙。 6.2.5与工作液接触的部件应采取增加耐蚀性措施。 6.3外观质量和清洁度 6.3.1机床外表面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损伤。外露焊缝应平整,与加工区接触的焊缝应做满焊无漏处理。 6.3.2机床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配合面、结合面应仔细清洗干净,无可见锈蚀、污物等。机床零部件内部不应有切屑和其他污物。 6.3.3电气控制箱内不应有切屑、杂物及污物等。 6.3.4电气管线应布局合理、排列整齐。 6.4重要基础结构件 6.4.1下列基础结构件为重要基础结构件:
a)底座与床身; b)横梁; c)头架。
6.4.2重要基础结构件应进行去除内应力处理。 6.5 重要导轨副和丝杠副
Z轴导轨副和丝杠副,应采取耐磨、防腐蚀、防锈措施。 6.6 结合面 6.6.1配合件结合面的接触指标应根据相配合的每个面的加工工艺的不同按GB/T25373一2010中 5.2.2~5.2.6、5.3的规定(V级机床精度等级要求)进行检验。 6.6.2 2底座与床身、工件安装板与Z轴头架、横梁与床身的结合面为“重要固定结合面”,应按GB/T 25373—2010中5.4规定的IV级机床精度等级要求进行检验 6.6.3Z轴运动平台中导轨副的结合面为重要滑(滚)动结合面,应按GB/T25373的规定进行检验。 6.7主要件 6.7.1机床的主要件为: 2
JB/T 13699.2—2019
a)丝杠螺母(Z轴); b)导套及导柱(Z轴); c)线辊; d)前后轴承箱密封件; e)工件安装板。
6.7.2机床的主要件应确定1项或2项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精度、寿命和可靠性的关键项目。 6.7.3机床的主要件关键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100%。
7运转试验
7.1空运转试验
机床空运转试验按表1进行。其中电气装置(含加工电源、数控装置)中的供电电源适应能力试验、
数控系统高温运行试验及噪声检验为型式试验,其余为常规试验。
表1空运转试验项目
序号 1
试验项目 Z轴运动试验
试验方法及要求
a)Z轴在全行程内移动,检验运动的灵活性和均匀性及限位可靠性 b)在任意位置上停止,检验运动到位的可靠性通电后检查各指示灯、显示器、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流量计、压力表等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操作程序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按GB5226.1的规定进行试验,调节交流供电电压分别为额定值的110%和
电器检查
供电电源适应能力试验 90%,连续运行2h,输出电压的变化应小于士1%,系统无故障
电气装置 急停器件试验(含加工 数控系统高温控装置)
急停器件动作试验5次,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2
电源、数 运行试验 在40℃土2℃时连续运行48h,系统应无故障
a)自动定位 b)自动找原点 c)回退 d)故障保护 e)当前加工位置显示 a)加工区工作液静存储试验24h,工作箱与床身密封装置等处不应渗漏 b)工作液连续循环试验8h,线辊密封装置等不应渗漏 a)在工作液额定压力下,管路、泵、压滤机、冷却装置、阀、容器、管接
数控装置功能
试验
3
机床密封装置试验
头等处不应渗漏 b)压力和流量调节装置应灵敏、可靠。压力表和流量表指示应灵敏、正确 c)工作液储液容器液位控制装置运行可靠 d)过滤净化、加热和冷却效果应良好气动系统管路不应有泄漏现象,控制阀应有失效保护措施,此时控制阀应能手动操作丝筒运行应制动平稳,张力的调节范围、变化量及运丝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工作液循环系统试验
4
气动系统试验
5
运丝系统
6
3
61
JB/T 13699.2—2019
表1空运转试验项目(续)
690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及要求
a)机床噪声声压级不应大于80dB(A),噪声声压级的测量方法按GB/T 16769的规定 b)机床运行时不应有尖叫声和冲击声按GB19998的要求,检验机床的安全性以及安全装置及其功能的可靠性
噪声检验
7
安全性能和安全装置检验
8
7.2负荷运转试验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工艺参数,试切一个工作循环,机床运转应正常、稳定;在工作液额定压力条件下工作时,各运动轴应正常、稳定运行。
8精度检验
8.1机床精度检验应在机床负荷运转试验前进行。 8.2机床精度检验应按JB/T13699.1的规定进行。 8.3检验过程中不应调整影响机床性能、精度的机构和零件,否则应复检因调整受影响的有关项目。 8.4检验应按整机进行,除了对运动精度、性能无影响的零部件和附件外,其他零部件和附件不应拆卸检验。
9标志与随机技术文件
9.1机床应有符合GB/T13306、GB5226.1、GB2894规定的标牌,指示润滑、操纵和安全等的标志。 9.2机床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和JB/T8356的规定。 9.3机床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装箱单。 9.4机床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按GB/T9969和GB/T23571的规定,电气系统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按GB5226.1的规定。
10 包装与贮存 10.1机床的包装应符合JB/T8356的规定。 10.2机床包装应采取防潮措施。 10.3机床贮存防锈期限应不少于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