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5175-2020 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 主要零件金相检验

JB/T 5175-2020 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 主要零件金相检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5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7 10:12:57



相关搜索: 金相 柴油机 检验 油泵 5175 主要 零件 总成 喷油器 零件

内容简介

JB/T 5175-2020 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 主要零件金相检验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175—2020 代替JB/T5175—2006
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
主要零件金相检验
Diesel fuel injection pump and fuel injector assembly
--Assemblymetallographic examination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凸轮轴渗碳火回火金相检验 3.1技术要求. 3.2检验方法. 3.3 评定方法...
1
3.4 显微组织分级标准 4喷油器体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 4.1技术要求. 4.2 检验方法.. 4.3 评定方法. 4.4 显微组织分级标准. 5喷油器体高频(或火焰)淬火回火金相检验. 5.1 技术要求. 5.2 检验方法. 5.3 评定方法 5.4显微组织分级标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第I评级图: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附录B(规范性附录) 第I评级图:碳化物..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第ⅡⅢ评级图: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附录D(规范性附录) 第IV评级图:碳化物附录E(规范性附录) 第V评级图:马氏体..

.
1
13
图A.1 第I评级图: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图B.1 第Ⅱ评级图:碳化物. 图C.1 第Ⅲ评级图: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图D.1第IV评级图:碳化物.. 图E.1第V评级图:马氏体.
1
13
表1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分级标准说明表2碳化物分级标准说明. 表3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分级标准说明,表4碳化物分级标准级别说明表5马氏体分级标准级别说明..
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代替JB/T5175一2006《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主要零件金相检验》,与JB/T5175一2006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删除了原标准喷油器体高频(或火焰)淬火回火中ZG55、ZG60旧钢材牌号,增加40Cr 42CrMo、45钢材类型(见2006年版的第1章);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用标准(见第2章);一取消了原标准中有效硬化层检验图示例(见2006年版的3.3.1):将原标准的“凸轮轴金相组织”一章内容修改为“凸轮轴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见第3章, 2006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凸轮轴、喷油器体锻件毛坏锻后热处理金相检验要求(见3.1.1、4.1.1);
-
-增加了对渗层深度的要求(见3.3.1、4.3.1);一增加了金相检验制样要求(见3.2.2、4.2.2、5.2.2); -将原标准的“评定方法”单独列为一条(见3.3、4.3~5.3,2006年版的3.2.3、4.2.3) -增加了喷油器体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并单独列为一章(见第4章); -将原标准的“4一喷油器体金相检验”一章内容修改为“5一喷油器体高频(或火焰)淬火回火


金相检验”(见第5章,2006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喷油器体材料要求和锻件毛坏锻后热处理金相检验要求(见5.1.1);
一将“喷油器体密封端面,显微组织应按第V级别图对照评定,3级一8级合格。”修改为“喷油
器体密封端面,显微组织应按本标准附录E第V级别图(放大500倍)对照评定,3级~8级合格。”(见5.1.3,2006年版的5.1.3); -修订了马氏体分级标准级别说明(见表5,2006年版的表3);修订了评级图片格式(见附录A~附录E,2006年版的附录A~附录E)。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燃料喷射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无锡宏达热处理锻造有限公司、
金湖县常盛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上海金力特钢有限公司、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口龙泵燃油喷射有限公司、扬州星月燃油喷射有限公司、辽阳新风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娜红、唐立峰、徐二红、王树平、冯清华、汪土荣、杜红光、蒋金喜、孙克
华、武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175-1991JB/T5175-2006。 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主要零件金相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功率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主要零件凸轮轴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喷油器体器渗碳萍火回火金相检验和喷油器体高频(或火焰)萍火回火金相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20、20Cr等钢制成的凸轮轴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适用于20、20Cr、20CrMo、 16MnCr5等钢制成的喷油器体渗碳火回火金相检验;适用于40Cr、42CrMo、45、55、60等钢制成的喷油器体高频(或火焰)淬火回火金相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3077合金结构钢 GB/T 5617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9450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3320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JB/T9731.1柴油机喷油泵凸轮轴第1部分:技术条件
3凸轮轴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
3.1技术要求
3.1.1凸轮轴材料应符合GB/T3077和GB/T699的要求。凸轮轴锻件毛坏预先热处理推荐采用正火金相组织级别按照GB/T13320评定。 3.1.2凸轮部位有效硬化层深度和各部位硬度应符合JB/T9731.1的要求。 3.1.3凸轮渗碳层表面含碳量应不低于共析成分。 3.1.4凸轮工作表面显微组织应为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按附录A第 I评级图(放大500倍)评定,2级~4级合格。碳化物按附录B第Ⅱ评级图(放大500倍)评定,2 级~4级合格。凸轮轴锥面高频退火芯部硬度控制在25HRC~34HRC。 3.1.5成品零件工作表面不准许有裂纹及其他不正常组织存在。 3.2检验方法 3.2.1取样部位应在工作部位的横截面上截取,并以剖面为金相磨面。 3.2.2金相检验试样按照GB/T13298制样,浸蚀剂用2%~4%(质量分数)硝酸乙醇溶液。 3.3评定方法 3.3.1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按GB/T9450进行。热处理工序检验也可以放大100倍采用金相法测定,渗碳层总深度为过共析层+共析层+1/2过渡层,且过共析层+共析层深度不应小于总深度的50%~ 70%有争议时按照有效硬化层法仲裁。 3.3.2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应在回火状态放大500倍下,选取最差视场,按附录A中第I评级图对照评定。 3.3.3碳化物应在回火状态放大500倍下,选取最差视场,按附录B中第I评级图对照评定。 3.4显微组织分级标准 3.4.1 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分级标准:根据马氏体的针长短和残余奥氏体的量分为6级,见附录A中第I评级图,其级别说明见表1。
表1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分级标准说明
级别 1 2 3 4 5 6
显微组织
细针状马氏体+屈氏体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较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针状马氏体+中等数量残余奥氏体较粗针状马氏体+较多数量残余奥氏体粗针状马氏体+大量残余奥氏体
3.4.2碳化物分级标准:根据碳化物的形状、大小数量、分布分为8级见附录B中第II评级图其级别说明见表2。
表2碳化物分级标准说明
级别 1 2 3 4 5 6 7 8
显微组织
针状回火马氏体碳化物不明显或数量较少呈细粒状均匀分布碳化物呈细粒状均匀分布碳化物呈细粒状呈断续网状分布碳化物呈粒状呈断续网状分布碳化物呈数量较少的块状分布碳化物为条状呈断续网状分布碳化物呈大块状+针状密集分布
4喷油器体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
4.1技术要求 4.1.1 喷油器体材料应符合GB/T3077~GB/T699的要求。喷油器体锻件毛坏预先热处理推荐采用正火,金相组织级别按照GB/T13320评定。 C中第ⅡⅢ评级图(放大500倍)评定,1级3级合格。碳化物按附录D中第IV评级图(放大500倍)评定,1级~3级合格。 4.1.4成品零件工作表面不准许有裂纹及其他不正常组织存在。 4.2检验方法 4.2.1 取样位置按照技术文件要求截取,并以剖面为金相磨面。 4.2.2金相检验试样按照GB/T13298制样,浸蚀剂用2%~4%(质量分数)硝酸乙醇溶液。 4.3评定方法 4.3.1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按GB/T9450进行。热处理工序检验也可以放大100倍采用金相法测定,渗碳层总深度为过共析层+共析层+1/2过渡层:且过共析层+共析层深度不应小于总深度的50%~ 70%。有争议时按照有效硬化层法仲裁。 4.3.2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应在回火状态放大500倍下,选取最差视场,按附录C中第Ⅲ评级图对照评级。 4.3.3碳化物在回火状态放大500倍下,选取最差视场,按附录D中第IV评级图对照评级。 4.3.4在显微组织评定过程中,若发现粗大马氏体或对马氏体级别评定存在争议时,应对其晶粒度进行检测。晶粒度评定按GB/T6394规定执行,晶粒度合格级别不能小于5级。 4.4 显微组织分级标准 4.4.1 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分级标准:根据马氏体针的长短和残余奥氏体的量分为6级,见附录C中第Ⅲ评级图,其级别说明见表3。
表3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分级标准说明
级别 1 2 3 4 5 6
显微组织
隐针及细针状马氏体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较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针状马氏体+中等数量残余奥氏体较粗针状马氏体+较多数量残余奥氏体粗针状马氏体+大量残余奥氏体
4.4.2碳化物分级标准:根据碳化物的形态、数量、大小及分布分为6级,见附录D中第IV评级图其级别说明见表4。
表4碳化物分级标准级别说明
级别 1. 2 3 4 5
显微组织
无或极少量碳化物细颗粒状碳化物+部分较均匀细颗粒状碳化物+呈细网状碳化物细颗粒状碳化物+呈断续网状分布的细条状碳化物颗粒状碳化物堆积+呈网状分布的细条状碳化物 5喷油器体高频(或火焰)淬火回火金相检验
5.1技术要求
5.1.1喷油器体材料应符合GB/T3077和GB/T699的要求。喷油器体锻件毛坏预先热处理推荐为调质或正火处理,金相组织级别按照GB/T13320评定。 5.1.2有效硬化层深度与硬度应符合图样要求。 5.1.3喷油器体密封端面,显微组织应按附录E中第V评级图(放大500倍)对照评定,3级~8级合格。 5.1.4零件淬火后成品不准许有裂纹和局部熔化现象产生,密封端面不准许贫碳、脱碳等非正常组织出现。 5.2检验方法 5.2.1取样部位应沿喷油器体表面淬火部分中心纵向对剖(应距定位孔和回油孔2mm以上),并以部面为金相磨面。 5.2.2金相检验试样按GB/T13298制样,浸蚀剂用2%~4%(质量分数)硝酸乙醇溶液。 5.3评定方法 5.3.1 马氏体级别评定应在放大500倍下,选取最差视场,根据附录E中第V评级图对照评定。 5.3.2有效硬化层深度的评定应根据GB/T5617进行。 5.4显微组织分级标准
显微组织分级按马氏体的粗细和排列情况分为10级(放大500倍):见附录E中第V评级图,级别说明见表5。
表5马氏体分级标准级别说明
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显微组织
粗大马氏体较粗大马氏体马氏体中等马氏体较细马氏体细马氏体细针状马氏体微细马氏体,且分布不均匀微细马氏体+少量屈氏体隐针马氏体+大量屈氏体+铁素体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第I评级图: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
第I评级图: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如图A.1所示。
2级7500)
上一章:JB/T 5239.2-2018 柴油机 柴油滤清器 第2部分:纸质滤芯 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5239.1-2018 柴油机 柴油滤清器 第1部分:纸质滤芯总成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9735-2015 喷油泵试验台用标准喷油器总成技术条件 JB/T 12041-2015 柴油机电控直列式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 JB/T 12030-2015 柴油机喷油泵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总成可靠性 评定方法、试验方法、故障分类及判定规则 JB/T 9730-2011 柴油机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金相检验 GB/T 5770-2020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 GB/T 5770-2020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总成 技术条件 GB/T 25368-2010 柴油机电控共轨喷油系统高压供油泵总成 技术条件 JB/T 12736-2016 再制造内燃机喷油泵总成工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