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CCMI 16-2022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T/CCMI 16-2022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7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18:10:31



相关搜索: 技术 锻件 条件 16 环形 大型 ccmi 大型 环形

内容简介

T/CCMI 16-2022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T/CCMI162022
目次
前言引言范围
II
III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制造工艺
4.
技术要求 6 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5
.3
复验和重新热处理标识及可追溯性包装和运输 10 质量证明书附录A(资料性)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订货要求。 附录B(资料性)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7
8
X
9
8
8
10
图1环形锻件公称厚度示意图图2环形锻件轮廓图,图3环形锻件取样位置,图4冲击试样缺口朝向.
表1粗加工未注尺寸公差的偏差. 表2粗加工圆角半径和倒角高度偏差. 表3碳素钢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表4合金钢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表B.1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10
1 T/CCM1 1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锻压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银伟、任秀凤、杨明、徐海涛、李雅平、刘兆阳、孙明月、徐斌、赵龙哲、王天先、 周予东、王晓芳、李向、董凯、赵方娜、刘晋。
本文件为2022年2月28日首次发布。
II T/CCM1 16-2022
引 言
在航空航天、核电、石油化工、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水泥机械等行业对大型高端环形锻件需求逐年增加,尺寸也越来越大,这些大型环形锻件都是各个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对设备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组织编制本文件目的是为了引领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的制造标准,提高行业标准要求和整体制造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通过该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大型环形锻件的整体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对于大型环形锻件技术发展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
III T/CCMI 16-2022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以下简称环形锻件)的制造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识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文件适用于直径≤16000mm、高度≤1500mm、重量≥10吨的钢制(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等)环形锻件制造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适用部分) GB/T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4334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 8541 锻压术语 GB/T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一一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13299 钢的显微组合评定方法 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33083 大型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 GB/T33084 大型合金钢锻件技术条件 GB/T 37400.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NB/T 47008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NB/T 47009 低温承压设备用合金钢锻件 NB/T 47010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第5部分:渗透检测 TSG Z800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1 T/CCMI 16-2022 3术语和定义
GB/T854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锻轧式forging and rollingtype 坏料加热后经锻压开坏并轧环成形的工艺方法。
3. 2
环形锻件公称厚度 nominalthickness 环形锻件最终精加工后的公称宽度A与公称高度B中的较小者(Min{A,B)),参见图1。
-
B
图1环形锻件公称厚度示意图
3. 3
机械加工余量 machiningallowance 成形时为了保证机械加工最终获得所需要的尺寸而允许保留的多余金属。
3. 4
仿形轧制 』 profilerolling 在轧环机上采用模具或异性工具轧环,使环形锻件毛坏形状更接近成品形状的成型方式。
4制造工艺
4.1冶炼
环形锻件用原材料应为采用电炉或转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工艺生产的镇静钢;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他更好的治炼方法。 4.2锻造 4.2.1采用钢锭作为环形锻件加工原材料时,钢锭水口和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确保成品锻件无缩孔、严重偏析等影响质量的缺陷。 4.2.2环形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设备上开坏。锻造比不应小于3。 4.2.3 3锻造开坏过程应包含下料、镦粗、冲孔、扩孔、平整等工步。 4.2.4 锻造工艺应标明材料牌号、工件编号、毛坏重量和尺寸:主要变形过程和变形图:始(终)锻温度、锻造比,以及锻造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装、辅具等。 4.2.5 环形锻件应有唯一标识,具有可追溯性。
2 T/CCMI16-2022
4.3轧环
4.3.1环形锻件开坏后应在有足够能力的轧环设备上进行轧环。轧制比不宜小于1.5。 4.3.2 2环形锻件轮廓图应符合图2规定。其中a为环形锻件内径或外径的机械加工余量。
4 o
0.5a
d D
0.5a
图2环形锻件轮廓图
4.3.3环形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建议参照附录B的规定 4.3.4 环形锻件轧制后及时进行标记移植,确定锻件编号,分清锻件的水口、冒口位置。 4.4热处理 4.4.1环形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应考虑扩氢处理和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 对于以锻后热处理为最终热处理的锻件, 热处理后应满足图样技术要求。 4.4.2环形锻件的最终热处理应按订货合同和图样上规定的交货状态进行。 在热处理前后,按照订货图纸的要求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尺寸应在订货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4.4.3若需方有要求时,试样从环形锻件本体上切取后,试样可进行模拟焊后热处理或阶梯冷却试验 4.4.4热处理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标识移植,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4.4.5 偶上下各 支,交叉90°放置。 4.4.6 环形锻件在最终热处理前可焊接截面至少为t×t(t为环形锻件最终热处理的有效厚度)的热缓冲或截面至 少为 t×t、弧长至少为3t的环段。
5需方有实体测温要求时,每炉至少应放置2支负载热电偶监测环形锻件实体温度并记录,热电
D
4.5 机械加 4.5.1 环形锻件机加工后外形尺寸及表面质量应符合订货图纸要求。 4.5.2 当环形锻件粗加工交货时,合同中未注公差的偏差时,其允许公差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R
2
表1 粗加工未注尺寸公差的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偏差
8000~12000
6000~8000
12000~16000
±4
±5
±3
表2 粗加工圆角半径和倒角高度偏差
单位为毫米 120~400 ±4
公称尺寸偏差
6~30 ±1
30~120 ±2
3~6 ±0.5
5 技术要求
3 T/CCMI162022
目次
前言引言范围
II
III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制造工艺
4.
技术要求 6 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5
.3
复验和重新热处理标识及可追溯性包装和运输 10 质量证明书附录A(资料性)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订货要求。 附录B(资料性)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7
8
X
9
8
8
10
图1环形锻件公称厚度示意图图2环形锻件轮廓图,图3环形锻件取样位置,图4冲击试样缺口朝向.
表1粗加工未注尺寸公差的偏差. 表2粗加工圆角半径和倒角高度偏差. 表3碳素钢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表4合金钢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表B.1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10
1 T/CCM1 1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锻压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银伟、任秀凤、杨明、徐海涛、李雅平、刘兆阳、孙明月、徐斌、赵龙哲、王天先、 周予东、王晓芳、李向、董凯、赵方娜、刘晋。
本文件为2022年2月28日首次发布。
II T/CCM1 16-2022
引 言
在航空航天、核电、石油化工、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水泥机械等行业对大型高端环形锻件需求逐年增加,尺寸也越来越大,这些大型环形锻件都是各个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对设备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组织编制本文件目的是为了引领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的制造标准,提高行业标准要求和整体制造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通过该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大型环形锻件的整体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对于大型环形锻件技术发展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
III T/CCMI 16-2022
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锻轧式大型环形锻件(以下简称环形锻件)的制造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识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文件适用于直径≤16000mm、高度≤1500mm、重量≥10吨的钢制(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等)环形锻件制造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适用部分) GB/T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4334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 8541 锻压术语 GB/T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一一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13299 钢的显微组合评定方法 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33083 大型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 GB/T33084 大型合金钢锻件技术条件 GB/T 37400.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NB/T 47008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NB/T 47009 低温承压设备用合金钢锻件 NB/T 47010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第5部分:渗透检测 TSG Z800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1 T/CCMI 16-2022 3术语和定义
GB/T854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锻轧式forging and rollingtype 坏料加热后经锻压开坏并轧环成形的工艺方法。
3. 2
环形锻件公称厚度 nominalthickness 环形锻件最终精加工后的公称宽度A与公称高度B中的较小者(Min{A,B)),参见图1。
-
B
图1环形锻件公称厚度示意图
3. 3
机械加工余量 machiningallowance 成形时为了保证机械加工最终获得所需要的尺寸而允许保留的多余金属。
3. 4
仿形轧制 』 profilerolling 在轧环机上采用模具或异性工具轧环,使环形锻件毛坏形状更接近成品形状的成型方式。
4制造工艺
4.1冶炼
环形锻件用原材料应为采用电炉或转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工艺生产的镇静钢;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他更好的治炼方法。 4.2锻造 4.2.1采用钢锭作为环形锻件加工原材料时,钢锭水口和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确保成品锻件无缩孔、严重偏析等影响质量的缺陷。 4.2.2环形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设备上开坏。锻造比不应小于3。 4.2.3 3锻造开坏过程应包含下料、镦粗、冲孔、扩孔、平整等工步。 4.2.4 锻造工艺应标明材料牌号、工件编号、毛坏重量和尺寸:主要变形过程和变形图:始(终)锻温度、锻造比,以及锻造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装、辅具等。 4.2.5 环形锻件应有唯一标识,具有可追溯性。
2 T/CCMI16-2022
4.3轧环
4.3.1环形锻件开坏后应在有足够能力的轧环设备上进行轧环。轧制比不宜小于1.5。 4.3.2 2环形锻件轮廓图应符合图2规定。其中a为环形锻件内径或外径的机械加工余量。
4 o
0.5a
d D
0.5a
图2环形锻件轮廓图
4.3.3环形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建议参照附录B的规定 4.3.4 环形锻件轧制后及时进行标记移植,确定锻件编号,分清锻件的水口、冒口位置。 4.4热处理 4.4.1环形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应考虑扩氢处理和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 对于以锻后热处理为最终热处理的锻件, 热处理后应满足图样技术要求。 4.4.2环形锻件的最终热处理应按订货合同和图样上规定的交货状态进行。 在热处理前后,按照订货图纸的要求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尺寸应在订货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4.4.3若需方有要求时,试样从环形锻件本体上切取后,试样可进行模拟焊后热处理或阶梯冷却试验 4.4.4热处理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标识移植,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4.4.5 偶上下各 支,交叉90°放置。 4.4.6 环形锻件在最终热处理前可焊接截面至少为t×t(t为环形锻件最终热处理的有效厚度)的热缓冲或截面至 少为 t×t、弧长至少为3t的环段。
5需方有实体测温要求时,每炉至少应放置2支负载热电偶监测环形锻件实体温度并记录,热电
D
4.5 机械加 4.5.1 环形锻件机加工后外形尺寸及表面质量应符合订货图纸要求。 4.5.2 当环形锻件粗加工交货时,合同中未注公差的偏差时,其允许公差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R
2
表1 粗加工未注尺寸公差的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偏差
8000~12000
6000~8000
12000~16000
±4
±5
±3
表2 粗加工圆角半径和倒角高度偏差
单位为毫米 120~400 ±4
公称尺寸偏差
6~30 ±1
30~120 ±2
3~6 ±0.5
5 技术要求
3
上一章:GB/T 17445-2022 铸造磨球 下一章:T/CCMI 17-2022 锻轧式大型筒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T/CCMI 17-2022 锻轧式大型筒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T/CCMI 11-2021 大型热轧环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T/CCMI 29-2023 航空模锻件用模具通用技术条件 T/CCMI 24-2023 半组合式船用曲柄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32249-2015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自由锻件和轧制环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T/CCMI 21-2023 热挤压成型冷轧工作辊锻件 技术条件 T/CCMI 23-2023 1000MW级核电汽轮机组整锻低压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T/CCMI 22-2023 1000MW级核电汽轮机组整锻高压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